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9日星期五

從巴菲特信看GAAP與無限加時問题

巴老最新致股東信顯示,本年盈利大漲至美元65B,但他對股東説,實際産自營運的只有36B, 相差是因为稅改産生一次性收入。

投资人要関心的是經常性利潤,應盡量把偶然一次的收支排除,但GAAP卻認為什麽也要報,於是很多時企業會做多一个Non GAAP報表,令投资人更容易考察公司實力。

巴老正是其中一个是喜爱令投资者知道公司"真正"盈利和實力的經理。

要怎樣才叫Non GAAP?因為任何通用會計守则不接受的都叫Non GAAP,所以它並無限制,也不一定出於善意。

例如Qualcomm,把發放给员工的認股權証支出也在费用表中删除去增加Non GAAP的利润(認股權支出不入帳是20年前科網熱時给人罵爆的项目的調整),當分析員和股東是瞎的,難怪有人说,若不是Qualcomm使横手,引入以國安調查Broadcom的收購,延期了股東的投票,創辦人和CEO早己在6/3股東投票中被飛出局。

相對巴老的Non GAAP卻老老實實,憂喜功過如實反映,Qualcomm真的要好好學習。

巴老在信中說,GAAP要求BRK未來财報中,不單己實現的利润(Realized Profit)要紀錄,連未實現的利润(Unrealized Profit)也要一并列出.

他過去一直提醒股東,不要看己賣股所赚的錢,因爲是和營運無関,所以未賣的(unrealised profit)也一樣是無関,衹是這和一般人認爲,就算是未實現利潤,也要Mark to Market是最合理的做法有别。

GAAP對綜合盈利有兩種報告方法,第一種是合拼方法(Acquisition),企業若控制号一間上市公司多於51%,無論現在所持股票價格上升或下跌也不需理會,只需報告股票公司的生意利润的51%佔比便成,於是便可能出現持有的股票在市場的價格上升有利潤的同時,財務報表卻只能報告營運虧損的佔比。

另一種報告方法是证券方法(Equity),即我们習惯説的Mark to Market,若只持有小部份的股權,则不需理會營運利潤,財務報表只需紀錄每年市價升跌變化産生的利润,無論是否賣出。

本来兩種不同方法的劃分,是非常贴合辨别以生意或投機交易角度兩者看事情的分别實情,前者注重營運,後者著重交易。

但問题是並不是每位没有控制權的小股東都注重交易,巴老注重生意,而包括筆者在内,明明是小股東要按GAAP的Mark to Market記帳,也常常建议投资人要檢查自己组合的營運利润,而非股價。

如何記帳決定了如何思考
如何管好組合

但有不小人認為不理會Mark to Market做法是輸了賴帳,無限加時。

筆者試以客觀事实辯明這種謬説。

BRK由1965年至2017年,期间有多達11年股價是下跌,但卻只有兩年公司生意是虧损,甚至73年其股價重挫48.7%時,它的资産净值仍是增長5.5%,若在這些股價下跌年頭,要巴老尊重市場,承認錯誤,相信他在查證營運仍然赚錢後,定會重複最近接受訪問時説的:

"Whatever baby‼"

而BRK多年來的净值(股本)也以複利19.1%的成長。(下圖一)

若再比較股價同期的增長20.09%,非常贴近资産净值的增長率,也和John Bogle分析100年的美國股票指數增長是跟著實際經濟增長率走的證據相附(下圖二),雖然指數Mark to Market短期常會出現高於或低於股本的成長。

難怪巴老说他只関心營運利潤是否增長而非股價升跌。

總之,組合中股本的每年增長率ROE,仍是最好的指標。




(圖一)摘自Warren Buffett’s 2018 letter to shareholder



(圖二)摘自John Bogle‘s “ 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


8 則留言:

  1. 之前睇呢巴黎SIR呢兩篇文章:(如何記帳決定了如何思考,如何管好組合)
    啟發左我唔少,當時岩岩認真學價值投資。 巴黎SIR無私免費分享唔少香港人受益,學習左唔少。

    回覆刪除
    回覆
    1. 原來你的價投之路起步不久,我還以为學了很久呢。
      Ki wan兄的回應其實也令我思考更多角度。

      刪除
  2. Paris 兄,雖然話巴菲特只係在乎Core business profit對每估浄值的增長,但是我們可以看見長期在股價的回報上和每股資產淨值增長的比較上,是包括了對於非核心盈利增長貢獻的資產淨值部份也計算了在內才得到了19.1% & 20.9% 的結果。如果咁講,是否代表非核心盈利貢獻的每股資產值增長也是非常重要的?請問你有什麼睇法。謝謝 Wing

    回覆刪除
  3. 還是我誤解了19.1%只是包括生意上盈利對資產淨值的貢獻,而不包括一次性或重估收益等等?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樣的,若甲以每支1億買入PB同是1的A和B股,它们各自赚2千5百万,但A以合并而B以證券方式入賬,本年一齊下跌10%,甲年未净值便是2.15億(1+0.25)+(1-10%),第2年又各自赚2千5百万,但一齊上升30%,2年尾的净值會是2.67億(1.25+0.25)+(0.9+30%)。
      但乙卻只持有2億的B公司並以合并法入帳,它的净值卻是3億(2+5千万+5千万)。
      资産淨值必须在用來衡量"合并式盈利",而不是附合GAAP, 若果甲在第二年單爲了realized那B公司的3成利润,讓報告好看,那並不是聰明或重要的决定,因为B的内在價值高於在甲的GAAP証券法賬面顯示,而贴近乙公司的GAAP合并法所顯示的。

      刪除
    2. Paris 兄,明白你的意思,即是我們是應該只關注企業真實的盈利狀況instead of GAAP呈現出來的狀況。不過我意思是你提到的2500萬盈利是否已包含了非營業利潤部份?

      刪除
    3. 不好意思,我的表達能力不是十分好。或者我應該話上邊巴菲特的年報顯示的per share book value percentage change 有否包含了非營業利潤在內?

      刪除
    4. Wing Kwan兄,其实真係要拆,無一份年報的GAAP盈利没有包含巴老说的非經營溢利,而就算能夠,也不是投资用的自由現金流,例子想表達長期大概兩者會相等。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