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0日星期三

2020回顧

相信很多朋友都會同意2020並不是一個快樂的一年,病毒的傳播令全世界人與人的距離格遠了,很多感染此病的重症患者更是在孤獨中離開,在最艱難時才发現活著便是幸福,而幸福能否把握得到,和投資相同,决定在最後能否繼續坚持正確的措施,疫苗的暑光己出現,希望大家繼續坚守,直至安全地接種前不要鬆懈。

本年的投資回報連息為13.5%,成绩個人非常滿意,尤其在科技股殺死人的氣氛下,筆者持有的全部都是傳統股,而這個成绩全賴2008後檢討一些全天候股票帶給我的啓示。

美股指數的成绩非常不錯,當然不是特朗普吹噓的功勞,其實道理是很簡單,流通货幣上升必定帶來资產和生活剛需品價格上升,指數反映资產價格,所以上升,呀豬呀狗上台只要減稅,印錢都一樣得,完。

至於道德是另一回事,不要中邪以為指數好丶市民生活就好,货幣量上升是會令工人的相對價值下降,加薪永遠追不上物價和资產的漲幅。

走在街上的餐食,什货不斷上升的價格和個人薪金在日常生活物品購買力下降己經告訴大家。

這也是市民被逼投資的原因。同時也是筆者幾年前搜尋買入全天候股票Walmart和YUMC的想法,在19年我更加入了卡夫和Dnkn donut ,無辨法,我們避不了美國政府印銀纸在全球挖錢丶避不了每月采購生活所需物品,避不了打工仔會越來越入不敷支。

一方面阁下可能是打工仔或百姓,另一方面你又要做打工仔的對立者及打工仔每月要支付大筆费用面前的收割機丶资本家,世界不是也不能只有一種人,因此要能夠常常換位思考。

不要被股票短暫的勝利擋住看到更長遠的視角,不要放棄正確和有道理的投资。

Walmart自買入價計升了一倍多,以2020年计上升3成。

Buy in distress,筆者是在股神有壓力賣出時買入Walmart,其實本年也有另一支,就是買入他賣出的Delta Airlines,但一輪震倉後决定只留下另一支低價買入的Disney,以買入價計,Disney本年回報8成1。

但同期一起買入的Macy回報只有3%,若不是在5元多買入最後一注,這支股會虧損,我會繼續觀察多一年半載,市民是否靚衫可以不著。

Dnkn的心機沒有白费,之前研究三支股票Starbucks, Dnkn和幸瑞㗎啡,選擇了最便宜的Dnkn,最後以106元被私有化,本年回報4成1,便宜不一定是最好,但很多時會是最好。

Yumc不用多說,壓力下低價上市,一直持有至現在己赚了140%,本年回報则是21%。

卡夫不過不失,本年回報11%,企業Turnaround真的不容易,要時間。

港股方面则表現平平,只靠一支持有的川河私有化消息大升拉起。

川河持有5年,扣除股息平均成本為3角,有些更只是2角多,本年計回報28%,筆者仍相信私有化價會較現價高很多,又未來會有更多资產大折讓股票會被私有化,投資這些,較波動甚大的科技股更適合筆者。

中銀和農行,本年回報负12%,投資幾年才發現自己是個有"良心"的资本家,純為"國家人民"服務,話也不說多句,對得起國家和人民。

以後會非常小心一些國家级戰略企業,例如基建丶能源、道路、金融丶藥業丶通訊丶軍工…,不是說全部不能投資,例如在尚未盈利階段,需要未來前景的幻想神秘感去吸引资本的投入去建設時段才好去想,一旦建設完成進入收成期,若產生暴利,國家一定會盯著你管你丶要你讓利去令社會可以更健康持續發展,除非不是大企而只是蚊型和不會影響整體大局的小企,则可能有所不同。

股票一旦失去"可能有暴利的神秘感",就很難找人高價接货,只能在凡間地面,赚合理的公司回報,也只能在價格賤低股息吸引時,買入些小去制造每年合理的現金流而己。

澳門电訊和中移動,回報負1%,中移動也是上面提及的基礎通訊"被良心了"的股,而澳門電信的月费定價也不斷被中移動的競爭阻礙著。

內房股方面,雖然在高位有赚並走了寶龙和旭輝,但整體的投資輸了12%,只能怪自己在熱哄哄的時候接了人家的货,人家赚丶自己蝕,人家笑、自己成了鵪鶉,圍在一起吹和傳球遊戲不是個人的投資風格。都幾十歲人還去玩接球,"蠢"是最貼切的形容詞。2021年一定要市場奉還!

齊魯高速,回報11%,受惠經濟復甦,平穩。

近期買入的幾支包括保利達资產、香港建設丶嘉華國際丶德永佳丶湯臣有赚有蝕,持有時間尚短,平均是零回報,但未來我會再加大購入這類Cheap股數量。

這類賤股的股息較高,來年筆者會把目標集中在賤價高息股和通漲民生物需股兩部分,相信2021年组合收的股息又會再創新高。

至於科技或新創股方面,過去一年一直努力地學習,也相中過兩次神股,一為千王千到停牌瑞幸㗎啡丶二為升神升24倍的NIO汽車。

筆者相股可為兩個極端,但最後也只是在紙上買而沒有真金白銀,原因是孤寒,孤寒好的一面也令我避開千王瑞幸而買入cheap货DNKN。

19年中己經開始研究Nio,5元時希望2元,2元時認為只值1元,孤寒人的通病,但就算能在19年底2元買到,你用支槍指著我,我也會偷偷地在10元水平賣走它。

瑞幸㗎啡仍然在場外可交易,筆者對它一直念念不忙,是因為它有兩個非常重要原素:1.大陸還未發展起的㗎啡大市場;2.它生產居民收入丶通漲掛鈎和會上癮的生活必需品,和茶的分別是它不會令鉄質流失,相信有部分中國年長的人会慢慢發現而轉茶為啡。

到今天我仍然認為它會是未來十倍丶廿倍股,只可惜的是做慣老千的人,就算你給一門能正正經經印鈔票的包赚生意,他也會找假墨水代替,搞混盆生意,他們的腦是特別構做,佢地同你講創新就是如何"創新地呃你",最搞野就是見到棺材他們也不會流淚,你若和他做拍乸,三時五刻被成隊探員查也夠你驚。

若果能揾支老實人打理的細價股買起它老實地經營,長揸十年也沒問題。

最後祝各位2021年财源廣進,身體健康,家庭快樂!




















2020年12月21日星期一

非常好書介紹:"如何閱讀一本書"

最近看了兩本書,第一本是"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可以说是近年來對筆者最有益的一本書,書的目的是要讀者明白如何透過讀懂一本書去增長個人「智慧」,大家留意,不只是知識,而是智慧。

作者比喻能夠在阅讀中增加"知識",是因為那書的作者和你的想法丶水平和智慧能力本來己是相當,於是你很容易就能明白作者提供他的知訊,而能增長個人智慧的書是書的作者的水平卻是遠高於你,但你又能透過有效的閱讀方法,明白作者的想法丶目的丶找到他的主旨和論述,透徹了解他推論的邏輯正確性,與及對個人有什麼的关联等等,這無形中就提高到你的思考能力和作者並駕齊驅。

如果是這樣,發現一些難讀的好書,讀者應該要主動地讀懂它,而不是放棄或隨便的到此一遊地看。

而最高等级的閱讀能力是"就一個議題阅讀不同作者的書",並找出作者不同和相同的觀點和他們是如何立論的,這就有如你能找到多個對某一議題有深厚和豐富知識但觀點又可能不同的大師级人馬,集合一起議論,你明白了每一個人的論述背後的想法和邏輯,彼此間相同和不同的觀點和論証間的関連,與及對你有什麼関係。

筆者個人感受到是,這種方法訓練不單能用在閲讀,對一些新聞丶电視丶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也應同樣有效。

單單筆者對這個書的介紹就己經很吸引,是嗎?

