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9日星期五

可持續增長

巴黎:


如果市場有一些只得副牛力做生意的個體戶,仍然在一間已經自動化公司大賺特賺之時,能夠生存,那麼對於那間已經自動化賺大錢的公司,他面對的策略就非常簡單,只需要一真擴大生產規模。

因為只有在那些得副牛力的個體戶完全被淘汰離開市場之時,自動化公司的生產規模才會開始接近它獲得市場需求份額的上限,它的利潤率才會被壓抑。

例子:

個體戶人數          9.14億個            
自動化公司數          1000個   

一起制造  13億個份量供應市場。

即使整個市場的需求份量不變,假如一個自動化的公司只需要顧用一個人就能代替30個沒有自動化的個體戶的產出的能力,那麼市場最終只需要3千萬人在自動化公司的人就足夠供應這市場13億的份量。

回頭計一計,那原先的1000個自動化的公司的牌照,假如永不會再有新發牌,這些公司就有機會增大3萬倍。亦即市場需求不變,公司在淘汰那些個體弱戶過程中亦已足夠他們不停地增長一世。

現在試把這些經濟理論套入中國的農業:

中國農民人口(億)
2000    9.14
2001    9.12
2002   9.03
2003   8.86
2004   8.78
2005   8.69
2006   8.72
2007   8.77
2008   8.81

2008年中國農民佔勞動人口比例66%,反觀美國農民只有2.2%,美國10個農民能制造760個人的食糧,中國只有25個食糧,相差30倍。

在這一場歷史變革中,中國最終張會出現至少超過8億多農民被淘汰,並由自動化的農業公司吃進這些市場份額。回顧過去9年,只不過是少少的3千萬農民被淘汰,一眾農業食品股帳面值受利潤滾存便已番幾倍。

沒有人會知道未來的速度會有多快,但是我們卻可以肯定,最終有些農業股增長會是驚人、相當驚人!!







2010年11月18日星期四

春去秋來

巴黎:

如果你未到過溫哥華,你可能不知人生的真正價值投資是什麼。

在這裡,最高級的北岸半山獨立屋,可以觀賞整個全海景,遠至美國或太平洋,只不過是港弊一千萬元。你的家有至少二三千呎,地有萬多二萬呎。陽台上的早餐,令你有如每早在郊外野餐的感覺,你也可以選擇看樹或看海,而每年十月和十一月的紅楓季節,我認為沒有人不喜歡看樹!春去秋來,自覺人在大自然的渺小,無法阻止時間的流逝,四季的更替。是的,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股市要跌,還要找什麼理由呢?
明白天道不可為,就是最好的對應方法。


有一些人說溫哥華是全球最適宜居住的地方,是否誇張,不如由blog友自已評審吧!



有時開開下車,真係會停下來,唔想走!



呢幅相片並沒有誇張,每天黃昏時真係咁既顏色!


2010年11月17日星期三

如何從年報學習管理之術

巴黎:

上回談過思捷的三個隱憂,現我會逐點提出:






思捷的經營概念是無論是外人的批發戶或自家零售,都得付一筆3-6%的版權費用給中央部門,然後中央部門,會睇(送)食飯,賣電視廣告又好、找設計師明星又好,把自已的品牌做好。總之就希望這些收費能負擔到中央費用,然而,如果收得高,零售部門、批發部門就成本上升,尤其批發部門,他們或會放棄思捷,轉投對手,例如H&M的Franchise。這有點像之前的麥當勞的4-5%Franchise Fee一樣道理,收得低也不切現實已支的費用!

圖一是上手會計的入數法,我曾經一頭霧水,後在報告中找到思捷的經營概念,詳細推想,便明白了:

圖一:





思捷把所有的費用都攤分在批發、零售的兩個部門,並由它們自已負責,但是一些涉及大體的中央方向、品牌建立的費用,就由總部管理,以專營權收入對銷它,中央不能大使,要量入(Franchise Fee)為出,但又要兼顧長期的競爭力的建立,以2009年那個內部對沖$901M+ 真正賣出街$228m (= total Sales 的3.3%)中的$901Franchise權,扣減中央部門成本後只有負27M,這方面在2009年看來是還可以的。

可是在2010新的會計來臨後,年報的方式便改變成以下:




從這年報告,我們可以看到多了一個叫企業服務的部門,姑勿論以什麼名字,原理也是一樣,但是我們看到,這個部門攤分支出嚴重不足,有十億元($1021m)之譜*,同時再看不見內部的Franchise Fee對沖!!

