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
又先聲明,我是以貨比貨的方式投資,因此,那管我最後不買某支股票,也Nothing Personal,只代表以價值投資評估方法,市場有另一隻較好的選擇,如果你以自已的方法評估,又很有信心的話,我建議你不要看這Blog,因為以兩種不同的方法混在一起去選股,不會對閣下有好處。索羅絲是投機之神,巴菲特是投資股神,若他們兩個互學,就會變成了一個巴羅絲,一個索菲特,兩個都只會是瘟神。
如你是第一次看這Blog,請先參考我的這篇別人的歌。
單從過去數年2005-2008看粵海,其水務部的平均入息為每年EBIT的1,930Million,總公司連其它部門為2500Million,減除利息及稅款、小數股東權益為平均1590Million,2008年則為1880Million,以平均4年的1,590盈利還是2008年的1,880,全視乎個人的風險意識,我選擇1,590Million,以粵海前收市價3.8元計,其市值為235億,即除稅後回報率為6.76%。如果樂觀的人以1880Million盈利計,回報會是8%。
但有一點注意是,粵海投資在2008年12月,其總股東權益為17400Million,而它卻有17710Million的無型資產,無型資產大部份為尚餘22年的水務經營權,22年內它們便要全數Write off,即公司假如每年的盈利全派現金息給你,到22年後經營權滿,它是沒有任何所餘物再給投資人了。所以我們便不能以上述的簡單盈利與股價的回報率,而是以期初投入和22年的年金收入去求它的實際回報。
如果以235億總市值的期初支出,22年的每年年金18億,回報率為5.7%,以年金1590Million計,只是4.3%。
這筆買賣,你認為如何?
p/s: 2008年有一筆政府的水費補貼,大意是供港的水務如果在2005-2008年內的使用量不足,政府是包底。包底金在2008年撥發大部份,餘下在2009年發,因此形成單看2008及2009年報的上半年,都有可觀的增長。所以Graham以每3年一段段的平均盈利法,是非常可取。
你意思是假設會把所有預期盈利分派每年年金收入會是總成本的4.3% 你問題是「以23.5B買入22年帶來共34.98B收入的資產是否值得?」 就你的說法,我認為不值得。 但事實情況是否跟你所說的一致,並不清楚,沒有興趣研究它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10/03/2009 00:26:00]我的問題不是「以23.5B買入22年帶來共34.98B收入的資產是否值得?」,而是究竟粵海的Interest Rate of Return (IRR)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