所以朋友千萬別錯過這本好書。

看完這本書之後,筆者也放下幾十年來的成見,拿起馬克斯的"资本論"去看。

女兒說過:"很多批評和對馬克斯的人,卻完全沒有看過或明白過馬克斯一本書"。

"如何閱讀一本書"的作者也說,你要公平地評論一本書,但之前你必須要完全明白這本書,明白他提出的問題是什麼,他建議的解決方案是如何推論而來,不要有"我不明白你說什麼,但卻不同意你",或"我沒有細看和明白你的立論但卻同意你"這種傻逼的說話,而看完一本書後卻no comment,就只代表你根本不明白書說什麼。

注意的是評論不是個人立場的宣示,只偏聽和个人喜愛的相同看法,而是理性地對不同觀點的考證,而你的目的也不是去立論定案,而是思考觀點不同的論述的過程,因為沒有人可能知道事實的全面。

作者特別提到,對宗教丶政治和某些機構的成員來說,组織內的規條和價值就是不能去討論和不需辯証的"事實"。

因為女兒看過"资本論",她不会高興我在沒有明白馬克思的書前給她什麼評論,為了"追"這個上一世情人丶並能和她多聊天,所以也被逼看這本個人曾被莫名地產生非常大偏見的書。

筆者年小時的啓蒙作者張五常曾對馬克斯極力批評,當時筆者就很傻逼地在沒有聽馬的一句話前就全盤接受張的評論(那是我的問題,不是張的問題),現在终於有機會讓我直接聽聽馬克斯的自辯。

看完第一册也不明白為何西方對馬克斯可以妖魔化到這個地步,他對商品"價值"的說法也非常有啟發性。

很奇怪馬克思說的"價值"的道理是如此顯明,就如"呀媽是女人"般,但居然仍可以被每天大量的拉圾资訊所遮蓋,難怪"如何閱讀一本書"的作者說,"明白"不等於知道,過多或過小的资訊,都會阻礙你明白一些事。

有機會會把馬克斯是如何理解"內在價值"和大家分享。



2020年12月18日星期五

點解要分手(I.T.和川河私有化)

當一間公司年年赚錢,無病無痛,大丶小股東分紅年年上升,股東間有什麼不同理念丶價值觀丶管理手法分歧也很容易解決,甚至可以當看不見。

但若某年某日,公司突然蝕錢,分紅大幅減低,於是平日乜都不理的小股東就會事後孔明上身,給管理股東很多可以避免弄成今天處境的好方法。而每次開會議,不同山頭的董事們又總會說:你的建議得唔得架,係米架,係米真架。

於是管理股東每天就會懷疑人生,回到家就會向老婆呻苦,如果係呀仔就會向呀爸或呀媽呻,老婆丶呀爸呀媽就會話,咁辛苦就不如同"佢地"分手吧。

IT, 川河情況若果雷同,又或引發股市中更多一批一批的折讓丑股排隊私有化分手,都會是可能的巧合。

是這樣的,川河二公子買了很多本年死火的價值股,當中包括中銀,所以半年结盈利大跌9成,董事就開始依依哦哦,抱怨又抱怨。二公子平日己經寡言,拖也小拍,現在粒聲唔出,在正值可以獨當一面而立和不惑之年,卻不能立和日日惑,呀媽當然很擔心,想幫呀仔向拍乸說"不如分手"。

於是呀媽開始想辨法,川河帳面大约是0.971元,另一國企股東是張江科技是不能把资產以低於帳值出售,若果其它股東接受低價而被霸王硬上弓,連累張江科技難以向上级交代,雖湯家能全"表面"控制了川河,情理上是很難再在上海捞,畢竟呀媽是一個有教養的人,而當年仔細老公離世之時,拍乸也扶了自己很多把,且考慮到湯家仍有另一上市公司湯臣集團在上海有大批物業和利益,她一定會找個好的方法讓大家有體面地分手。

體面就不外乎利益丶利益和利益。

像很多網絡"磚"家上身一樣,筆者建議湯家4點體面留意點:
1.以至少帳面值私有化,先封了一班不識價值只懂帳值的塘邊鶴的口,無慮拍乸会被上级責罵的尷尬
2.為解決另一班用放大鏡發現川河的另外兩個帳面低估的资產的口,一個是持有30%只以發展成本入帳的微電子港一批收租物業和市場價所出現的差價,另一個是持有12%以市值的投资股票湯臣集團和帳面和內在值的差價,本人建議物業歸張江科技,而持有的湯臣股票则歸湯家,這樣分手後再見面機會也會減小,至於細節也可以私下谈而不影響私有化表面的進程
3.多給小股東小小,例如加3幾個%齊價至1元(沒有人會赚多過1元的)好讓徐楓的一代俠女的形象永存我們心間,啊門:)
4.拉倒,反面不認人,分手出毒言,趕上今時今日的社會潮流,讓小股東心存不忿,過不了肥年:(






2020年12月9日星期三

保利達優於九建很多

之前筆者非常大意地選擇九建而非保利達,筆者慢了手,失去了第一次在0.66買入机會,後來也沽出了九建買入保利達,保利達已經由0.66上升至0.8,但仍然有非常大的客觀原因再上升,同時也可能有一絲不利情況。

以下是原因

1资產折讓
保利達资產淨值是137.77億,其時市值是35億,折讓7成4。
九建在全派保利達前持有它7成,其時淨值是268.49億,派發後大约是172.1億, 而九建的市值是88億,折讓只是4成9。過去折讓的優點已經在派發保利達後轉往保利達處。

3. 債
保利達小,九建很多

2.股息
a)大股東利益在派發保利達後,持有保利達5成,增加派息穩定動機,
b)澳門海一居地皮被收的賠償
大股東當年和保利達簽的是分紅權,地皮擁有權仍屬大股東信託公司,所以直接損失是大股東,不是上市的保利達,(雖然協議兩方名稱的前面3個字都叫保利達)根據協議和半年結財報說,大股東需要賠大筆錢給上市的保利達,金額至小會是原來的地皮價56億+利息,因此大股東極大机會i)注入资產到保利達當還款或/和ii)派高息給自己的信託公司後再循環還款給保利達,減小流出街的現金
c)大股東增持
為了賠償的錢盡量小流出街外小股東,大股東已經/或會:
i)先從九建全派保利達,小了間接賠到九建的小股東處,
ii)大股東日日增持保利達,持股比例上升後,賠錢的流出街現金減小,

3.可能配股/私有化
最減小大股東的損失可能是配股集資去買大股東私人的資產,多年前就是這樣配股給九建去買他持有的地皮,這是最不利小股東的方法,但當年賣的都是位置極好的资產,同時在配股前由8丶9角炒高至2元多,而不是在低位配股。
保利達的債己經飛曬去九建,保利達現時只有35億市值,而私有化只需動用17億現金流出,賠錢则需要要有56x50%=28億利益流出,保利達再借17億隨時得,還未計算私有化後大股東兩個澳門發展項目不再需要年年給8成盈利和本金保利達。

