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1日星期四

如何面對錯事

巴黎:


年青人初出社會,常常會遇到自已不懂的事情,其實這是非常正常,可能是人生經驗較淺,很多青年人會因害怕被責,把錯誤推到別人身上,或強裝自已懂,期望上司不會拆穿。

可是即假使對方相信錯誤是別人引致、或拆穿不了做錯事的年青人,但他的問題仍然是未解決,或他仍是未知道如何解決,那就很難從錯誤中學到什麼。

做錯事有時是無可避免
大多數的老板其實是非常精明,只要他有心調查,是暪不過他的,另一方面,好的老板,絕對不會怪責從未學過、不懂的下屬。他們做錯只代表公司的訓練和安排無方。

所以,如果年青人對工作有懷疑,最聰明的方法是說自已不懂,請教老板,他是很樂意教你。但若明知不懂,又不去問,錯了又賴是星星和月亮的錯,那就把一些原本可能是小的問題,像雪球越滾越大。

上市公司的錯事

奇怪的是,有時很大的上市公司,也會像初出茅廬的年青人,當公司遇到問題、錯誤時,並沒有勇氣面對和承擔。

我們分析企業的各式各樣的壞消息時,最重要是去辨別管理層面對問題的應變能力,而不單是壞消息對企業本身的打擊,因前者更能影響你股票的長遠安全。

早一排,Johnson & Johnson,有幾單錯誤,引致要回收藥品,其中一單是服用指示方法印刷,原本是Do not,被錯誤印成 Do not not,意思馬上相反。Johnson & Johnson的處理是二話不說,馬上回收,不賴是印刷廠、或月亮的錯。

越大的危機越是觀察好的管理層的機會
這些老公司Johnson & Johnson 曾經被癡線佬針對落毒於其藥物。管理層對這些危機處理是,怪自已無發明從未有前人發明的防開啟包裝,然後有理無理,即使只是一間藥房中其中一個有毒,全美國都回收,在真正責任尚未清楚之時,勇敢承擔所有引致別人的損失,然後又領先發明防開啟的包裝擴大至旗下所有藥物,增加自已的成本。最終反成為全世界的藥物包裝標準!


每次危機出現,管理人越正面承擔問題,最後反而越得到別人的信任,這解釋到一個說話:"你付出越多,收獲越大"。反之,推三推四的高層,只會令人失卻信心。

不要害怕壞消息

人無完人,不可預知所有的東西,也不可能沒有錯,買股票時千萬不要期望永不會有壞消息,這會產生不必要的失望。同時,在壞消息出現時,切勿不分清紅皂白沽貨,會很易走漏了真正能做大事的管理人的股票。這些管理人就像那些識途的老馬,住住能把另一間對手不能承受的問題,在一瞬間化解於無形,有了這些人替你賺錢,你真是放心過放心。

幾乎所有藥廠的回收已經是一種常態,只是佔總銷售的比例多小而已,如果你過度放大、短炒這些消息,想走一轉,就要有心理準備事與願違,因為精明的投資人是非常珍惜識途老馬管理的企業。

同樣,下次有工作上的問題,若Blog友不懂如何解決,不妨從正面角度去面對它,承認自已不懂,請教公司的專家、你的老板。你最後得到的可能不是責怪,而是別人對你的信懶!








7 則留言:

  1. 令我想起霸王, 一次出錯就睇出佢個管理層唔掂, 結果有眼睇
    [版主回覆04/22/2011 11:54:00]如果霸王真能可防脫頭髮,呢隻股可長升! 等他受受事實的考驗,長時間的的證明後再看吧!

    回覆刪除
  2. Actually I like News no matter is good or bad. Together with Mr. Market, you can buy undervalued stock in bad news at lower price. Vice versa you can sell overvalued stock in good news at higher price. They are my friends instead of enemies. However the condition is that you MUST have a good EQ and understanding the underlying value of your stock.
    [版主回覆04/22/2011 11:52:00]在壞消息入貨是要有先決條件: 我們很了解盈利穩定招。 無人能在不了解盈利是否穩定情況下,心能定下來,股神、Graham也不能。

    回覆刪除
  3. 巴黎兄 : 你現會不會再買 PMI ?
    [版主回覆04/22/2011 11:45:00]不會。 我在宏安中已經說出這類股票要注意的地方,現在PMI帳值是約4-5元,現價2,一點也不給引,之前是@7元,購價是0.67是十分一。 我那時亦只買幾萬元,佔組合非常非常小。 聽我說,盈利穩定招永遠行第一,然後加價格分離招。 有價格分離,無盈利穩定,你睡得無咁甜。

    回覆刪除
  4. 每次危機出現,投機者越正面承擔問題,最後戶口反而越錄得到正增長,這解釋到一個說話:"你付出越多,收獲越大"。反之,推三推四的救倉做法,只會令投機者失卻理智,越救越錯。
    [版主回覆04/24/2011 07:07:00]投機者一早已沒有理智。

    回覆刪除
  5. 巴黎先生, 最近美銀又換CFO,請問你會否對其盈利穩定招有所懷疑?
    [版主回覆04/24/2011 07:05:00]管理層的轉變是一個很非常重要的因素,過去我是小觀這點。 你看看董建華就明白,是嗎? 不過傳統底子也是非常重要,看看香港人吧! 美銀是有底子,暫時管理人沒甚魅力兼未熟習。我之前比較它和富國銀行的文仍然適用。

    回覆刪除
  6. 荷馬學人:巴菲特真能點石成金? http://www.facebook.com/notes/%E8%8D%B7%E9%A6%AC%E5%AD%B8%E4%BA%BA%E9%9B%86/%E8%8D%B7%E9%A6%AC%E5%AD%B8%E4%BA%BA%E5%B7%B4%E8%8F%B2%E7%89%B9%E7%9C%9F%E8%83%BD%E9%BB%9E%E7%9F%B3%E6%88%90%E9%87%91/10150165278373644
    [版主回覆04/26/2011 04:51:00]不知寫的荷馬學人是否閣下,但可以肯定他並沒有看過價值投資法的著作便亂說一通。

    回覆刪除
  7. 認為要是相信自己能力範圍搜集得來的資料分析,即使一買入後出現非被確認的半壞不好傳聞,要接受excel中紅色的賬面浮虧並受身邊朋友的「關心性」質疑與慰問,也算是一種磨練。
    [版主回覆04/26/2011 04:55:00]最危險的關心的說話是一些只有一半對的建議。 它們非常危險是因為,有時它們會對,有時它們會錯,但他們卻給你對的時候的証據,而你不察覺,以為它們會時常對!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