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的,剛過去的一個星期,數間内銀都不約而同,同常發新股集資。
通常企業會在股價很高的時候發股,發股的股價會比較當時的市場價格低水,但就算低水,都會被認定仍然高於企業的内在價值,這是因爲内部熟知者,他們是不會損害自己現有的利益的。即是同一股份數目,新股東付的錢比較舊有的股東多。
而在股價低潮時,内部熟知者會反向操作,付出高的溢價去拿新股,甚至私有化整個企業。股票市場從來不應假設内部熟知者慷概,無論高于或低于市場價格,最著數的仍然是内部熟知者,這就形成像我們這些老手在買賣股票前都非常留意内綫人的動作和動機。
這次内銀行的在股價高位,内部人再以市價+溢價認購新股的情況,就是說他們自愿付出比一般股民更多的錢獲得相同的股份數目。
現時的内銀PE都只是5倍,派股息都在5厘以上,足夠支付前段時間國家發行了超長年期的國債的不足3厘的利息。(從發國債獲得的資金投到内銀上,又從内銀獲得的股息支付國債息),但是高溢價發出的信息應該不止于此的。
我們這些老手都會認爲未來這些新增的資本是用來接國家分派更多好賺的生意和利潤,於是昨天内銀普遍都大升。
雖然知道動機,但筆者仍為有更好的選擇。
1606本年純利增長8.5%,高于所有的内銀的業績增長率,但卻有別于内銀的增加股息而是減股息,股價昨天因而下跌接近3%,筆者認爲1606應該都是收到國家的信息未來會有很多好生意需要用錢,所以就留一些資金,和内銀不同,1606的資金來源除了自生外都是從發債而來,不會像内銀因爲發行新股而有所攤博。於是昨天筆者以4.71賣出部分3988,同時又以1.19換入1606,4.71的3988的Yield是5.58%,而1.19的1606的Yield有8.06%,賺取來囘2.48%的股息,而未來兩股的股息增派的多小決定這次轉換是傻逼還是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