4.局
大股東知道要個人的右手賠償巨款但卻仍然放棄海一居上訴,之後九建再把獲直接獲賠償的保利達派清,於是大股東的左手獲5成股份接收賠款,然後再在市場天天買入保利達股票,一連串動作不會是一個巧合。動機非常明顯和有強烈實際需要。

上篇文談過的以資產計算股票的內在價值的方程式,今篇文回答是:
1/5x資產淨值+ 12.5x過去十年的平均EPS

保利達股價折讓非常吸引,但若果看到香港建設0190的市值只是資產淨值的15%更加過份,按上面的方程式,單單方程式的前面那个20%x資產淨值計算,己足夠讓它股價升1/3。

這分程式只是嘗試用同一方法來比較幾支類似股票那支吸引多些,朋友莫當它可以計算股票的絕對貨幣價值應該在那裡。


2020年11月25日星期三

無忘初心買股法

這幾天Macy大升,由6元多升至10元多,之前筆者輾轉平均在12元買入,曾經一度跌至4元多,心情非常不好,一度想賣出一部分。

這種經驗很多人也曾經有,在股票已經跌了3/4之後以為拾到便宜貨買入,但股價並沒有反彈,而是繼續再下跌一半。

而多數投資者賣出持有的股票大部份不是在經濟被逼情況下進行,而是因為他內心對賬面會繼續虧損的恐懼。

筆者有一個克服方法可以分享給大家。

如果閣下買股的時候是用一些計算股票內在價值的方程式,你應該回想當天是什麼原因讓你買入,然後在有任何改變行動前再做一次,而非聽從自己的脈搏和心跳。

比如筆者只用簡單計算合理值:
Value/10年平均EPS=8x(1+預期未來10年平均成長率)2次方

假設有一只股票過去十年的盈利是
 1,0.98,1.02,1.1,1.18,1.2,1.19,1.3,1.36,2
十年平均每股利潤是1.23,我就用現價例如40元倒推股價是否合理。
40/1.23 =8x(1+g)2次方
1+G=開方4.06=2.01
市場認為這只股票的未來平均十年EPS對比上一個十年的平均1.23會增長101%至2.47。
我會看第十年EPS的2元,對比過去十年平均1.23的增幅是62%來去衡量相差幅度和市價的合理性。

以方程式的動作不一定能準確計算"單一股票"的內在價值,但就能讓投資者在"多支股票"去留問題上用同一標準去測度,用理性而非感性,不會因為一時的恐懼而沽走已經非常便宜的股票而保留了另一些反而機會較低的股,Macy就是在這情況下在5元多加碼而非沽走,否則就不能反敗為勝。

上面方法並沒有考慮淨資產和資本結構,投資者應用多一兩個不同層面的估值法再比較不同法的合理值,思考市場的某些偏向對某些股是否過了頭,從而尋找機會。 

股票去到尾就是一個買賣行動前估計各方面條件的遊戲,之後事情發展和行動時計算有相差是正常不過的事情,遊戲沒有結束時間,不要把不如意發展太上心,理性調整和再計算是筆者常常提自己要做的事。

其實日常生活又何嘗不是,在環境不如希望時不妨回憶初心,在逆景時為自己打打氣加油。

下篇談另一個考慮资產的估值方法。

醜股方面,買入嘉華國際,價位和大股東前段時間回購差不多。






2020年11月19日星期四

買入一大堆醜陋股票

Covid19的疫苗已經係注定會面世,而且不止一種,可能係六七種或者更多。因為這個病毒影響太深,各國都為保本國龐大利益而大量的研究和發展,早一段時間的醜陋股票在聽到輝瑞藥行的疫苗出現大升其實只是一個預演,告訴我們前一段時間的所謂合理估值是多麼的離譜,也提示下一次的醜股會升得更瘋。

筆者在macy跌至五元多買入去溝淡之前的貨,這一注回報非常理想,已經頂回之前損失的9成。

港股方面我買入了德永佳,湯臣,九建,香港建設,匯控和中移動,德永佳是週期股,銷售是市值的數倍,復甦時的毛利的上升能對PE產生很大的槓桿效應,現在已經係跌至資產值的0.39,又是典型的價值股。至於湯臣上海的金橋三十多萬平方米的用地停了十多年終於和政府方面談妥,年底將會動工興建,這個多年前買入的地皮的成本非常低,足夠未來十年的發展,不過管理層話三期就搞掂,有無咁快?一旦開售後以現價計10%-15%股息是一定有,PB是0.36,是現金大於市值的公司。

筆者的川河持有12.5%湯臣,可以間接獲益。

九建派股息近十年從來只增加沒有降低,本年更大送分拆的保利達,大股東非常厚道,現價已經是10厘股,應該是很紮實,保利達被收回的200多億澳門海之居地皮己經停了上訴,應沒有任何Bonus的夢想,為何大股東在低位仍然買股? 一定有陽謀,本想跟入,但後者買賣價相差非常大,最後決定低位買入前者。

香港建設之前市場先生已經介紹過,雖然天津物業市道不太理想,直接影響持有地皮的吸引力,但見它不斷買入香港科技股票,估計未來派股息也不會太吝嗇吧,而持有的上海收租物業正處於近年最低水平,空置也不小,國家大力抬舉上海科技發展,一兩年內寫字樓市道應該能復甦,總不能在滿租和高位和人家搶,也希望它買的科技股不太理想而賣出,把這些錢像過去用於回購自己股票,接近52週低位,PB是0.22時買入也不會有大錯吧。

匯控則是因很小見波幅如此大,不要浪費它而賣出它即月現價Put,先賺一元幾角期權金,就算最後買入正股也沒有問題,而匯控設局陷害華為公主案,隨著更多的資料顯示真正黑手是美國和加拿大,因為美國把匯控交來的PPT檔案更改硬說華為欺詐銀行,而加拿大則沒獲合法授權下取證,理論加國和美國在華為案的主要證據都生於毒果樹而不能呈堂。匯控的角式“看來”只是啞仔食黃蓮,若匯控加多兩錢力去遊說大陸,而中國又肯把疑點歸它則可能會獲放行,這樣說不是看好匯豐或銀行業未來,而是看好投資者變回理性而買入過低的殘股,也為匯控同香會的朋友打打氣,這十年每次買賣匯控的時間都很成功和幸運,希望這次也是。

5G萬物聯理論好像商用工廠在復甦時使用電量增加相同,大量應用5G場景就會有更多數據傳輸和時間使用量的增長,雖则社會主義為大眾利益下,聯網使用量一大升就要減價和不能暴利是常識,但中移動在大量沽盤下,以20年前的價位買入,應該也不錯得去那。

本來股票的波動在合理的內在值每邊上落10%共20%波動是平常事,但筆者認為這些醜陋股已經嚴重低於向下的範圍。

筆者設定的以上買盤都是低當時成交價數個價位,喜出望外是只等了幾天都能成交得到,而筆者尚有另外數支仍然在等待中,成交後會再和大家分享。

在大股暗淡期買入,小股低於他的working capital時買,這些都是價值投值耳熟能詳的教條,並不神秘,只是投資者能否摒棄雜音而身體力行。

一路買買下就想起朋友财叔那金句「我的世界沒有廢物」。


2020年11月14日星期六

玩抵押債不成,螞蟻下一步會如何走?