 這反映二個可能:
1. 思捷放棄以住以專營費收入作為控制中央費用的指標;又或
2. 3-6%的專營權不足以厘補中央費用,或中央使大了*,按上面有關商譽的說法,它要大幅為Goodwill減值。

*其實是思捷把原來入批發部門的10億費用轉至企業服務的部門

不論是那個,從比較二年profit Margin分別,

 profit margin      2009   2010
批發                 21.6%  25.4%
零售                 10.6%   3.8% 

都證明分攤得很混亂,非常不合理和誤導,,即2010的批發 、零售的profit margin既不能和2009年比較,也不能和同業比較。無論管理層說未來要加強批發又好、加強零售又好,你都會懷疑結果,因為它用的數據毫無說服力,那10億費用真正應歸誰。

以這點看,我認為新的會計方法並不如舊,會引致嚴重決策錯誤,這是我的憂慮,你認為我有道理嗎?!



2010年11月15日星期一

對思捷的憂慮

巴黎:

思捷的管理層在今年改變很多,其中最使我憂慮的有三點,我是從它的年報的研究發現。有一些是穩性,有一些卻是非常明顯。

之前我在Blog內談過一些透過會計制度去引領員工達到令公司賺錢、或破產,這很易了解,例如,如果你公司的制度是打爛一個電腦獎一萬元,明天保證你公司所有電腦都報消,員工不會問你點解,他們只會跟隨現有的制度下最高的要求,想著出最多的薪水。

新一年的思捷財務列出數字的方式改變了,令我非常憂慮,過去舊的財務總管,只把公司公為兩個部門,一為零售、一為批發(Franchise),因此任何費用都各有其主。這種分攤費用方式,先不說有否在攤分時不公平,好處是任何一筆費用,若部門不想入自已的數,他們就會積極地控制它。可是,新來的會計總管,卻在今年起了一個中央支援部,把大筆費用撥於其中,這個部門並沒有收入,只有支出,那麼,誰人負責呢?!行政部嗎?零售和批發兩個部門,必定樂意見到,他們一定大使呀公的錢,那行政部又以什麼理由阻止他們的要錢呢?他能決定那些合理,那些不合理嗎?這真的另一種共產主義的大浪費的隱憂!

第二點是今年的應收帳流轉日減短了,應收帳流轉日是代表企業賣貨給客人的貨,可拖的收數日子,那新來的會計在年報內說改善(縮短)了。但是在思捷的身上,縮短流轉日,是制造了2009年三季之後業績的災難!!

我以前打工有一個經驗,我的公司有幾十間外發工廠,他們缺少資金,我們就賣原材料給那些外發工廠,然後他們就賣回制成品給我們。為什麼不簡單一點,只供應材料,然後給他們加工費呢?因為如果那些物料不賣斷,他們就會大手亂用,增加浪費。雖然理論成品貨值 ---減---物料值 = 加工費用,實際兩者相差的浪費是非常驚人。

我們公司名義是有一大筆應收帳(賣物料給工廠),實質那些應收帳就是原材料存貨帳。有時我們也會直接借錢給他們買原料,我自已認為這不是借款應收帳,而也應是原料存貨帳,而我的工作就是,每一次我們為那一張單借錢給工廠買材料後,就必定在一定時間內到訪那工廠看看那些錢是否真的變成原料。

有時我發現一些工廠的應收帳很大,原來是因為客人要延遲貨期,所以那些原成品就積在工廠內,想賺錢的工廠是希望快些找原料數給你,而你又快些找貨數給他。

這個例子和思捷的批發應收帳有可關系,我想說什麼呢?!

思捷利用批發戶,繳他們的租金、人工、減低自已直接零售的風險,而所謂應收帳,實際就是思捷自已的成品倉存值。每個批發戶和錢是沒有仇,假如思捷的貨是好賣,有賺的話,它們一定會向思捷取貨,賣出的貨到期後一定會找數。現在思捷不但不在市場變化不定時穩定這些批發戶,反而是收緊他們。老實說,收緊這些所謂應收帳,實際就是縮減自已的存貨,並在批發戶未賣出存貨給消費者前收錢,有這樣的道理嗎?如果以對手H&M仍然在毆洲銷貨良好,那麼思捷在第三季開始勁跌的原因,一就是那些設計有問題,不受市場歡迎、一就是因為收緊自已寄存在批發戶的倉庫量,即應收帳,兩種都是錯誤的策略!!相反,因應收帳(倉存量)減少,回籠所得的現金,遠遠不及關閉批發戶的支出和撥備。

我懷疑這個會計熟不熟成衣行業,有沒有親身走訪每一間批發戶,看看假如他們即使是遲找數,是因為自已的貨不好賣,或是其它原因!(況且事實也沒有遲找數呢!)


