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8日星期五

成本結構如何影響股票上升速度(一)

巴黎:

兩個人的身家都是300萬,兩個人手上的物業都每年回報10%,他們未來是否同樣富有呢?!

很多人也知,多買幾層,雖然回報一樣,但可利用銀行的借錢,在市旺時就賺多一份。這道理在股票分析時,我們叫它做Financial Leverage (財務槓竿),計算不難:

Financial Leverage (財務槓竿)
我們或會付物業的三成按金,其實股票報表也有這個按金,它就是 Shareholders Equity,而你買多小物業的總數就是Total Assets,兩者的相差就是Total Liabilities(總債包含了一些正常按揭,但有些人還會以Credit Card博一鋪,而Credit Card就是短債),每一層樓的租金回報就是 Return on Assets。

資產負債表                   正常買家                      膽生毛

總資產      1000      太古城一層  1000      5層      5000
                =====                          ====                 ====
  =
                                                           
                                                                   大耳窿    3200
總負債      700         銀行按揭     700       銀行按揭1500
股東權益  300         首期             300       自已本      300
                 -----                           -------                   ------
                 1000                           1000                      5000
                =====                        ====                    =====

從上述的財務槓竿得知,一些公司,以Return on assets 衡量營運效率或做生意的能力時,並不突出,但因為夠膽,大做財務槓竿,在短時間的經濟上升中大賺特賺。若你買這類公司賺好多錢,分析是無需獨道,只要唔怕死就得。年前有一位朋友說自已以十幾張咭買中石油,正是此類。

話說兩頭,Blog友可以自已感到,只要按金成數足,每月回報夠支付按揭費用,自已有預留一些現金(working Capital),適當的借貸是非常有益而無害。

另外,Blog友可能試過在兩支差不多P/E的股票選一支後,經過一年,發覺另一支的公司盈利增長較自已選的一支大,為什麼呢?!請看以下甲、乙公司例子:

                          甲           乙
固定資產  1,000,000    1,000,000
股東權益  1,000,000    1,000,000

銷貨             500,000    1,000,000
純利             250,000       250,000
市值          2,500,000    2,500,000

兩間公司的市值都是10倍,P/B亦是相同2.5倍。甲的銷貨純利率為50%、乙為25%。

一年後,兩間銷貨同上升一成,理論結果如下:

銷貨             550,000    1,100,000
純利             275,000       325,000
市值          2,750,000    3,250,000

不過結果是乙公司的純利上升達到$325,000,它的市值就上升得較甲公司多,例如10倍P/E是3,250,000。

有什麼方法可預計這種變化呢?!

Operating Leverage(營運槓竿)
營運槓竿是企業經理每天要管理的工作,我們可以透過當中的數字,有理據地推算企業的管理到不到家,有沒有效率,這大大有利選中優勝的企業。
和財務槓竿不同之處是,優良營運槓竿的企業是投資高手朝思夢想得到的投資標,以這類分析方法,可以引領你成為專業的分析員,你的分析理據會較一般陳腔濫調的分析更獨道,而最重要的一點是,更加有說股力下注。

下篇繼續








      

6 則留言:

  1. 巴黎叔叔, 乙公司的銷貨僅上升一成, 但純利卻由250,000升至325,000 足足3成! 透個這個可以看得出成本節省或成本已經固定,賣多幾多賺幾多.
    [版主回覆04/09/2011 02:25:00]對,下回我就會說如何分析固定成本,和其應注意的地方!

    回覆刪除
  2. I have bought 2628 and 1299. Eager to see your analysis result. 
    [版主回覆04/11/2011 07:35:00]2628 Fixed Assets to Sales 夠大,是另一路operation leverage, 1299夠穩。 兩隻都好。

    回覆刪除
  3. #315這幾年的業績就是營運槓杆的最佳例子。大部分工業股都有營運槓杆,重工業尤甚 (主要由於折舊及固定成本)。小弟的#826也有一點~
    營運槓杆在業務回復時爆發力尤其明顯。不過如用營運槓杆作估值得非常小心,因為如銷售稍有差池,先前估計的結果會相差很遠。所以有時營運槓杆如同走鋼線,是雙面刃。

    回覆刪除
  4. 跟打工說再見2011年4月10日 上午5:29

    多口插咀, 我又覺得315唔同, 佢係之前投資落自己既infrastructure, 有冇人用個開支分別唔太大, 反之越多人用就越大利潤, 而平均成本因灘薄而下降.
    而 巴黎 兄之例子應為實物之銷貨, 有可能係因為mass production而令成本下降, 如壓低原料價格, 簡化工序之類.
    以上純為斷估. 
     
    [版主回覆04/11/2011 07:40:00]斷估唔緊要,重要是怎求證,固定費用本身就是人為強加的命稱。實際上費用的特性變化多端!

    回覆刪除
  5. 打工仔兄~~大家討論下交流下姐,無所謂啦~~巴黎先生都唔會介意既~~
    個人認知中,營運槓杆其實無分實物銷售同服務銷售。它只是描述當銷售增長而間接成本 / 固定成本趨向穩定時,間接成本 / 固定成本便會被銷售量攤薄,最後出現銷售小量增長而盈利大幅爆發的槓桿現象。
    然而,不論賣的是否實物,公司亦得投資相當的資產,每年亦要付出若干的固定成本 / 間接成本(例如廠房或設備折舊、辦公室租金、管理層薪金等等)。
    至於點解我會話#315有營運槓杆,其實閣下自己都講左原因:
    佢係之前投資落自己既infrastructure, 有冇人用個開支分別唔太大, 反之越多人用就越大利潤, 而平均成本因灘薄而下降.
    但實際上,做廠的原理也是一樣。他們亦要投資機械(Infrastructure),Utilization多少 (有冇人用) 一樣要比同樣折舊。Mass Production (越多人用) 時平均成本就自然因攤薄而下降~~
    反而閣下說的 "壓低原料價格, 簡化工序之類" 有更大部份是出現在毛利率改善之上,為生產貨品的直接成本,而非間接成本/固定成本。 是嗎??

    回覆刪除
  6. 精工兄既理解應該比較準確, 反正先生會再出文講大家就等等啦... 另外例子有I.T., 佢係中期報有寫明左! 重工業股反而應該係財務槓桿比較明顯...不是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