 螞蟻IPO去到龍門口,馬雲見到空門,卻掛著教訓守門員要如何如何守,後衛要如何如何補位,結果就自己撻Q了。

綜合市場上的看法是,螞蟻金服在淘寳身上其實賺不到什麽錢,最賺錢的是打包賣債,這招其實并非馬雲口中的科技或創新,因爲美國2008年已經用過,不同的是螞蟻的比較容易找到槓桿的實數。螞蟻用資本400億放了2萬億債打包賣給銀行和街坊,而美國的MBS,然後就ABS,然後再CDO,之後就是2,3,4無限次方循環桿上桿,所以最終放大了多小倍到現在仍然是一個謎。

若按國家的管理法,螞蟻的杠桿最多不能超4倍,之前IPO時槓桿大概是50倍,按法規螞蟻的盈利能力便會大降,估值是不是要變成原來的1/10或更低?筆者認爲未必,螞蟻佔領了大量消費者數據,仍有很多其它出路,比如變成另一個類似中國的VISA或Master Card出現,或用數據幫銀行放債而不是自己放,變成無上限,Visa Card的市值是4580億美元,Master Card 是3290億美元。

不過這些改變不是短時間的事,同時也要得到銀行門和領導的祝福。

無論變什麼,個人相信下次螞蟻在龍門前一定記得出脚而不是出口。






2020年10月4日星期日

超級銀行—書評(二)華為是如何走出去,中國在非洲之路

中國開發銀行的资金全部依賴發債,它發債量之大直接令中國債券市場依賴它的存在,副行長高坚把利息釘在銀行存息基礎上浮動,因為國開銀行是主權級,於是購買它的債的商業銀行就必赚了,中國政府控制了貸存息差和水平,確保了國開行壓低和不按市場贷款價格為基建集資。

中囯總理温家寶曾經一度想把國開銀行变成另一家商業銀行而非主權銀行,即使它的貸款風險控制的努力證明是成功,面對這即張來的改變,會削弱國開行失去主權信用評級和增加资本成本,與及持有它的債券的商業銀行產生巨大的損失,2008年西方金融海嘯和失敗幫了國開行的忙。

國家開發銀行行長陳元徹底放棄購入要财政部打救的华爾街資產,認知到中國是需要天然气和石油,而不是質量差的西方金融機構,中國需要創造自己的金融系統,因為完全依靠市場救不了金融危機,要在政府和市場中平衡,並放棄商業化唯一利潤目標,把金融目標和社會目標一致,才能有更多发展空間,更要放棄以西方標準而轉用國際客觀標準去衡量世界级銀行。

陳元認為中國可以直接購買原油和商品而非在交易市場買衍生工具,但西方政府卻鼓勵本國商業銀行在本國而非進駐非洲和拉丁美洲去進行贷款。

2008年國開行為中鋁提供资金收購力拓去阻止必和必拓全球的龔斷和定價,因爲資源被西方壟斷代表中國付出更多購買的成本,囯開銀行在2009年也給中石油300億美元贷款支持其海外并購。

國開行2007年在香港首發人民幣点心債,2010向全球发行20年期人民幣債券,這是美國二戰後獨享的特權,也推翻陳元一直擔心人民幣只能是美元的延伸或任由美资銀行擺布。

埃塞俄比亞的皮革廠工人成本在2011年是中國的1/5,是越南的1/2,在2010年皮革出口只是800萬美元而越南是23億美元,埃國氣候能牧優質羊群並已有一億頭,本國有聚集功能供應鏈,但它皮革出口只佔世界市場0.9%,美國鞋業顧問說是是一個巨大的浪費,最大挑戰是運輸至吉布提港的道路,走500英哩要用4天。

西方長期提供埃塞援助,而非建設,其總統把中國投資引入設廠,中興是當地运管合颗商並提供互聯網,得到國開行450億美元贷款華為在當地是中興對手,中興也是國開行客戶,中交建負責連城南到市中心道路,而中鉄正在建設通往吉布提港鉄路,幫助了當地中國和外國的皮革廠的運輸。

世銀經濟學家林毅夫在任時說西方不推崇非州制造業,因為又污糟又不環保,但他說廉价勞動力和原材料正是擺脫貧窮最好的相對工業化競爭途徑,就算有靠石油或商品,也要大規模制造業才能支撑持續發展,他不認同西方認為貧窮是非洲政府治理水平低所累,因為中國和台灣幾十年前也是窮和腐敗。

非洲錯失了全球制造業猛增的十年,2007年前制造只佔非洲GDP8%,73%是源礦出口,未來中國因為成本上升會釋放8500萬個製造業工作崗位到更窮的發展中國家,非洲現類似的不到2千萬個,要獲這好處首先必須直接投資資金,製造基地和技能。

胡錦濤承諾50億美元中非合作基金,國開銀行提供所有资金,中非合作基金在非洲的投資退出週期目標是5-8年,它不做大股東, 目標是中國公司把资本丶技術和經驗帶到非洲,希望做血而非捐血,而若中國公司和中非基金合作,國開行就為它們母公司提供貸款,例如新疆金风科技,蕪湖奇瑞汽車,都在非洲設廠。

中國希望避開西方過去留下很多华而不實工程,基金主管認為本區域市場吸收能力有限,以原來的交通設備並出口至週邊國也行不通,非洲必須打造区域互聯互通市場。

陳元認為中國的需求量會推動非洲商品價格上漲,非洲的下一個階段是基礎設施需求和會加大,但西方國一直不做這類投资,也沒有短時間就能搞大規模城鎮化建設經驗,例如前宗主法國輸了科特迪瓦和塞內加爾水电投资的競爭給中國,雖然法國傳媒經常指責中國在非洲是新植民主義,但中國仍願和很熟識當地的法國公司以顧問形式共同合作。

中國的贷款己超越世銀,主宰發展中國家的倡導發展觀點,2001-2010年中國進出口銀行對非洲投放了672億美元,國開行在單一2012年對非洲贷款額是137億美元,但未包括向中國企業例如華為丶奇瑞丶中石油等提供它們對非洲投資的贷款,而胡錦濤在2012年7月欧洲國家在債危机掙扎時再向非洲提供200億美元新贷支持基建和制造業。

2011年國開行副行長李吉平說傳統銀行以現金流收益决定项目,但國開行則相信他們能培育一個项目,培育和過濾風險才能使项目成功,如三峽工程一旦建好就能發電和賣錢。

在當年3月,行長陳元談到為剛果路網丶礦業丶能源丶農業丶制造業丶建設和發展協議的簽定的貸款能讓國開行創造有效回收條件,和即使其中一個项目失敗也可用多项平均彌補風險,平台贷款目的是平行現金流,糾正有問題项目,使好的更好。

西方銀行對非洲贷款在50年代開始是以基建為主,但後來70年代卻轉為加大贷款至扶貧,令非洲通過贷款彌補赤字,致外債高築丶通貨膨脹。在1982墨西哥無力還債後,西方銀行開始徹资而令商品價大跌,利率提高,非洲國家要還更多的錢,引發更高財赤,被迫接受lMF和世銀更爭議的條件,撤南非州國債務在80年代增加了一倍,而人民收入卻較年代初更低。

中非專家Brautigam說:"西方贷款主要扶貧或资源,認為非洲沒有商机丶不開拓業務,而中國人覺得资源外還有很多潛力领域。"

因為IMF也對加納有數億元贷款,它拖延了中國和加納贷款簽定協議1年至2011年,並則指中國對加納未有通盤整體考慮當地狀況,中國認為lMF很無禮。

在2012年加納在海油田开发计劃後不久,中國向它提供有史以來加納最大單一30億美元贷款,也為中國基礎設施承包商獲得了工程合同。

中國反駁說IMF和世行沒有考慮貸款能推動巨大增長。西方的標準是看非洲過去的歷史,中方看經濟推動的未來,這也是國開行不像IMF那樣要求非洲國定期詳細匯款,因為國開行有资源商品擔保,匯款是流向中國承包商而不是非洲政府,間接防止了其多年來政府腐敗魔印,但仍遭到反對黨指責,即使懷最好的互利意圖,國開行非州業務也不是暢通無阻。