第三個令我非常失望是那會計處理收購大陸的業務的入數方法,我認為是荒唐到極!
思捷原佔49%,他投入了522M,現在整間大陸的資產約為1,065M,思捷再付出3,880M收購華潤的51%,思捷共付出4402M,理論大陸業務的Goodwill應大約是:

前後總支出 -100%資產值 = 無形商譽
4402M        -  1065M        = 3,337M

但是這個會計居然自已認定單51%的大陸業務的價值就是收購價= 3880M,自已以前的49%的價值就應按比例增大至3,700M.。因些就產生了另一個無形資產3200M的特別盈利了。(實際沒有那麼多,但原理一樣)。我的天,如果你用一千億收購51%,咁你米在原有的49%賺多了一千億?!咁米愈白癡,愈爽手就愈賺錢?!

所以今年的盈利的數字是一個Bull Shit,這個Bull Shit最可怕的地方不是因為他是Bull Shit,而是主席接受了這個會計的入數法,因為他是最終得益者,他今年的花紅因為有這個粉飾而大升,他會興高采烈地贊賞這會計而不是懷疑這種安排的意圖。

一時的業務下跌不重要,制造錯誤的制度、引致用錯誤的策略,才令企業的價值流失!

一千個買入的理由,不及一個賣出的原因。

說過不會再揭露自已買或賣的策略,所以我希望有心研究思捷的朋友,運用自已的智慧,在這篇文上再深入分析,或者你會有更多發現,結果認為思捷還是可以,也可能認為可能會更壞,而這些都可能只在管理層一念之間,我們密切留意吧!




 



2010年11月13日星期六

財務自由

巴黎:

很多Blog主都談過財務自由,大多以賺夠幾多幾多錢作為最後的目標。
筆者之前談過很多人都不明白"銀紙"是什麼,今日嘗試把兩者拉上關系,令朋友有一個對財務自由的看法。

所謂財務自由,簡單說就是在以後日子,凡是要用錢的支出,你都不用憂心,想用就用,非常自由。

但如果你現在月入十萬九千七,但要買一架幾億元的私人飛機,你做一些能力範圍以外的事,肯定無法自由。因此一般人、或合理的想法的財務自由,應該是盡早可以退休,退休後的生活能有退休前的水平。

這就容易計算,假定三數十年後人均平均壽命為85歲,閣下今年是35歲,每月支出為入息一半,那麼餘下的50年生命,你就要做多25年,並儲下入息的另一半,在60歲之後的25年使用。學船頭呎在電影"秋天的童話"中的一句說話,死前一刻正好用完自已所有的錢,就無蝕底了。

這是死數,有一些人認為因為工作的時候出出入入多、應酬多,退休後這類支出很少,因此儲蓄現在的入息30%便足夠了。中國人說"積殼防飢"是非常有深意的一包話,為什麼不說"積錢防飢"、"積金防飢"呢?

很久前筆者已知道如何計劃財務自由,就是要把自已所有的多餘錢買下糧食、買入未來租金(供樓),二三十年後我的糧食假如不變壞,有屋住,有飯食,可能衣著仍是十年前的老土貨式,但已經解決了衣食住了,可以的話我還想儲些用於行的燃油。後來筆者發現,衣食住行貨物的價格,都是很穩定地佔一個人的入息某個平均數或比例,因此認為,即使只儲一二種必須的貨物,我仍是可以透過交換而獲得另外沒有的必須貨品,不會在交換的過程有損失。

朋友友一定話我想法天馬行空,難道儲錢不較我的儲衣食住行貨物的想法更合理嗎?

