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5日星期日

恆大的大起大跌說出了投資股票是什麼

2017年筆者回加拿大之前的投資課程開了十班,在每一班上都有跟同學說過我對恆大這支股票的看法。

在這個價值投資班之中我介紹了四條最重要的投資原則的其中一條是企業老闆必須财務上非常謹慎,不能過度槓桿,而恆大的财務槓桿是整個內銀板塊中最進取,且借貸金額更是前幾大排名的內房公司總和,2016年總債更是股本金额的12倍,做例子是最好不過。 

借貸是雙面刀,在市况順境時,能令企業盈利和股息倍升,同一個理由,在經濟逆周期時,盈利也會急跌。

班上我對同學的建議是不要沾手這支股票,因為老闆财務並不乎合謹慎原則。

後來的恆大大升至高位32元和近期的大跌,應驗了課堂上所說的。

恆大這幾年有永續債和債轉股的安排,這種安排就如字面上所說:債項金额會減小,而股本上升,一來一回從而令財務槓桿快速下跌, 這種安排一度讓投資人覺得公司過度槓桿問題被克服,恆大股價更從疚症全世界急跌的11元急速彈升回23.6,大家都覺得,恒大己走向健康發展道路。

但是後來的消息卻說,原來轉了股的股票持有"債主",是有股價要在某價位以上的"保証",這些"創意"合約的安排,令外人很難說得準如何影響2021年帳面上的借貸比,兼且恆大的息稅前利息倍比只有1.68倍,於是股價再次暴跌至52周低位的7元水平。

....................

對價值投資者來說,必須要認真了解價格波動和在低位被逼出售而虧損的並非股票的風險,雖然大眾一直把價格波動和風險劃上等號。

若把這情況放在一個物業貸款者同樣有機會可能被逼低價賤賣物業,他不會認為被迫賤賣是風險而會更關心能否準時還款,對他來說,要考慮的是自己有沒有付出额外高於物業的合理價值的價格、又或買入之後發現物業結構出問題或有限制使它的租金不能增長甚至出現下跌的真正風險。

其實同一條道理也被幾乎所有私人生意的東主認同,東主關心的是生意盈利,而非退場轉手價格,沒有理由這些原則會和股票投資不同。

股票企業盈利和制造現金的能力減弱才是真正的投資風險,因為這代表了股票內在價值的下跌,從而引致股價追隨內在價值減損而下跌。

於是又回到最初老生常談的價值投資原则的:買股切記勿付出遠較它的內在價值高的價格,了解你的股票的內在價值,並且在買的時候预留一個有利的安全水位給自己而非送給別人。

總結投資股票應該要留意的是:
1.首先不要令自己有财務受壓被逼低價出售持股的可能機會;
2.股票企業的盈利能力有否減損的趨勢;
3.買入股票時留有安全邊際水位

P/S:
可參考上兩篇有関中信電訊和齊魯高速有關內在價值估值法,那是眾多計算方法的一種。

12 則留言:

  1. 多D發文,袋$落我袋🙇🏼‍♂️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支持,多些來交流就會發更多的分享文。

      刪除
    2. 前幾晚睇施永青講恆大,值得睇下

      刪除
    3. 施老闆看大局很客觀,我也有看那集,值得介紹!

      刪除
  2. 今日 08:29 重要通告
    恒大取消特別分紅方案

    中國恒大(03333)公布,經充分討論,綜合考慮當下市場環境、股東及債權人權益、集團各產業長遠發展等因素,決定取消特別分紅方案。

    *** 沒拿到手的都不算

    回覆刪除
    回覆
    1. 債權人是有權限制公司派息政策的。

      刪除
  3. 請問281私有化是不是放在帳戶就可以?

    回覆刪除
    回覆
    1. 己經通過私有化,恭喜恭喜。
      幾凡所有股票經紀軟件都有"企業行動",你要留意有関訊息和指引,有問題可以直接联系經紀有關的安排。

      刪除
  4. “一家沒有任何債務的公司,也就沒有破產的問題。”這是Peter Lynch說過的話,但我竟沒能在家中三本他的書裡再次找出來!投資股票,消極地說,應該盡可能避開資不抵債的公司,積極地說,應該盡可能找出那些沒有任何債務的公司來研究。我知道港交所在周文耀先生當行政總裁,也就是2010年之前,不單止沒有任何長期債務,連短期債務也沒有!很希望哪一位網友能夠提供給我-他或她所知道在香港上市沒有任何債務的公司。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有多少企業認為自己能夠大幅超越傳統智慧的什麼經典借貸比丶流動比率,比天高發展無界限。
      代價最終是必須要付出,只是誰人埋單而己。

      刪除
  5. 當一家上市公司 沒有債務危機到破產倒閉臨界點的階段,它的股票持有 ,會帶來利潤報酬,此利潤或許只是股價上升而沒有股息,亦或者兩者兼得!
    但,股民們(包括我自己),或許大多數人 並不瞭解此公司 所面對的種種問題,而問題持續發酵,以致破產,該問題所引發的某些事件表象,而該事件表象帶給股民們在股票市場的一些反應動作,又或牽連到該公司生產的或制造的某些產品(包括房屋) 的用家 的 反應舉動。
    事件,由內部管理層(股民)到用家(如已購買的 業主),來回不斷反應,又或聯合起來 追責 主要負責人(上市公司負責人)。
    事件,已不可再擱置拖廷了!
    傳言,已成為人們重新認識該公司狀況的真實印象,而印象,已成為人們對該公司的看法。
    一時間,股價損失的股民、買入置業但或交收房屋出現問題的業主(還未計及 眾多的債主、銀行、購入該公司發行的金融產品等......)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