中國的目標只是1)保護自身资源戰略和2)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但卻完美结合了3)非洲本身基礎設施需求的目標,只餘下非洲國家怎樣利用基建設施去提高國家工業收入,這像上世紀西方在中國投资所促進的作用,中國明白一窮二白是怎樣,國有企業需要有佔比重,所以不像世銀和IMF要求當地私有制和自由市場。

在新能源方面,國開行也全力支持英利綠色丶尚德太陽能丶华銳丶賽維....全球擴張,2010奧巴馬也把再生能源提上議程掀起美國企業加入競爭熱潮,引致後來過多供應致價价暴跌而至少14間美國和德國太陽能企業破產,雖然中資企業也虧損和股價暴跌,但無阻國開行繼續貸款支持,包括對外的拼購,因為中國在2011年定了至2015年太陽能发電翻倍的目標,國開行在企業贷款條件中加入當企業負債率達75%,銀行"可能"採取行動,國有化是其中一個可能行動。

中國新能源目標間接完了美國環保先鋒希望太陽能價格能接近其它能源夢想,而對资本主義來說,唯一考慮卻是"企業能否盈利"。

通訊方面也如此,國開行給予華為和中興客戶包括巴西最大通訊Norte丶和墨西哥城Movil..等公司非常大筆利息特低的購置和升级貸款,甚至低於這些企業的債券利息,國開行對這些外國客戶一無所知,它給貸款幫助了華爲和中興走出中囯,而企業則反過來幫國開行找可靠客戶。

作者最後的總结是:
金融創新只能通過私營銀行和自由市場的结論證明是个謬論。

看完全書,筆者得益非淺,有一個傳說是玩大富翁遊戲只需要不斷去起點打圈拿錢,並購買物業和放租再獲得收入,週而復始就能成為贏家,但更利害的玩家则是不需要玩遊戲,而是直接印無限量美元,並要在場玩家不斷把手上的錢交換他的美元,供他購買和控制資產之用,他一定會是最後的贏家。說易行難,無源無故人家又怎會換美元,因此到處也顛覆動蕩和制栽會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

中國好像己摸到如何用另一種合作途徑踏上這條贏家大道,它對資本家眼中的盈利和整體社會能否持續發展有著顯著不同的考慮,並開始大步向一帶一路前行。

2020年9月28日星期一

"超級銀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如何重寫金融規則"書評(一)

幾年前我看見一些在2008年扑直的企業的股價大番生,在悔恨自己無買或買得小外,心中也產生一些以前沒有過的想法。
"如果當天債權人不迫死的企業,擺多十年八年,會否足夠償還當日的一時之急兼有赚,損失的債券人會否後悔,到底什麼的破產才是"合理"?

價值的方程式很簡單,未來現金流除以折算率,要一間公司股價高或無限高,一就是份子未來現金流上升,一就是份母的成本融资Cost of Capital是零。

Amazon就是其中一支如此的公司,它的股價上升是资金參予者一起地相信它在十年丶廿年後增長而給予它非常低的融資成本,有了資本和經過十多年以本傷人,對手被殺得8899後,資本投資者令到Amazon由虛變實。

股神投資美國運通時說它發行的旅行支票在资產負債表中雖然是債,但這些支票“債”很小被兌現,實際做成它超低成本的長期融資的资金成本,運通銀行的內在價值就上升了。

资本是只要“它”相信你,你就能成為高人,你是否真是高人己經很其次,當然正常能力也是起碼,我只是想表現"资本"會决定企業的天與地的分別,

Cody兄介紹的"超級銀行"一書,解答了我很多類似的疑問,不是每本書都能如此清楚和有說服力解釋中國這20年的神跡,或是誰人的主意讓整個國家的面貌翻天覆地,作者是Bloomberg記者,這本書大家一千萬個不要錯過。

國家開發銀行行長陳元在2005年時說:地方政府沒有信用額度,公眾對地方震興項目收益沒有信心,地方政府不能通過發行債券為項目籌集資金。

因為1992年鄧小平南巡後鼓動了地方政府投機令通脹猛增至20%,朱容基隨後在94年禁止地方直接贷款,並把所有地方稅收歸入政府,不能改變稅率,即使地方有實質服务和基建需求。

98年亞州金融風暴出現,商業銀行自顧不下,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得到這契機。在陳元接手時,這銀行有一半的贷款沒有收回,西方為首的IMF和世銀建議亞州國家應開放金融市場和引入國際競爭去淘汰不善的銀行,但中國卻是"另辟蹊徑",並帶领中國進入20多年城市化黃金期。(讀完全書,不得回头向這四個字致敬)

因為朱容基的中央控制,地方的稅收由93年佔地方總收入78%直線下跌到201O年的3O%,商業銀行不願意為地方政府提供"種子资金",國開行就為此提供资金,它的资金來源是發債,並由商業銀行丶信託公司丶私人債權者購買,於是它快速实現把居民的儲蓄流向地方建設。

地方政府現金流收入很低,國開行幫助它們成立融資平台,把需要的地皮和资產、國企股權,好和不好的项目梱在一起,美化资產負債表,把補貼看作收益,從無到有建立了一個地方融资市場,在過程中提高了地方政府信用度。

陳元在2005年解釋為何國開行願意向"信用極差、沒有歷史盈利的機構貸款"時寫道。

"城市化是刺激消費和投資的最重要和持久的動力,它可以推動中國未來5O年的發展"。
(我們讀的傳統财務卻是教1234567的數字,並用一個沒有歷史的現金流去評價一個初生嬰兒的價值)

正是因為朱容基在95年的把地方稅收一刀切收歸中央控制而放了一個地方土地收入不需歸入地方预算的缺口,意味著地方土地收入沒有中央监督和國開行有寶貴资源去摸索出以"土地的未來價值"為基礎,發放大量前期贷款的方法。

隨著基礎設施越多,土地價值越水漲船高,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在1997年增加一培,又在2002年在這基礎下再增三倍,從2003年至2009年間又增加四倍有多。

全國有數萬个複製了國開行試驗的"蕪湖模式","重庆模式",蕪湖政府有土地但沒有辦法把它變成現金,透過贷款建基建後出售土地,令它的资產由3.19億增長到214億,國開行的蓋印成為一個地方良好治理認可的背書,四大內銀和其它商業銀行像聽到號令跟進國開帶頭的贷款。

國開行幫助重慶成立平台"渝富资產"收購大量不良贷款的地方國企避免其倒閉,把國企市中心的工廠搬到郊区後賣出貴重的地皮,清理了15O億的商業銀行不良贷款,避免銀行系統損失 ,而渝富收購的资產由2003年的虧損8千萬至2005年的盈利2億元,也令它的國有资產增長四倍,2001-2006年間重慶GDP增長11%,基建投资增200%,2011年的GDP增長16.5%。

2008年的金融海嘯令中國出口大跌,全國失業人口上升至2千萬,中央只能融资到宣布4万億救市中的1.18萬億,這時國開行扮演了重要的角式,為全國各地建立了上萬个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由2008年初的1.7万億增至201O年的5万億,這些基礎設施贷款沒有抵押或抵押品市價嚴重不足,但中央仍然沒有停止支持國開銀行。