早一輪,有幾個山窮水盡從大陸回港求救的港翁,想當年,500元港弊可以換560元人民弊,2-3百元租金有一千呎住,2-3百元可以每月有酒有肉,在大陸,每年頂多1萬元,你就有安定生活,這些港翁,有三幾十萬的"銀紙",死數來說,足夠他們財務自由三十年。

可惜的是他們不明白"銀紙"和"貨物"的分別,積錢是不能令你自由,積殼才能夠,因此一千萬、一億元的銀紙不會讓你財務自由,持有的是環球組合、能夠和衣食住行的貨物限額交換的才能夠,要以貨物而非"銀紙"去鎖定自已的財富。

有一些心地善良的人,日日叫閣下買入股票後鎖入保險箱,又叫你月入買股法,就是希望閣下地以股票鎖定未來的衣食住行,如果你能儲入息的30%,買入一些有信譽的、大約或低於過去七年的平均價(以P/E計算)的股票,你就不用太多憂慮了,只要專心、勤力地做好自已的每天工作,一直下去,退休那天,你一定可以財務自由,到時筆者還未死的話,記得多謝我!






2010年11月12日星期五

如果你是一個大老板......

巴黎:

你不應輕視一些人的相反意見,以下是從維斯Blog站轉的一篇有關超大的文章。

沒有先入為主,不應和錢有仇,我們現在必須就和Blog友逐點逐點去偵察這一個案件。

農業龐氏騙局
Shaitan | 25th Feb 2010 | 港事         | (443 Reads)

這樣的一所上市公司,上市十年以來,淨利潤加起來138億元,
但總共只派了13億股息,從上市到現在,發行過四次新股,共融資43億。表面上公司保留了絕
大部分利潤作發展,直到現在,公司從未上市時的一億市值,升到現在的160億市值!你可能會問,這是類似騰訊的科技股?不是,這是一隻農業股,你又可能會
問,既然共集資了43億,只共派息13億,太易做了,怎知盤數的真假?大股東有否高位減持走佬?答案是有,大股東多年來從持有百分之五十多減到二十多,總
共套現了十四億!噢!即是說,如果條數是假,大股東早已勁賺十多倍變成十多億富豪。

再看清楚,總共集資43億,但現在變成了總資產
160億市值,這是做甚麼的?利潤率為何如此高?是的,他們的毛利長期保持70%,淨利長期保持50%!不是科技股怎可能如此?這是一集農業股,多年來保
留的利潤用來做甚麼?發展業務?如何發展?原來多年來,支付了70多億元為五十多萬畝的農田作基礎建設,經折舊後,現在仍值50多億,另多支付了40多億
作長期土地租賃費,上次業績公佈時,他們聲稱有生物資產27億。

以上所說的"數字",大體都是對,但是如果我是法官,我是只聽到一個指控人說了一大篇數字,還未有第三者的數字比較第一間的數字,就下了判斷,這些數字和騙局有何幹呢?!


我只知道,不論誰為這家公司做審計,核數師們第一不會懂得看他們是否真有五十多萬畝土地,

五十萬畝的士地大約有分佈在33個基地,可以以目視法把每一個基地以車子走一敞,並且拿有關文件到國土局走一敞,當然這方面核數師必須找行內的專業人辦理,辦理後核數師再細心研究。核數師是不須要每樣事情都是專家,例如,波音飛機廠內很多高科技,核數師也是不懂的。

是二由於向農民租地不會有增值稅問題,所以亦不會有統一增值稅發票供核對,三是他們不會懂得看農地基建值多少錢,

如果這是一個不合法的運作,這就是一個逃稅的指控,我不知道農地財產權租出給第三者是否不用開增值稅發
票,第二點是,如果不用付稅的做法是對,那麼一紙合約就是有法可依的文件了,這有什麼的困難呢?那筆者的看法是因為農民不開稅票,所以什麼文件也沒有,所以什麼紀錄也沒有。

另外如果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們的確不會知農地基建值多小錢,但是現在有一個叫"市場"的東西,是嗎?那筆者自已可能是真的不知,但並不代表核數師不懂呢?


四,是他們不會懂得看地上生物資產值多少錢。似乎所有數字都充滿問號。
這個說法和第一點想法都是相同,但我可以補充一些,即使有第三者專家(以超大的就是仲量行)說那些生物資產有幾多價值,我們還須要有一些數字比較,例如生物資產必須能長出生物,所有那些資產的價值必須和它的銷售量成正比。這方面超大是肯定的。


到現在,似乎若是龐氏騙局,這個局真的很容易操作,原股東早已發大達,這個故事能技撐多久,簡直是干卿何事,以筆者的經驗,要看是否騙局,可從幾方面。第
一,一般國內農業企業,他們會與農民有某程度的合約,農民供貨,他們買貨轉賣,這樣做可避免大量聘請農民這個包袱,看這家公司的員工數量,肯定沒有長期僱
用這些農民,所以我們可以假設他們與農民的關係是合約供貨,但為甚麼要預付未來數十年租金?

