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4日星期五

炒上炒落、捕足大市的投資法並不聰明

巴黎:

筆者在九月初雄心壯志,滿以為再爭取些小、努力些小便能達到20%的回報,誰不知這個月來,佔美股组合最重的富國銀行回落,中港組合方面佔最大辮的幾支A股,雖然下跌輕微,未有像H股嚴重,但因為比重大,即使組合内的南車時代、招中基、鄭煤機、財險、互太、匯星、金利來等升的百分比較下跌的大,數量也較多,但組合總金額仍然下跌。

這又提醒自己,選股重要,資金分配更重要。

筆者這幾年來己經沒有再在投資領域上學另一些新的門派,習慣了價值投資法,回報也不錯,實不想再交學費在其它未受考驗的方法。反而是久不久番看一些同門巨人的著作,温故之餘也盡量嘗試切合自身的天生優缺點去擺脱一些過去運用强差人意的教條。

例如年初沽清匯控集中富國,後又轉入A股,都是近年較為滿意的自發動作。

不要以為筆者沒有耐性等待而轉股。除了安全儲備外,我認為任何時間都不應留有多餘現金,而是應滿倉股票。

高沽股票轉現金等低價再買入的想法,筆者並不建議,高沽低揸會讓投資人産生不斷評估市場的想法,而預測大市應該多小點水平是價值投資人大忌,因為歷史己不斷証明,過去或現在市場上最優秀投資人,選擇便宜個股每次買進的時候就是最適當之時,無論當天是牛或熊。借用那個賣“卡樂B薯片”的電視廣告的一句話:“只要是貨真價實便買進,千萬不要問幾多點”。

筆者的習慣次序會是先發掘便宜股,然後比較組合内的股誰支較貴,例如上篇文的永泰地産,假如覺得管理層可信賴,有意買入就必須要把它和組合每支股再比稱平貴,得過了這關後才能轉入,而非只因認為高而未比較之下沽貨。

即第一種方法是先“等”高位沽貨,然後又“等”低位找便宜股票分析並買入。

後一種是保持常滿倉,不停地找較當時最便宜的貨,然後比較組合後才轉股。

前者放自己在市場内,易受週期性市場情緒影響或要不停提醒自己要對抗市場情緒。

後者是完全忘記市場,自己做自己事,筆者發現,這可防止沽走一些升了很多的股票,或太過倦戀一些走下坡的股票。

例如前者心裡上會認為匯豐未曾有升過而難於主動放棄,後者卻能因為市場己存在内銀大跌更便宜而主動棄匯豐、甚或連富國也騰出些小去求入内銀。

常把注意力放在大市上落也會錯失股票最漂亮的一刻,舉筆者的南車時代為例,在11年9月尾以接近18元買入,跌下升下,等了5個月後的那個12年2月才慢慢升5%,然後最後一星期就再升20%,隨後又要等9個月,當中還試過下跌不小。

就在12年11月尾的兩個多星期便再升了25%。2013年至2014年更甚,21個月中也是沉的多,浮的小,但最近的一個月便升了21個月的20%升幅。

南車時代並不是神經質股票,所有優質股票十之八九也是升的日子小,浮沉日子多,但一次就升清數年的幅度。彼得林其多年前的舊著作己說過這現象。

聰明的朋友必定懂計數,花時間出出入入何其無謂,兼容易錯失股票最美麗動人的某一殺那升幅。

像筆者的方法留給别人的印象並不深刻,因為那幾年加起來只有2個多月的突破價位可觀的升幅一定只是因筆者没有沽走而巧合撞中,而不能像某些“懂”得看圖表能自圓其説一些散户能明白的技術原因那樣吸引。

說真,筆者真的不明白這20%升幅為何偏偏選在9月中至10月中這段時間,也毫不感興趣。只要它升,一月或十一月也無所謂,因為無論是那個月或那一天,升幅有多大,必有我份。

8 則留言:

  1. 支持,我大部份時間也是滿倉,估測後市,談何容易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評估股票平貴怎樣比較都容易成功過測大市,但股民總是受不住市場的影嚮。

      刪除
    2. 巴黎兄, 我也曾經看到一文章, 按統計數據(應是道指), 升幅都是集中在若干交易日, 換句話說, 如果一年中, 錯過 了某十數個交易日, 就可能錯過 了整年的升幅, 我沒有詳細看文章的統計數據, 所以沒法確實.
      南車電氣停牌, 解釋了"但最近的一個月便升了21個月的20%升幅", 很多內幕人仕比我們知得多.

      刪除
    3. 巴黎兄,可唔可以請教一下唔同類型的股票如何比較相對平貴呢?感覺不同行業的財務比例很難拿來直接比較~

      刪除
    4. Almond 兄,内幕人的確資訊不對稱。

      刪除
    5. LIRR兄,不同行業的財務指標偏重都有所不同,例如服務業可能以人均銷售,制造業以庫存流轉。但作為投資者用的呎卻是相同。Yield,EPS,自由現金流等...比較平貴。

      刪除
  2. 有時單憑那些數字總覺得有點迷茫,可能因為小弟的會計底子沒有巴黎兄的深厚,EPS, FCF, 或者直接看 ROE 總覺得會被公司的 leverage 扭曲,同時預期增長率也可能是考慮因素,比較起來可能在不同的比率上各有千秋,不知何謂平貴。另外,也很想請教一下巴黎兄如何分配每股的投資比例,有時可能最低買的幾隻股票都偏側於一個行業,你會為個股或行業設一個投資上限嗎?假如你有很便宜的 margin account 可用 (say, Hibor + 0.5),你會做多少呢?不同股票的比重又會因有了 leverage 而有分別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LIRR君可以看Magical Formula 背後的幾個簡單指標,可以用於跨行業。
      另我自己不會做也不建議任何人做Margin,長線資產以短債Margin支援,輸了九成九。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