湖南省高速公路在2011年6月獲2051億贷额,國開佔731億,其中一條公路缩短了長沙至一座叫娄底的小城市,娄底政府在公路出口旁建設了一座大而("暫時")用不著的體育館,並為此徵收和賠償農民土地,這些工程建設獲國開承銷12億債券,地方政府把燃氣股權丶地皮丶舊酒店丶自來水..等注入融資平台,小城地皮抵押的估值達美國富裕區,娄底的債由2007年14億上升至201O年3O億,現金流一直是負,但國開給它的贷款利息較其它銀行更底,原党委因為大花錢建办公樓被逮捕,這些基建丶體育場不會帶來現金流,但由政府賣給開發商的週边的土地价值卻不停上升。

中國在2006一201O年的所有地方政府通過賣地收入总额是7萬億元,這些收入就是用來填補不足的地方現金流入的國家開發銀行的抵押品。

國開銀行借出多也發債多,它債務比美國房利美和房地美相加還多,陳元受匈牙利經濟學家Janos Komai影響很深,他寫的计劃經濟過度至市場經濟會因需求無限大而做成物资短缺,陳元認為市場並不能建立正確的工業結構,因而無法滿足會出現的物资短缺,政府應對經濟加以指導,否則會出現通货膨脹,滋長不安定因素,市場可以自動調節但是需要于预產業的政策和需求总量。他認為無形之手能精確只是市場万能論和烏托邦之言,他倡導"再集中化",國家需要控制對戰略意義重要的领域,而非戰略的就下放給企業,他說:
"國家保持控制地位,市場保持經濟效率幫助國家有效運作"。

而國開銀行的壞帳率在全中國包括在港上市的大型商業銀行的更低。


下篇是関於國開如何投資海外,其副行長說償還能力不是以債佔GDP比例計算,石油無非就是鑽個孔丶插條管丶然後用車子运送出去,委內瑞拉償還能力是極高的。
















2020年9月7日星期一

修理資本主義 “Saving Capitalism”書評:你到底值幾多錢?/科技股會狂跌?


筆者看這書時時去查作者背景,並在Netflix也發現有同名紀錄片。

作者Robert Reigh的背景是哈佛大學的講師,後來成為克林頓總統時的勞工部長,離任後在百克來大學任教。

這本書探討資本主義出現的問題,作者說多數人把自由市場和政府參與放在兩個對立面的有你無我去討論,但他認為這是錯誤,理由是:

1.無論是什麼市場,都有政府設定的規則和維護遵守法律,否則在沒有法律和執法,買賣就只能依靠強權和暴力;

2.任何市場規則的定立,應該先問是服務多數人的還是小數人利益。

3.因為1和2會隨著時間和社會的變化而變,所以有關法例,本來就非神聖應該不時被政府更改。

所以大眾常常應討論的不應是自由市場vs政府,把問題看錯成意識形態之辯。

在這個思路下,作者看到美國現在的制度出現很大的問題。


民主制度是小數服從多數,理論上應該規則的訂立會反映多數人能獲利,而和資本主義的宣傳也是這樣,所以認爲民主制度+資本主義是小市民的最佳選擇組合,但實際上這些規則卻被背後的權力潛改,令大財團獲利,投票無法改變有實則效果的規則。

Princeton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有關1983-2002報告說當大公司歡迎的法案有60%會通過,他們不歡迎的100%不獲通過,vs多數的普羅大眾歡迎的是30%獲通過,不歡迎的也是30%不獲通過,即民主制度並不能反映普羅大眾的意願。

作者說原因是大機構花的一年的遊說費用,等同平均每個議員5.9百萬之多,政治游說捐款,給遊戲規則制定官員工作,利益去交換“市場規則”,一方面反對干預自由市場,另一方面卻不停止地改變市場規則成對他們有利。更甚是在大公司影響下2010年最高法院更通過修憲遊說費用以後無上限。

資本主義宣傳的個人失敗、貧窮就是自然的競爭結果,你就是只值3毫6,但實情並非如此。

作者說言論自由不是簡單的一人一把口,因為在人造法律下,巨大的大財團也被當作是一個人,他們在傳媒上有著巨大改變規則的影響力,口大遠超普通自然人,他們可以抹黑對手,有遊說和宣傳軍隊,阻撓或改變現有法律和它被執行的能力,用這些“自由”,自由地把市場轉為對他們有利。

例如在Patent期限法案中,大科技企業就花錢遊說修改法律去認定怎麼樣的是智慧產權替代R&D,以權力改變遊戲的產權在自由市場的定義。

在美國,政府居然不能以大批量的批發價格購買藥品,做成弱小的消費方完全沒有能力去和強大供應方討價,大藥廠在Patent到期前更改小小配方從新登記Patent內的成份去延續期限,或收買製造平靚仿制藥的藥廠延遲做藥,或給回扣醫生去用它們的藥,或准許賣大量廣告,或禁止買海外平價仿制藥,或購買一些不能成藥卻能阻止別廠可以生產跟自己競爭的"成份",這些費用早已遠超藥廠應用於創新發展的R&D,結果搞到窮病人寧死也不吃貴藥。

創作知識產權期限由原本14年,被修改加長至42,然後又56年,之後是至作者死後50年,之後就是可以pass給公司總年期75年,然後又改至95年,這條法案是為米奇老鼠而定,於是由1928年創作張會延續至2023年,預期之後又可以再延續。

Patent原意是保護創作者有動力去創作,而教科書說“自由市場”讓“大批消費者”可以用“低價”享受“多樣化產品”,這只是大企業的宣傳或相信者的個人幻想,實際是大企業假借此名用來阻礙新加入者,食老本並榨乾榨淨消費者。

美國法例甚至可以讓Comcast禁止Chattanooga 市政府自建光纖讓百姓平價使用,Comcast提供FCC的決策人Michael Powell工作去增加影響力。有多個州也有類似的禁止鋪設光纖法案,所以在美國上網費用也遠比較香港或星加坡貴,而網絡速度就慢40%以上。


筆者在年輕時讀書都是教自由市場的好處,冷戰時對共產主義的敵對宣傳是中央計劃是會導致"资源錯配",因為市場資訊不容易讓中央的管理人員收集去計劃市場到底喜歡什麼,容易判斷錯誤生產而浪費資源,前共產主義蘇聯的窮人排隊買麵包的宣傳影片瀝瀝在目。

资本主義說工資和財富就是“無形”的自由的論功行賞結果,對這些獲獎的教科書和宣傳片教育從來沒有質疑,窮就是因為你只值這樣,大药廠要病人傾家蕩產後或見死不救都是“自由的公平”。

這些理論的書幾十年來的內容今天仍然沒有改,"就算"以前是真的而非宣傳,中央分配資源那時容易失誤,但今天已經是大數據分析時代,可以很容易知道市場是什麼樣和如何有效集中利用資源,從而避免甚至是獨立市場的各自分散的供需和過熱做成的一窩蜂的浪費。

你是有理由懷疑“這些經濟理論”教育系統是為某幾個最有錢的人服務而設。

這不是毫無根據,美國和中國的醫療產業分別佔國民生產總值的17% 和5%,但兩國的前十大致死的病的總人數都是差不多其國家的6.x%,多出的12%的國民所得很明顯去了某些人的口袋。

下面的2010年美國的財富三角型分配圖,佔有整個國家財富82%的人口只佔5%,而最底層中產和無產佔的財富3%的人卻是縂人口的80%。

理論上投票可以讓大部份人生活改善,但實際上是近年財富分配越來越偏向超級富豪,個人的投票越沒有任何作用。因為有錢的人掌握了媒體,和影響大眾的法律能力,讓所有看來都是“自然競爭”的結果。

電影最後一幕是工會在作者不斷努力下爭取了最低工時工資的提升,作者嘗試製造一個只要大家能獨立思考,明白事情,就能改變的完美結局。

但筆者眼見的殘酷現實是,某些大企業,只要揮一揮衣袖影響政府濫發銀紙,就廢掉他們經歷多年的努力提高工资的實質購買力,把窮人的錢再轉入他們的口袋而變得更有錢了。

要面對一個作者努力多年仍無法知道解決方法的殘酷現實並不容易,尤其是某答案可能是在他意識形態不接受的社會主義制度內。

這本書很長,看完可能頭也轉轉下,所以這裏有精簡影片說出最top 的Captialists是如何運作獲得他們的利益:





------------
股市方面:
早一個星期想寫一篇關於科技股但類似幾年前的標題:


但未出文話咁快多支科技股大跌,跌夠未?