這真是難以解答的問題,人的生命只有幾十年,為何我們要買一永久業權的地,然後在上面蓋一間可能超過自已生命年數的房子呢?(預付永久租金)!我們是否有什麼不可告人之想法呢。以前的南豐紗廠、另一間我忘記什麼名的染廠,不知為何買入很多永久業權的工廠物業,等到幾十年後的今天,工業都息微了,這些工廠物業不是要報廢嗎?(一笑,後來它們都轉變成地產項目賺大錢)。

人買資產,都是想無後顧之憂,預付租金,就是想以後不會交貴租,我在中綠的研究已說明這點。


如預付了租金農民不供貨怎樣解決?派人收地耕種?似乎中國大陸
沒有另一家農業公司有這種運作模式。

這真又是一個難以解答的問題,如果我們買了樓,付了訂金,建築商不交樓怎算,如果我們付了演唱會門
票,歌手失聲點算,如果.....。這些都是商業、管理者要知道解決之道的問題。

我們不會等那頭牛病了才問點算,而是好好地維護那些生財工具,農民都是人,自已都是人,我們不是動物,所有人都不會賣身的,所有商業都是這種運作模式!!


第二點,這家公司從開始上市就自稱是有機農業,筆者早年不斷挑戰他們是否真的有機,現在他們終於不敢以有機自居,年報終於完全看不到有機二字,算是騙子覺醒?

我不知這個,未有著意有機不有機,只偶然看到年報中向一間有機飼料購料吧!這種商業吹水重要嗎?!


氏騙局可以持續多年,只要有足夠的受騙者,單看他們的數據,這個遊戲似乎有排玩,只要年年增加土地,久不久再集資,年年公佈超佳業績,沒有審計師有能力去
核對他們的土地是否真有五十多萬畝,沒有審計師有能力計算基地建設值多少錢,也沒有審計師有能力估計生物資源值多少錢。

這筆者可能不熟審計行業,審計師一定有能力,假若他沒有能力就只雖要說"噢!我沒有能力"就成,按這筆者的說法就是說那審計師是狼狽為奸,當然這是有可能的,但總不能說,因為我不相信你,所以你不值得相信!


筆者多年前曾經在新界為一家財團建
設一個有機農場,做了農場經理一年,對農業認識頗深,從來沒有見過農業淨利潤率有50%,但卻親眼見過多次農民將疏菜賣到統營處時,有時產量過剩,整車菜
的價值支付不了運輸成本!

我看到這結尾,便明白心酸是會影響一個人判斷力,成篇文只令我感覺那筆者不知,就以為審計師不知,就以為是假。以我自已的工作經驗為例,我聽到不小不可能做到的任務,在競爭者手上都完成。

以前農夫用牛耕田,等個天下雨灌田,用自已的米田共施肥。以前美國車廠說日本人做假,唉!如果我對農場真的有興趣,我肯定會請教超大,而如果超大果真的做假,我也必定能在請教過程中發現,同時發一些獨道的報導。

這篇文章還是值得投資人參考,為什麼呢?因為投資人必須要清空所有對企業的疑問,有一千個買入的理由,如果有一個問題解決不了,我們仍不應買入它,而這篇文就如一個Checklist一樣。比較那些鬼劃符
茶毒智慧的圖表,這篇文好上百多倍。
這是一個沒獎遊戲,各位猜猜筆者所說的上市公司是那一所吧!


