2009年3月5日星期四

供不供匯豐股,一切從價值開始 (二)

1.投資人先要明白因為任何option或warrants必包含時間值, 華爾街有一句說話是"不論認購或認沽,永遠不要行使它"(註),而是直接在市場沽它。這不是一個意見,而是能受考驗的數式,當然不行使並不存在看淡或看好的預設。你可以不行使認購,而直接從市場作買賣,達到不被溝淡的目的,做法如下:

2. 假設除權日前,匯控為40元,如果你有12股佔10%的匯控(假設),你的投資資本為480元,並將再要供股140元

                   現在    投入     總結果       
投資人(12股) 480       140       $620 ( 17股)       

匯控總市值  4,800    1,400    $6,200 (170股)

從上述列表看到,每股假設正股為@40元,供股後合理值應是@36.47
因為那12股的脹面損失,理論應完全可在認購証內取回,即:

     (40-36.47)x12 = 5x  ?  ,  ?= 8.47+(+代表額外時間值)

所以認購証值應為@8.47+而非@12元,除權日後的正股應為@36.47而非$28,投資人可以沽出認購証,並在除權日後以每股@36.47買入5股,其17股的總資本仍會是$620。

這處提供不同的除權後正股價相對認購証內在值以作參考:

正股價   供股後合理價  認購証內在值
35              32.94               4.944
40              36.47               8.47
45              40                  12.0
50              43.5               15.6
55              47.06             19.06

投資人可按市場偏離合理價值的認購証做買賣依據。

投資人還須要明白,市場是一個智慧與愚蠢一起投票的機器而非公平的衡度機器,又沽空匯豐者大量的補空倉將在那段時間回補,這些變數是另一類的研究。假如投資人有這類極強數據支持他個人想法,他可以按自己的計算作出買賣。


上述的做法是套利的投資,但要考慮因有一日時間的相差,套利存在風險,投資人買賣認購証的决定,還須要衡度匯控當日的市價,是否一個吸引或被高估的投資,作為他的决定的額外安全保障的理據,而有關其價值吸引力的計算,將在第三篇簡述。

註:
巴黎不明白為何有人建議沽正股,買入有溢價認購証去認購匯控,增加成本,如Blog友知道其理據,不妨指點本人。

























5 則留言:

  1. 我估計建議沽正股,買入供股權去認購匯控原因 :
    3月31日是供股權最後一日可供買賣, 而新普通股正式於港交所買賣是4月 9日, 因為中間出現 9日了時差, 買入供股權要承擔呢9日下跌風險, 所以認購証應該會有折讓, 而非有溢價! 
    如果長線投資者沒有打算在這 9 日裡沽貨, 沽正股,買入有折讓供股權, 策略似乎係無錯! 

    回覆刪除
  2. 認購証或認沽証是不可能有折讓,風險值越高,溢價越大,這是不可能改變的,當中因涉及多個算式,有興趣不妨到Wiki走走。 當然我希望你是對,那麼我只要在除權日後大舉借貨沽空,同一時間掃入認購証,我便在無風險下大賺特賺

    回覆刪除
  3. 如果沒有了這9日時差, 認購証或認沽証是不可能有折讓, 這點我就認同!  可是現在有了這9日時差, 情況便有分別 !
    假定3月31日正股是$36, 如果供股權是$8, 肯定沒有人會去買供股權, 點解唔直接買正股, 正股隨時都賣得, 而買左供股權, 要等4月9日收到正股至可以賣!  至於供股權折讓幾多, 就視乎風險值和沽空成本而定 ! 
    如果時差唔係9日, 而係1年, 折讓就會更明顯, 因風險和沽空成本更加大!

    回覆刪除
  4. Graham說最重要是投資人清楚他正在做甚麼。 巴黎支持閣下自己的决定

    回覆刪除
  5. UM......我覺得這也是理論的價格吧~ 市場上很多鍋輪及牛熊都有不合理的PREMIUM或者DISCOUNT。股市只是投票機,不一定反影真實價值。我信相真正的DECISION還是要等到TRADING DAY先知~
    [版主回覆03/15/2009 15:17:00]如你有興趣計算合理價,可參考一本好似叫Option, Futures, Forward & Swap的美國書。 不過這都是理論,非常時期,非常手段,大型"退休"基金,可能為支持匯控而直接供股,而非沽Warrant,在市場買正股賺沒風險的些微差價。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