傳統企業這大半年関門唔做生意,科技公司生意食埋佢地,於是1+1自然等於2,於是現在的股價卻是假設它們可以1+1+1+1+1+1...般的增長。

但是未來只會得兩個结果,人地死曬於是科技股就是等於2+0; 人地開番門,條數就會是2減一個數,大部份科技股未來業績只有衰過今天,就算有一兩間可能会再好,也不會像上季這樣的高速,所以很難支撑現在的估計。

出來行咪當唔使還。

於是幾乎可以肯定科技股會大跌,而又很大部分的會狂跌。



2020年8月27日星期四

做人與做官和政治的分別

這3年發生社會的事情,除了改變筆者很多外,也解答了過去很多的疑惑,其中很幸運在陪女兒讀政治的幾年中,也學了不小我沒有用過的思考角度。

認真就會輸,這是很多人對一些沒有道理的現象時所選擇的態度,他們認為太認真就會傷害個人的情緒和沒有益處。

但很小人會去想這些沒有道理可能是為官保護個人仕途之道,或需要群眾存在感,或個人信仰的一致性,或政治的利益...., 如果自己處於他們的位置,也可能會做同樣沒有“道理”的事。

像那個IQ160的高官明知某些企業大賺也要補貼他們,或有政治目的的人的行為,或對一個已經失去女兒或孫女的同情心的失去,那個啊媽是不是啊媽已經不重要,那些調查報告的細節是否真實也不重要,一切都只是他們個人利益,這就是“道理”。

但如果做人像陪做官和政治人的起舞互相攻擊,癲和認真,忘記自己的處境,只會傷害自己。

回頭看,自己不和家人好好快樂一起生活,相信政治人物想我們相信的“真理”,選擇移民,整個家庭和兒女最寶貴20年這樣被離離合合分隔,很多本來應該完美的片段,已經建立的工作環境或事業就這樣永遠的消失,就是因為別人的目的和利益,太傻。

昨天和一個相識26年的老友下午茶,他們一家申請移民需要的信件當年我也幫了點忙,移民之後二人離了婚,再見他時老婆已經是另一位,他的女兒也回國發展,我和他前妻以前很熟,自己也經過移民在外的困難,對他們二人的難過事也感同身受,原本來多倫多希望再看他和太太女兒一起,像當年那一晚為他們一家三口餞行晚飯的一幕再也不能重現。

政治就是如此污穢,容易讓人失去理智,當日以為天大的事情,比較家庭,原來根本不值得一提。

我們放棄了家庭應該有的快樂和利益,還以為是為真相企硬,當年的什麼精英離開香港損失的擦存在感,真的又蠢又不知醜,世界沒有我們還不是好好地轉。

想知道任何事情的真相就像有一位智者曾經所說的:“想一想那個人最能獲益處?” 

這幾個月來,筆者愛上了看Tik Tok短片,看一些讓人愉快和有趣的短片,看別人如何幽默回應沒道理的事情,這對筆者最有益處,至於別人認為的"事實,價值",....就只是一片落葉,一個漣漪。










2020年7月7日星期二

股息創新高

大市不斷上升,很多科技股更創新高,散戶開始出現Fear of missing out (FOMO)心理,在這個是一飛衝天的牛市開始還是會有機會回調給自己低位買貨的疑惑中交戰。

筆者就簡單一點,在收了股息和部分創新高的內房股賣出之後,轉為再買入一些收息穩定而股價仍然未大升的股票,穩穩陣陣增加來年的被動入息至新高。

其實大市上升得非常不平衡,如果耐性一點,市場仍然有很多業績不太受covid19或有限的影響,和股價仍然在低位的高息股可以選擇,企業的內在價值去到尾仍然要靠它的盈利支撐,而民生所需是包括各行各業,絕對不是一兩種行業就能把市場的消費賺清。

投資者在後疫症市場中不妨考慮這點,讓個人思維可以更清晰。




2020年6月27日星期六

女兒語錄

轉眼間女兒快畢業了,這幾年接近她多了些,她主修政治,初聽她的見解時,覺得她不知天高地厚, 但隨著深入些思考,結合這幾年來看到的世界,令我從新反思過去的一些認知。.

以下是她說過的話:

Orientalism是一種歧視,比如Kill Bill電影把東方人清一色制服是暗示他們沒有個人性格,可以被殺的,或另一些電影的勤勞雜貨店東主,他們被打劫也會怕事不報案,這間接鼓勵其它人欺負亞洲人;

-每天到處都是如此這般的propaganda;

-Nobel Prize is a joke,只要我不斷寫詩批評自己國家,國家越亂,我也可以獲和平獎。

-醫生給我長期處方類固醇令我患嚴重濕疹,獲同樣得此症狀的朋友的另類"不符合資格"自然療法反而根治了我,害人的享有特權認可,真正幫助到的卻不能被"承認",知識原意應該是幫人,現今主流的"知識系統"卻是由一班為個人利益者操控而把它推廣至全世界並普及,甚至成為權威,排除非我族類;

-主流思想認為人只是經濟制度下的生產工具,存在意義是為生產(成就),於是某些人要犧牲另一些人甚至死也變成很合理了;

-在資本主義下大廠分工的工人都只負責生產中的一小部分,不是人而是隨時被更換的機器零件,沒法可以像一個工匠一手一腳生產自己產品所能得到的滿足感;

-經濟學的perfect competition無法存在,因為競爭法規被大公司財團游說修改成對自己最有利;

-社會主義並不是不用工作和幾個人共用一支牙刷;

-普及教育是平等的必要手段,但現代的教育制度和費用好像就是要把某些人排除在平等以外; 

-男人向人哭訴責任多重和多麼辛苦是自找的,父系社會是你們建立,並歧視女性認為她們不能而只有你們能;

-女性不應跟隨社會而活,在父系制度中無論你做兩個完全相反的那一個也會被說是不對;

-婚姻的起源是對女性的歧視,(跟男人姓)把女性當是男人的一件資產;

-一個人可以屬於不同的身份群體,一個白人LGBT可以是被欺壓者,他同時也可以在欺壓另一個弱勢群體;

-很多弱勢平權者爭取的不是消除特權,而是希望被特權者認同和成為會員;

-公主王子皇室都是一種特權不平等的代表,為何還要為他們歡呼?