2010年11月11日星期四

逆向行事---事實、感覺



巴黎:


股神巴菲特說︰「全美國最有錢的那些人,不是靠投資幾十家公司的股票而成功的,他們靠找出一家優秀企業而賺大錢。投資者要有把10%以上的資金投資在一隻股票上的勇氣。」

選擇股票是投資成敗的重點,卻不是成功的關鍵。關鍵是建立一個投資組合。

Anthony Bolton波頓是反向投資的大師,喜歡在投資主流中逆向行事。在28年的投資生涯中,他所管理的基金以每年20%增長,若在開始時投資1000元,今年可以獲得15萬元,被譽為「歐洲股神」。

股票的價位是買賣雙方力量的平衡點,一個略高於大部分買家願意買入和略低於專家願意賣出的價位。而這個價位是受著眾多市場因素和小道消息,甚至是大戶操縱等因素所影響。

所以若從長短線投資角度分析,長遠而言,股市是會真正反映企業真正價值的;但短期來說,它只是反映投資者願意購買該企業的價格,與她真正的價值可能有很大的差距。

前者是現實,後者是感覺。若股市是完全反映真實的話,便沒有很多人來做買賣了;但若股市完全單憑感覺行事的話,很快便因泡沫爆破而完蛋了。

股市是在真正現實市況和投資者感覺中遊走。

當所有人都說這隻股票抵買時,就有可能是錯了。反之,當所有人都說那隻股票毫無意義時,她就可能是波頓下一個投資對象了。

即如競猜選美會冠軍美女,投票的人若投票給自己認為漂亮的美女的話,他的中獎機會肯定比投票給評審也認同的對象低。

不過,有趣的是,甚麼價格才是最合理?

波頓以自己渡假購物時的經驗解說,例如當他想買入一貨品時,小販很自然開一個價,他亦本能地殺它3/4,為原價1/4的價位。若此時小販立刻說成交,把貨品賣給他時,他會感到失望,甚至認為自己給騙了,付出的價錢太高了。

買賣股票情況也頗為相似,例如投資者看好一隻股票,但股價要20元,他預計當股價下跌至15元會買入。但當股價真的下跌至15元時,該投資者卻有點猶豫,15元是否真的是低價呢?她還會再下跌嗎?

這是人性。投資者只愛買入股價向上衝的股票,甚至不計價而買入;卻絕少買入股價向下跌的股票,即使價位吸引。

要做到投資成功,建立一個健康而安全,進取而成功的投資組合是非常重要的。

部分來源 :
http://columns.etnet.com.hk/column/index.php/wealth/investment/2771

2010年11月9日星期二

不要花一分鐘去改變不同看法的別人

巴黎:

CKM001、林奇、味皇君說寫Blog希望教化一些入"市"未深的散戶,我從來沒有他們偉大的打算。

因為我相信巴菲特的一句:"他的財富是要建立在別人的愚蠢身上"。

而我認為不見棺材的人是不會掉眼淚。

但話雖然如此,我絕不會在自已的Blog內胡扯、說假,我還是會很小心寫有關股票的價值的研究,如果他們不聽忠言,我還是很高興的。以下是我的一個經歷。

前一陣子,有一"年青人"貼了一個回文,建議我應止蝕超大,我回應說對他沒有可說的話。"年青人"不服氣,繼續貼他的認為止蝕的行動,最後我Delete了他的貼,他是我Delete 回貼的第一個。

Delete文的大概是----我說他叫人做任何行動前,自已要有勇氣先行動。他衝動地說與我對睹三球。

我從年青人的大隻廣的行為悟出一個道理,我也不應再發表自已的買賣,因此我不會再說我自已有沒有依從這個年青人的建議已沽清止蝕,或是我再重注加碼在超大的身上。但我會說,即使Graham番生,隨口一句,我也不會聽,年青人未免對他自已自視過高。

這個年青人是我的反面教材。

我不方便再說自已手上的盆。但我有一個細叔,有幾千萬股超大,已持有8年以上。年青人若想對睹,其實很容易,在市場沽空超大,那麼你就是和買入的人對睹。

有你的沽空,我細叔又多些機會累積,那真是各取所需,兩家也快樂呢!

前陣子我看到逍遙君與一個叫人"不要死牛"的Blog主的對話,我認為二人是牛頭不搭馬咀,要那Blog主公告組合是不能證明什麼,可況有我呢個八府巡案在,任何雕蟲小技,也很易穿煲,Blog主見過鬼還會來嗎?

其實那Blog主既然批評別人的組合,證明他自已是對,是何以很簡單的,沽空所說的別人持有的傻股,然後Post收條到Blog站。

那麼,即使Blog主看錯,我還是配服他的勇氣及言行的一致,雖然這個可能性微乎其微。

否則,止蝕,隨口說就話賺50%,講之麻。


p/s: 叫人不要死牛,從歷史看,必定會令原本可以賺錢的人最終輸錢。看到這些不幸的散戶,有時的確是有點無奈。但是連這些愚昧的建議也分不清而相信,輸錢真是活該的。




















2010年11月6日星期六

春花秋月何時了

巴黎: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

李煜何人?南唐之皇帝,被宋太祖趙匡胤捉了。相傳趙匡胤看到這一詞之後,決定不殺李煜。為何?因為這篇詞正正暴露一個狗皇帝的特質----只懷念自已的過去享樂,一點忠臣、百姓、後悔的思念也沒有,這樣的一個沒長進的人,還會怕他有能力做反嗎?

