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5日星期二

一本非常精彩和啟發,由炸彈天才狂徒寫的哲學書:industrial society and it's future

這本書出自一個炸彈狂徒,很多人第一個印象就是偏激,大家看時需要有心裡準備,另一方面,因為作者也是個智商高達167的哈佛學霸,甚至高於霍金,他一定有一些普通人如你和我看不到的東西值得我們去思考(OK,你或許不是普通人,我是說一般人)。


先說這本書有幾個作者常用的重要名詞的解釋:
A.process of power 行使力量
過程有3,1. 定目標,2出力,3達到目標

B. 達成目標等級
1不用出力也達成目標,2.出很多力之後達成目標,3無論如何出力也無法達成目標,作者認為科技社會,大部份人是處於第1和第3種狀態,這兩種情況最容易令人產出無力感丶愤怒...等等心理問題,下面會說原因。

C. Autonomy自主
是否在行使力量還要第4個“自主”元素,你設定目標有飯吃,於是早出晚歸,出糧時可以有飯吃生存,但這並非行使力量,因為你沒有自主,在那方面要出力,做什麼都由上司說了算,即使你自己是老闆,你仍然要受工業化社會的規例限制,這些規例由小數人制定,食物的安全或醫治安全也是,你並沒有自主(我知道你在想這種說法是否太極端,但暫時我們要先明白他說的概念是什麼)。

於是如果你自己種菜你就可以100%是“行使力量”,或者你是在一個小社區其中一個參與者決定種些什麼安全食物,決定用那些水或不下農藥。

D  physical /surrogate activities 身體/代理活動
作者認為,身體所需要的活動是食物,安全,健康,性,居住,衣服是人的主要活動,而其它的是都代理活動

作者認為,過度的工業科技社会,普通人可以不用付出非常就能滿足生存,但因為在生存這個決定上沒有太多個人的行使力量,例如今天的大量食物,運輸工具,個人容易得到,但在決定真正對自己physical activity 利益的決定,什麼樣的食品是安全,卻是無法參與,未來的無人駕駛等連由A到B的自主權也失去,決定權在幾個人或其它人手上,於是便會產生無力感,不滿或愤怒。

於是他們會找尋Surrogate activities去行使力量,從而獲得滿足,因為他在過程中需要出力,而之後也能達到目標,但有些人的推動力並不大,也可能不認同這些代理活動,因為這些活動的背後,也是由小部份人或大機構的推廣,決定它是否有地位,優賤等等,例如馬球對比行山,前者對人體的真正受益不會較後這高,甚至更危險,後者卻要掛著老餅活動之名,這些高尚運動若以對人類健康發展為名的代理活動站不住腳,甚至科學家的研究也是,例如核廢料對人类的威脅害處遠高於它便宜帶來的重要,因此科學家的所謂“對人類貢獻”的情操,實際是他滿足“個人慾望”。

或許不是簡單的一個欲望,可能也是因為“地位”,“一筆研究預算”,或依附一個“大機構”更能產生的”行使力量”的滿足,而非真正從人類的福扯著想。........

.....好了好了,是否讓各位從一個全新的角度看世界,筆者以前都有無厘頭的普通人的Surrogate activities的執著,就以職業為例,職業是包括Physical或surrogate的,如果你以為錢去滿足primary need,做plumber應該是非常不錯,你可以控制做什麼和如何做(當然仍需要按既定的安全標準),又能獲不錯入息的,滿足primary needs,但作為父母就會因為社会定的等级而希望兒女選一份聽起来更好地位的寫字樓工作,但這些工作卻更令兒女有一切按上司说而做的無力感。

E The nature of freedom 自由的性質
作者認為“自由”是在保護自己生死,衣食,住行上行使個人力量時,不受大機構的操控, 幹預,自由是有力量去控制自己的生存環境,而非控制別人,當有大機構能控制別人,無論機構有好的出發點,或他在他的可以控制的權力下容忍你,你也是沒有自由。(以前我是面对面和你說话,没有人可能阻止你和我說什么,但未来則可能是由Facebook的logarithm的鄰憫)