-普世價值的說法源自歐洲天主教思想的神是絕對真理,這讓他們可以不需要經過理性和事實考驗下,以自己相信的真理判定非相同信仰多樣化的人是錯;

-單單給你批評總統的不是最重要的自由,自由應該包括教育,看病,遠行,工作和居住,不能負擔的選擇,其實等同被困在一處,沒有自由;

-世界很複雜,沒有一個制度能應付任何環境和時間,人們應該多關注領導者的道德,受道德推動去做事情者才不被金錢corrupt;

-美洲土著的地就是被不平等合約所奪取,什麼是合約精神?

-歐洲和中國前後在非洲做的都是Imperialism,分別是歐洲人非常血腥和兇殘;

-拉丁美洲國家因為習慣社會主義被美國長期欺壓但卻喜歡美國,沒有打過他們國家的卻害怕,這是否斯德哥爾摩候群症?

-同性戀不是潮流或後天,而是天生;

-非洲有很多水源,黑人的智慧不會和我們不同;

-有人說黑人利用歧視去撈利益?你也願意去弄殘廢自己然後拿福利?

-為讀這門學科幾年來看了不小的書,很多的仍是不懂,但什麼也不學的人卻以為自己很了解政治; 

-知道越多,越覺應發生的事無論怎樣也會發生,這太過抑壓了,畢業後一定不會做這行業,選工作並不困難,工作沒有貴賤等級;

-很多人把自己當是centre of the universe,自己意見是最正確和對社會最有益處;

-我認為每天讓自己有正能量,能愛自己已是對人類最大貢獻;

-開放思想的人,會給就算不同意見的對方good faith,真的有心想知更多時會自己尋找相關事實,反之的人卻在挑剔你句子每一個字,他們失去了一大片圖畫,你又能從那裡開始跟他談?

-我喜歡自己的,別人喜歡別人的,沒有那個一定對;

-不用質疑,自己Google it吧。

2020年5月26日星期二

3支龍頭5G和電訊公用股S02c

上篇文談到價值投資人應該要以做生意的角度看投資,筆者試試用這角度比較3支分別在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都各屬於龍頭的電訊股。

就試以投資3間賣相同餐飲但不同大小的餐廳角度,首先第一件事是看餐廳的大小和租金,有兩個數字類似,第一個是各自要覆蓋的面積,第二個是每年的資本和折舊支出,如果面積大,折舊維護,和新的裝修費用自然高,最怕你買入餐廳後發現每年的維修裝修資本支出食了一大舊帳面利潤。

第二件是看顧客對價格的敏感,這要看銷售對比資本支出,如果顧客對價格敏感,自然要多資本投資去留客人,如果客人麻木,你給他食什麼他也沒有什麼要求,價格也是你說了算;

第三件是看夥計是否博命,這要看銷售對工資,每支付一元給員工,就要他為公司賺得多些錢;

第四是看銷售增長,有增長代表有拼勁;

第五件是看未來對手,各自在三地的市場佔有率的比較,越高的對手越有排追;

第六是看價格,這個時候,一定要平靚正,否則 情願不買。

有了標準範圍,現在才看數字

第一件事是看餐廳的大小和租金:

原來澳門不單人口小,面積也很小,中囯面積是它的8萬3千倍,人口就只大2211倍,比喻就像餐廳大,但顧客的坐位又沒有那麼密。澳門電訊說5年內投資15億5G,每年就是3億,按這條數計算面積大的中移動就會好大獲,但941說2020年只投資1千億,只是澳門的333倍,原因可能就是他和其它兩支電訊商共同持有的中囯鐵塔一同開發,也可能只是2020年,未來更多說不定,但這條數都已經等於它的全年利潤,6823沒有說投資的exact數,只說會是現在銷售的8-9%,我就用8.5%計算是28億,按面積計也算和1883差不多,可能他隨便說小了一點,你就是感到5G未來會很花現金。

1883未來投資5G每年是3億,要比較過去的數是否合理和對派息和銷售增長的影響,於是要再看第二件看顧客用這些搵食工具煮出來的東西的價格敏感:



原來1883的資本投資和折舊一直相對銷售都是非常低,不用如何建設和維護,客人也一樣光顧,還因為實際投資付出的現金比較損益帳報的折舊支出更低(净資本支出),每年的自由現金流比較報表的盈利高出一舊,能有現金留下才能再投資增加未來銷售和利潤,按數字6823也可以,可能是新的科技工具永遠比較從前的便宜,買新的比較維修更化算,但就不知什麼原因,941資本支出一直高於折舊,令自由現金流長期低於報告盈利。

第三件的比效率,看銷售對工資:

兩支有國營關係的員工效率數字上果然低于6823,自從2004年收購CSL後,6823的員工人數就由19400人減至17500人,工人支出由26.65億跌至24億元,再看看這班員工軍心是否仍然良好,盈利增長是因為科技還是什麼?於是看

第4件的看銷售增長,有增長代表員工有拼勁;


三個公司的賣設備都是不賺錢,於是筆者把它剔除,只看真正能賺前的核心銷售,原來6823一路沒有增長,它的利潤增長5年來都是依靠降成本,5年平均工人工資都是13萬7,沒有加過,這些人就是公司未來增長率?是壓制還是效率?中移動被折舊騰折得很,盈利沒有升過,還要擔心未來大筆資本支出,再看看未來市場競爭環境和對手的第5件事的市場占有率:



這次新冠肺炎也考驗了電訊行業不受影響,非常穩定,只要擔心新進入競爭者對現有者份額的挑戰,在流動市場中移動最高,但祖國的月費則非常低,是為人民服務(我是正面評價,因爲要讓人民脫貧),澳門人民已經脫貧,所以4G的7G用量月費還要兩百幾是3地最高的(網上資料),而商業的市場占有率1883更高達97%,太離譜吧,澳門沒有王維基的殺價超人競爭,在網上搜電訊公司月費比較,發現香港和國內一大堆,澳門就沒有,難道無對手的嗎? 

第六就是市值價格/賺錢利潤/派息:

0941   11098.7億/1068億/598億
6823  872.7億/ 52億/52億/
1883  94億/10億/7.3億

分析後的印象是,以降成本去維持盈利增長的6823的未來派息能否像過去般增長要抱有很大的懷疑,這類類似REIT的商業托管的特質是派息是從債項而來,沒有什麼保留利潤,但有些人就喜歡商業托管4字,因為管理層不能改派息比例,但羊毛終歸要出自羊身上,始終要看盈利,並非說6823是假的,只是沒有銷售增長情況下,股價居然是最高的,可能他們"知道"未來銷售會上升,或者知道成本會一直降,工人數會繼續下跌,人工一直不加,你總不想買入一門生意時它已經降成本得很厲害而未來空間很細,而且價錢又最貴的。

941則天生店面大和坐位疏落,每年需要維修的現金高,但它是唯一沒有債和有幾千億現金的電訊公司,都是以前積下來的,難怪幾年前股價高到百幾元,那些年的壟斷日子和現在真的不何同日而語,國家的做法好不好完全要看你站在那裡,對無良資本家肯定不好,但對住到無雷公仍然有得低價用的偏遠農村窮百姓則肯定拍手,如果我錢多,這個價位都會買它為國家和人民服務。

5G帶來的影響,看這些電訊股的股價,還是以過去的估值,沒有什麼憧憬,大家都在想,5G令公司商業見面減少了的交通或引致替代支出的市場,都會轉給科技公司的軟件或電商食掉,沒有人想過電訊商會在"交流的流量"市場中分到不錯的收入,它們的估值甚至比較電力公司更不如。

如果你想做電訊生意,又會從那方面著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