李煜是一個非常天材的詞人,一個狗皇帝的貪心怕死的內心,也可以寫得如此美麗。然而李之所以成為狗皇帝,只因他做他能力以外的工作----皇帝。

李煜不做專業詞人而做皇帝,只因為他沒有得選擇,一出世便已經決定。然而我在Blog內卻看到一些較李煜更糟糕的專業會計師,居然情願放棄自已多年的專業,以投機的角度論投資、買股票,言談之間還有意無意眨低基礎的分析,曲線眨低自已的專業。

不論是否會計師、乜師物師,或任何專業人也好,並不明白一個顯淺的道理。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一個奧運金牌選手,進入另一個領域,他只會是一個小學生,爛銅爛鐵牌也拿不到,因為他不再有任何的優勢。

像我們這些只懂數字的人,若離開數字,進入投機,以圖表、市場、反智方法買股票,我們和一個街市婆並沒有分別,我們的說話不會較街市婆更有說服力,見解不能較街市婆更獨道。

我有自知之明!

但為何有那麼多的專業人卻會反其道而行?

答案很客易在歷代昏君找到----遠賢臣、親小人!

賢臣是誰?

賢臣可不是我,而是閣下自已的腦袋。

離棄自已的專業,就是離棄自已最聰明、最有智識的賢臣,沒有賢臣保護你,那些口甜舌滑的小人就能親近你,使你成為狗狗投機人了。








2010年11月5日星期五

錢多貨少,就是咁簡單

巴黎:

巴黎今天想談一談宏觀經濟,有Blog友可能會說:"巴黎不是說過不談宏觀經濟嗎?"

每件事情的發生,總有理由,巴黎不談圖表、不談宏觀經濟。是因為這些人是要去研究同一時間的種種複雜因素相互出現的可能、和它的相互影響的結果。那是一個2的N次方的問題,研究它、或以為昨天的圖就是明天、只會徒勞無功。

而今天我說的是2的零次方,其答案是一,是一定個一。

我時常希望Blog友能從我的Blog得到激發,所以今天我會言重小小刺激閣下,我說很多人到今天仍不知道什麼叫做"錢"。

"錢"只是一張紙,它的價值取決在它背後的信用,它的信用的來源有很多方面,而其中一個就是那個國家的產出---------產出者,貨物也!

最近我們聽到很多投資專家說"量化寬松"等等的專業名詞,我認為閣下大可以不需理會他們的解說,因為他們把一件簡單的事情說得太複習,說一大輪A影響B,B影響C...云云,然後乜乜物物物,又回到2的N次方。

我的就很簡單,我是以微觀看宏觀,所以道理不會高深,同時亦很有說服力。如果一個銀號,貨倉只有100兩黃金(或100件任何的貨品),一張原來錢票換一兩,現在銀號從原本一百張的發行,增加至二百張,那麼現在同一兩黃金,就要兩張銀票,原本的黃金(或貨品)仍是那一舊,但那張"銀"的紙,就不能比舊的那張更有轉換能力了。

現在有6千億美元的新的"紙"流入市場,原來的"紙"的持有者的轉換力就被大幅沖淡。

我們投資人要怎樣做呢?

一如企業在未有盈利增長的情形下,以低價大發股票,原有股東的股東權益只有一條路-----被大幅沖淡。假如你是這企業的股東,在這低價配股時候,保護你的帳面的權益不被沖淡,只有一條路-----認購、越多越好。

而在大量新銀"紙"的流通下,亦只有一條路可以保護你的財富物不被沖淡-----買貨、越多越好。如果你問我買什麼貨才對,我認為你仍然未有參透"錢多貨少"的說話,我不是說要買貨少的貨嗎?

你認為市場上既長期賺錢、又便宜、又穩固的企業難找,還是賺錢但股價已很貴的企業難找呢?

不要見貨就買,花點時間做基本的分析吧,天助自助者,我也幫不到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