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息一般是說股息對比股價
2.有時高息也可比作股息對每股盈利的分派率,
2.有時高息也可比作股息對每股盈利的分派率,
筆者通常會放第一个行前,這不代表我不理會派息比率,或那些因盈利大跌致股價大跌的高Yield的所謂陷阱。
這是因为我選的股還须要滿足下列的要求:
1.ROE在15%或以上;
2.PE在10倍以下;
3.PB在1倍以内。
2.PE在10倍以下;
3.PB在1倍以内。
若把這幾项指標拼入,就不须理會高息是指派息比例還是相對股價,也不用理會股息能否增長的問题。
因为ROE強勁的股票,盈利就不會差勁,而PE低於10倍,也無乜機會派息是由削大脾肉而來,就算因派得過多而盈利不夠派,亦因為PB低於1有折讓,等同拆散公司享受到折讓利益的返還效果(例如華置丶湯臣)。
ROE高的公司業績增長的機會性亦高,若果因市场限制或過渡派息不增長,但因為它PB不超過一的関係,我也可以自己制造較ROE更高的增長率。
舉一个例,甲公司凈资産值是10億元,ROE是15%,赚1億5千萬,全派息。若發行股數10億,每股净值1元,P B是0.8,股價是0.8元,市值只有8億,Yield便是0.15/0.8=18.75%
有投资客A君持有1千萬股,市值8百萬,獲分1百50萬股息,然後以股息在市场以每股0.8再買入多187.5股,總持股數便上升至1187.5股。
即使明年公司盈利和股息没有增長,仍然只有每0.15元,A君的獲得的總股息會因持股數量上升而增至178.125萬,上升18.75%。
A君股息的18.75%增長率是由''ROE➗PBx派息率"而來,简單説這股息的增長率也等同Yield.
筆者不是不関心股價,而是認為组合的總值變化,早晚會跟著组合所獲得的名義盈利和股息總额的上升而上升。
很多人見到跌市會说慘,其实跌市也有好處,在無風無浪日子,當我發现一支價格吸引的股票,但人人不跌唯這支股大跌,我總覺有陰謀,但若果是因大跌市而大跌,我會更有信心是因為受市場情绪引致,出手會較平時快。
所以無論之前大升和最近的大跌市,都不會影响我在市场尋找目标和所做的事。
Student says:
回覆刪除Tony Sir,
I agree with you. ^_^
Paris Sir,
回覆刪除very good illustration, thank you.
本身例子也很易明。
刪除謝謝分享。長線投資最重要的是股息與股息增長,完全同意。
回覆刪除但是,由於ROE=PB/PE(Earnings/Book Value),假如我們採取Graham的方法2/3的book value買進一家公司的話,那麼,PB就是0.67。ROE高於15%的話,那麼,PE將只有4.47倍。目前我只發現香港市場似乎只有幾家較好的內銀股出現過這種可能性,不然,一般ROE在15%以上的好公司通常PB都很高。
要2/3PB又如此高ROE非常小有,内銀正是很特殊的例子。
刪除市埸真係非常少低PE,高ROE股票,內銀算係高ROE低PB,但係保留盈餘太多。假設ROE=15%,每100元資產可以產生15元盈利,但保留盈餘每100元根本沒有再賺多15%,ROE一直下降。所以內銀實際回報會比計算的要低。
刪除除非好大型股災先可能出現咁平又有質素既股票,所以我自己對組合回報要求不高,假設2800計及股息長期回報有8%,我希望有10%已經足夠,否則太高要求例如20%,我無能力係而家市況搵到。
內銀ROE由多年前的20%以上一直走下來到今天的15%,因此说ROE是15%是真的,说盈利没有增長也是真的。
刪除你的要求很合理,加油。
我關注既係之後ROE會否再一直降,又或者盈利會否增長。假設ROE=15%,派息30%,正常盈利增長=15%-15%X0.3=10.5%,因為我推算長期每年回報大約15%X30%+每年盈利增長。
刪除算式沒有錯,但實際要看市場的飽和和同業的競爭程度。
刪除剛剛整理The Collected Writings of John Maynard Keynes Vol. 12 的資料,發現編者Donald Moggridge異常細心,他整理出凱恩斯長期投資股票的英國公司與美國公司的dividends成一張表(Table 4),從1920年至1945年(凱恩斯逝世於9146年)的股息分配。看得出英國公司不管平時或二戰時派息均不受影響,美國的大公司則在1941年美國參戰後盈利必須按比例上繳政府作軍費(導致Graham與Templeton都只投資於小型公司!),從這張表,我看出凱恩斯自全球大蕭條後的1933年大量投資於美國優質公司,而且我也注意到他與朋友們在1921年7月組成的The A.D.Investment Trust公司在1923年至1927年間的股息很高,“dividend ran at 10 per cent per annum”。這印證了他在他的名著《通論》第12掌中所說的話:
回覆刪除It is rare, one is told, for an American to invest, as many Englishmen still do, “for income”; and he will not readily purchase an investment except in the hope of capital appreciation. This is only another way of saying that, when he purchases an investment, the American is attaching his hopes, not so much to its prospective yield, as to a favourable change in the conventional basis of valuation, i.e. that he is, in the above sense, a speculator.
很多人在股票市場裡耗了大半輩子的時間,竟然沒能注意到為什麼價值投資者為什麼這麼注重“for income”!
其實我花大力氣去整理凱恩斯的投資理論主要為了要去好好了解巴菲特投資的投資理論之所本。據他常為人印證的話:I’m 15% Fisher and 85% Benjamin Graham.可能是誤導,這句話可能首見於John Train的The Midas Touch: The strategies that have made Warren Buffett the world's most successful investor(May 11, 2009)。是不是巴菲特本人所說我不能肯定。但我能肯定的是,巴菲特晚年的投資方法漸漸脫離Graham而傾向於Keynes。所以,我只好好好地理解Keynes。
回覆刪除多數人會以巴郡不派息去掩饰個人投机的目的。
刪除而保留盈利不派息再投资的管理层,必须附合很多因素和特質,並不容易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