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市中心實在太繁忙,四週地盆林立,一天至小聽到5至十次的救護車或警車車聲,深夜更直升机出動,又嗅到四周刺鼻的氣味,而我又受不了関窗空氣不流通,於是就搬了家。
Ikea最合我地買D唔等使用的家具。
這段時間進出不小次IKEA, 提醒了筆者乜野模式才是零售業的武林盟主。
就是l.包裝空間越细越好(節省租金);2.顧客自己動手砌(節省人工);3.顧客自己拿(節省運费);4.減少退貨損耗(節省採購成本)
這4種零售業致命競爭優勢,並非只要擁有單一就成功或缺小一種就失败,完全是看此消和彼長的成本幅度。
以下是下列典型零售股
王者KEA
租金 小;
人工 微;
运费 無; (進微出無)
损耗 微;(WYSlWYG)
人工 微;
运费 無; (進微出無)
损耗 微;(WYSlWYG)
1.全網購
租金 小;
人工 小;
运费 劲;(女兒買一樽小油,速遞箱卻大得可裝50瓶)
损耗 巨;(女兒發現貨品有誤,後來退货)
租金 小;
人工 小;
运费 劲;(女兒買一樽小油,速遞箱卻大得可裝50瓶)
损耗 巨;(女兒發現貨品有誤,後來退货)
2.樓下就腳雜货店
租金 大;
人工 大;
运费 無;(進大,出無)
损耗 微
租金 大;
人工 大;
运费 無;(進大,出無)
损耗 微
3.離市中心雜货店
租金 低;
人工 大;
运费 無;(進中,出無)
损耗 微
租金 低;
人工 大;
运费 無;(進中,出無)
损耗 微
4.半網半樓下
租金 中;
人工 中;
运费 中;
损耗 中
租金 中;
人工 中;
运费 中;
损耗 中
非城市第3種模式,一度被Walmart模式殺败,而城市的第2種模式,又一直當第1種模式無到,因此筆者認為,近年類似Walmart轉變成第4種模式的眾傳统零售公司,然後再调整和加強那4项的成本控制,才是競争王道。
羊毛出自羊身上,纯網購過去的模式,是不可能令它成爲零售王者,除非靠外賣顧客私隱,或冒牌丶次貨正價賣,顧客又接受则另計。
精彩!謝謝分享。
回覆刪除像新加坡的城市國家,Amazon就不會受歡迎,因為對新加坡人來說,“逛街”與購物是一種生活與享受,絕不是網購所可取代的。日後對居住密集的城市人來說,也許還有各種變相。不過,Starbucks在中國居然都要屈服於外賣,目前已搭著阿里巴巴的“餓了嗎”平台接受訂單。
多倫多的lowlaws 早己全天候銷售,更在火車站旁設自取保鮮箱,傳統是老婆打电話叫老公放工買野,現在只要到車站旁拿取就可以。
刪除我也留意美國的Target, Walmart, Costco己經和代送什貨公司Instacart等合作,一至兩小時送貨服務,網購什貨快速配送或自取,已經不再是什麼高科技了。
美國類似Instacart配送公司仍然是虧本經營,中國的餓了嗎人工是否低到能賺錢則未知。
I don't think SG doesnt use Amazon. Amazon has so many merchandise and choose that's simply not available physically in many local stores. Many items are definitely cheaper too. Same as HongKonger still buy from Amazon, Taobao , Gmarket etc.
刪除Real time last mile delivery operation like Instacart is super costly. HK Deliveroo is charging ~ HK$20 for food delivery and HK is a very small city.
若不戴有色眼鏡(次貨冒牌貨)及多些自我體驗,不只人云亦云,淘寶網購在中國早已做到四小,這是成功之處。
回覆刪除淘宝有它成功之處,我的觀察是它(長遠)一定做不到四小,香港人不習惯退货,大陆和北美卻是常態,網店只做到WYSIWYG,而永能兼做到WYTIWYG(T=touch), 所以退货损耗和運费必不夠實店低,這十年Amazon 的成功是What you touch in Best buy is what you get in Amazon. 但若大家各自獨家的經營牌子,考虑到它的成本無法競爭,我很懷疑它能否生存。
刪除(例如Amazon做網購自己品牌,無實店的傢俬就一定死)
永能=永不能。
刪除Some items requires touch and feel. Some does not. Sure for your example , Furniture , it's nice to feel and helps visualize. But say if I am buying a big screen TV, prescription drugs, children's toys , then it's not necessary , I will buy these on amazon without a second thought.
刪除其實每個人都是消費者,觀察一下自己的消費行為,問問自己為何喜歡到某處購物,隨時會想到好的投資項目,這是Peter Lynch的寶貴智慧。
回覆刪除止凡兄所说甚是,只可惜皇帝的新衣仍每天上映兼滿座。
刪除小弟最近都在幫公司搞eCommerce所以有關體驗都幾深。即使是eCommerce都已經是在講結合線上線下互相引流及推動生意。
回覆刪除新顧客普遍會傾向先接觸實物及實體店。當熟悉後才放心直接網購。除非是廉價貨品或在一個大型而極有公信力的平台上,客戶才會大膽直接購買。
由其是現今大數據流行,商家有千百種手段分析自己商戶群及營運效率,進而用不同渠道增加線上線下曝光率,加強品牌影像及銷售轉化率。普通企業要純以網購形式長期經營基本極為困難。
靠脈膞銷售,對網店的不利遠高於實店,美國己有報告,一旦退貨,成本幾乎是全報销,除非是不退貨的香港,網店/實店未来發展多會圍撓如何用最低成本给潛在额客先摸到和了解到産品,然後實或網店下單。個人認爲Walmart/Amazon之爭己隱若分出勝負。
刪除258 and 281 which is better?
回覆刪除剛剛上一篇文有說。
刪除巴黎兄你好
回覆刪除請問如何看川河幾日前的半年業續報告?
經小弟極為粗疏及十分新手的分析後,覺得雖然發盈警,但是經常性盈利好似沒有怎樣差。
而每股價值雖然有些少倒退,但是主要原因是所持有的湯臣股票市值下跌
所以川河仍然是具吸引力的折讓股。
唔知巴黎兄點樣評價我個分析?
Victor
Victor, 是的,經常性的利潤都是租金,變化不大,但有個入股不久的實體企業,減值了千八萬,這應是真的,但對整個資產來説是很微小。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