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已過4個月,中港組合錄得23%回報,美股只得1%,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4個月花在中港組合的時間的確較多,因此索性清空了所有美股,只餘下永明保險,把資金更集中管理。
其實今年開始時並不順利,即使我在大方向上定立買H戰略上是做對,且較市場為早,但策略上卻做得非常不好。
記得上年自己早己認知一股兩巿場差價,因為雜音的存在,做短期的套戥較難穫利,但當知道市場越來越多消除雜音的產品,以為催化劑己出現而入市,但一落場就後悔了,因為所套死的人民幣和港幣太多,害我不能在工商A高於H有15%時馬上沽貨轉H股,單這錯誤已拖累組合5%回報之多。即使在建行AH有25%差價時入市套到十幾個%差價,對總組合影嚮只增加0.5%,而花的時間多、彈性又較小。
所以朋友若聽到某人說某年某日成功睇中牛或熊也別太羨慕,股票是要落場拳來拳往做交易,而不是靠單睇單講就能賺到錢,和一班可能的瘋子困在同一籠內,有命出來才說誰是真英雄吧。
上面失去的錢筆者非常恨,但另方面我又絶不可惜不屬於自己的錢,比如南車時代,在它復牌後第一天就沽走賺了一倍,之後神車續升的錢,一個仙也沒有我份。
在20多年買股生涯中,筆者見盡無數合併的企業當天說如何如何會有拹同效應,或2+2=5的數學,最後全是事與願遺。我雖然數學唔叻,但可以百份百告知朋友,2+2是等於4,因此別人能賺到我不懂的錢是別人的本事,除了恭喜他們外就沒有其它的感覺。
2014年頭自己非常滿意把匯豐沽出並把資金押在內銀A股,賺到可觀的金錢,而一年後的今天也很滿意適時重新押注在匯豐身上。上天雖然多次對我不薄,但總喜愛捉弄我的忍耐力,例如買入匯豐之後便馬上連跌幾格,一如上年買入內銀後即月跌10%,所以下次當朋友聽到我買乜乜乜時,不妨留意支股的三五七日的線圖,看看我是否又在打禮讓賽。衪玩完一輪後幸運地匯豐從買入起計仍有8%升幅,噢,我有沒有說自己下盆從來不設止蝕位?
買入川河是要多得味皇兄和市場先生的介紹,雖然看完介紹文後仍是非常唔放心當中的聯營公司,作了一些資料補充尋找,求証川河的聯營張江微電子港公司會不會借貸大,最後卻發現原來這聯營公司是座大金山,計算之下川河直接和間接擁有的現金高達14億,同時每年從其它的收租收息的資產至少可分到1億,並且沒有債務,還有是幾十億資產管理費用每年只有千多萬,當時市值只有9億幾,比較之下招中基今年的管理費高昂得無道理,因此決定沽清招中基,買入川河,川河從買入計至4月底有近3成升幅,奇怪是這篇建議文的Viewer數非常低。
雖然我說過不要和股票談戀愛,並且要小家和斤斤計較,但如果你像我光顧的一間街市牛肉販,老闆每次買一斤卻送你一斤一的肉,就很容易和他建立信任。自己對印刷行業前景並無信心,但個人對匯星印刷的劉竹堅先生是萬分敬佩,一個夕陽行業,一個壞帳客人,劉生可以反客為主,向上直線收購壞帳變成一件重要海外資產和有可能的明日之星,能幹的主管總可在夕陽中找開拓另一天地,衷心希望匯星在劉生領導下能達到。持有匯星年初至4月底有近兩成升幅,但只佔組合微不足道的份額。
工行A股本來可以在高位轉H賺到15%差價,原因己說,不過現在AH價都己差不多,就無謂搞來搞去,反正工行A股息稅低於H股5%,兼能早一點收錢,同時也唔明為何H股要遲成個月至收到股息。
現持有的建行H和A差價仍然和當天轉H股時的13%+-差不多,但轉了之後H股股數和派息就多了。
有朋友問我揸住己升了20%的建行點算,自己並無諗過呢個問題,心中一直只問5%的派息和6.7倍PE的建行是否一個好投資,到底在「四格投資」原則的第幾格,覺得安心後於是又在頭三個月再加碼,或者建行升到10倍PE時我再想朋友的問題吧。
自從睇完本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 就對主動形基金無乜好感,再求証下就完全同意書中所說。如果一指數公司內的一堆公司市值總共相加是十萬億,他們做生意共賺一萬億,咁買齊他們的基金就應該有10%回報,所賺的就叫街外錢,是正常的投資之道,但現在的基金回報卻低過大市,例如只賺5千億或5%,然後經理收股東1千億的獎金,及3、4千億的管理費,老實說,5%的成績其實要打屁股,無功受祿,時間越長,D股東的錢被蠶食越多,招中基就是這類基金。但年初至今升了6成又是何因呢?其實是因為之前的股東心灰,明明三十億既資產卻以十億賤賣,故我所賺的就是之前低賣的股東錢而唔係正正經經分得基金內公司賺到的錢。基金就是這樣,所以要非常小心。
筆者把個人的組合像基金入數,好讓自己對市場的機會能有快速反應,也是這原因,個人在整個4月份不斷加碼中港組合,Margin上升到22%,之後便開始在北美市場減持富國和IBM。記得上年自己把減持AIA、匯控、宏利等資金買入內銀A時,有朋友以為我己放棄價值法轉投炒買,其實個人賣的貨的價值並不一定低於要買的貨,有真正熟讀Ben Graham的著作的朋友一定聽過他的名言:「任何一支股票,總在某一價位顯得昂貴和在另一價位顯得便宜」,這也是自己創立的「四格投資法」的真正重點。所以筆者買賣任何股票都會很尊重那支股票,分手絕不惡言,更何況是富國和IBM,我對任何股票,即使超大也無厭無恨,因為有誰知道他日自己會否重投懷抱?
個人投資之道是很簡單和容易被抄襲,有興趣的朋友可作參考,同時也希望閣下能給予寶貴意見:
1.筆者對預測大勢從來沒有興趣,也不會理會宏觀經濟因素,因為這些是企業家的責任而不是資本家的工作,好的公司的企業家代表己勝任他的責任,我無謂何多此一擧。看此Blog很久朋友也知道筆者此習慣,我是尊重仍然選擇留意這些因素的朋友,但對這些事情則沒有任何意見;
2.資本家心中只有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以三角買入價值一元的公司。
筆者簡略方法如下:
a)先挑選一推股票內最低PE和最高Yield的股票,然後針對那些盈利年年增長公司,核實其公司內的現金流,且一定不能買借貸高的公司;
b)之後組合的運作就是不斷重複在市場上找一些有上述特質公司,取代現有組合內最低的一間,令組合實質內在價值增長;
c)耐心等待收股息。
Happy Investing to all of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