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
筆者很小談高槓桿或財務管理不良的企業,這些公司就算營運不錯,我也會放棄,因為不懂財務管理,很易累死一間本來前途很好的企業,從事制造業20年,看過不小好工廠就是輸在財務管理不善。
有一次跟一間上市公司CEO説,他們董事局打算要関閉的部門,是整個集團股本回報率最高,CEO雙眼發出怒火,這部門是他親手帶大的寶具,但Baby過去不長進蝕錢,他在董事局受盡壓力,非常無奈,但感到已經改善,只是公司内部的財務報表說另一樣,聽到我這樣說,就像交通意外受傷後看到有救護車經過一樣。
那部門有幾間工廠在東南亞,每月需要大量當地貨幣支出,因為當地貨幣利息較港元高,買入遠期貨幣合約的掉期反映Interest Parity對他們很有利。 若現在1美元對100當地貨幣,做6個月遠期買入,可以1美元換入104,多了4%
即接客人定單1美元銷售價,半年後交貨,那管以生産成本是100當地貨幣不賺錢,向銀行做遠期賣出1美元換成當地貨幣,到時收到客錢,便可以用1美元兌104,100找工廠支出,袋4兌對利潤。
只是正常的安排, 一年便可以省下數百萬元的成本。
但那個CFO並没有這樣做,還反問我,萬一當地貨幣下跌, 已經鎖死的倉, 就不利。
筆者發現很多公司對外匯危機毫無意識,並以放羊式管理,任貨幣上上落落,無情情由一間貿易、零售或制造業,變成被動炒外匯公司。
CFO不明白外匯合約的用意是把那個萬一的升或跌排除到和正常營運無関,做生意不該蝕外匯, 但也不該想賺, 而是專注做好本業。
這只是CFO其中的一項財務漏洞,當我看到這財務長另一些財務安排,便預料這企業很脆弱和無法和對手競爭,但已是後話。
這只是CFO其中的一項財務漏洞,當我看到這財務長另一些財務安排,便預料這企業很脆弱和無法和對手競爭,但已是後話。
759本年有2920萬採購匯率虧損,若它能按正常買足全年日元採購價值的合約去對沖,每月找付就仍能用固定的兌匯,不會産生任何損失,道理相同。
外匯合約只能幫一時,因為一旦某地貨幣升值,整個地區的採購成本亦上升,但合約能提供管理層變陣所需的時間, 這方面另一間上市公司日本城做得非常好, 年報内管理層很用心談她們財務和營運策略,但759什麽都不說,於是我們就只能想像他現在束手無策。
以下數字節錄AAstocks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WC (M) * 193 205 249 283 323
Fixed Assets 503 624 680 790 755
---------------------------------
Total Assets 696 829 929 1073 1078
Turnover (m) 796 130 183 2422 2459
------------------------------------
Turnover % 114 156 197 226 227
WC不計算銀行存和貸款。
759的股本只有 485 502 533 558 503
把縂資產減縂股本一看, 就發現不夠錢,於是759便要貸款,但它貸款大部份是短期,把那個WC弄到負數,正常投資者是不會選負數Working Capital或負資產公司,對這批投資者來説, 759就進入不了視線範圍,就像從來不存在一樣。
如果不計算電子元件和投資物業部門,759總資產會減小4億,也是說可以借小4億,比小千多萬的利息,情況就好很多,不賺錢的資產本來就不值一分錢,長痛不如短痛。
其實幾年前759轉營,在2013年股價大升至3.5,就是投資者給759集資改善資本比的機會,可惜當時沒有這樣做,之後就只能用足襟見肘的資金投資開店, 水源嚴重不足,可能當時CFO分不清市值和股東股本的關係,以爲市值有20多億,公司就有20億發展。
每年淨資産增加的錢從那裡來?759令我想起國內的眾籌首期炒樓有前無後的安排。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折舊(M) 43 49 60 75 82
新投資產 -70 -129 -77 -168
-----------------------------------
-27 -80 -17 -93
現在可不可投資759?
如果不計算被收購,賣殼。。。。可以炒的因素
單計算營運和財務管理,就再等一會看看吧。
交易方面:
近來都只集中分批買進匯控,有很多分析員用倒後鏡以匯控過去的跌價去比對現在的息率,得出一個食息會賠本的結論,把時空扭曲的分析。
一年半前,筆者在內銀A高過H有15%-20%堅持沽A買H,今天最大兩支工行建行A股只高H股4-5%,完全反影散戶股息稅應有的差價,佔筆者組合高達54%的二股令組合增加8%盈利。而這大半年筆者亦加注仍偏低18%的農行H。
和買入匯控相同,投資者只能做好自己,控制投資標帶給組合的最大經濟利益,不要妄求賺股價,因為股價最終會由一對無形的手公平地帶它回來,想操心也操心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