科技或大機構令我們自由越來越小,以前的獨裁君王统治,没能有每一个人详细资料庫,他逃走不被捕回遠较現今科技社会容易。

現今就算發聲自由,你的聲音也不可能被注意到,唯一的方法是製造暴力或殺人,並要求個人的文獻被刊登,否則你不可能有机会在氾濫资讯上獲多人留意。

憲法附给我们的自由只是我们成为既定的社会机器而不是成为自己,中産的所謂自由是因為你跟著社会說的成長和發展,他有言論自由因为他已融入了,接受社会把異端行为的定义,並相信有人因為抵觸社会的"怪行为"又能獲公平對待,就會"有壞"於社会。(據說經典電影Matrix是受它啟發,還記得在Matrix社会的Big Boy"Smith"嗎,他一直追捕有獨立思考的Leon和他的同黨,並要"同化"他们,令他們變成完全和Mr Smith同一個模樣,最後就是matrix program世界的一個program人)

寫到這裡,或者我們開始明白為何作者從一個一流學院學霸天才,數學明日之星,突然避世去讀哲學,隱居深山過著简樸生活,又如何能郵寄炸弹18多年也能避過FBI追捕,最後以策動另一个炸弹要拹華爾街日報必须刊登這3.5萬字全文大作被人注意他的"發聲自由",或者本書也可啓發閣下思考香港年青人為何以暴動的方法去發聲。(原來越感無助的人最容易使用暴力,於是對無助的人好些,會有益於自身的安全)

最後是IQ只是普通水平的筆者看法,在未來大勢上,的確很悲觀,但仍然有很多東西最後都是個人選擇,總可以在入世中修行,跟自己心走又能獲得滿足,若一味依戀去改變別人想法或世界如何走,是最易引致不必要個人的失望,而以達到自己心中的“正義”的目標去傷害別人或破壞,所追求的只不過是虚假和自私地滿足個人代理需要(surrogate needs),對人类的真正福扯完全無関。
這是有關作者的wiki:https://en.m.wikipedia.org/wiki/Ted_Kaczynski
知乎網的详细:
https://zhuanlan.zhihu.com/p/30920554










15 則留言:

  1. 非常精彩。兼聽則明,才能避免AI推送時代的思維固化。多謝巴黎兄推薦!

    回覆刪除
    回覆
    1. Samuel兄,不客氣。
      作者還有幾本書,不過按他的想法和眼前實際的發展,他開口中的機會很大,人類也無法爭脱,能做回自己,稍為行使到个人力量,不做"社会機器"的人只會越來越被看成"異端",最後也只會"被溶入"。

      刪除
  2. 謝謝分享!
    泰德·卡辛斯基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3%B0%E5%BE%B7%C2%B7%E5%8D%A1%E8%BE%9B%E6%96%AF%E5%9F%BA
    【Netflix】《緝凶:飛機炸彈客》瘋狂的天才 必看懸疑美劇/2019
    http://ringoduo.pixnet.net/blog/post/199660325
    《論工業社會及其未來》—泰德.卡辛斯基 (中英對照)
    https://www.itread01.com/content/1546874403.html

    回覆刪除
    回覆
    1. 原本我是有興趣看Net fix這劇,但每想起事实已证明被捕是因为他的弟婦提供的線報,电影卻說成是FBI的“聰明”,刎合了作者說的大機構要控制我们所想,就興趣大跌。:(
      不過作者其它的書仍是有興趣看,謝謝 Ch Liu兄。

      刪除
  3. 前幾天,就在youtube上看個有關這個人的介紹。影片提到他避世於深山的原因是FBI對他的測試,不知是真或假。

    回覆刪除
    回覆
    1.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因為按作者對Process of Power的建議,去深山生活最能體驗這種滿足感,他身體力行最有可能。

      刪除
  4. 今年5月,著名的紀錄片《人生果實》中的老太太英子去世了,跟她的丈夫一樣,享壽90歲。我認為這是一部具有神奇療愈的紀錄片,也特別讓我深深體會到中國最傑出的詩人陶淵明的詩句;“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病得不輕,尤其是現代人。退隱,向自然回歸,為什麼非製作“炸彈”不可?道家的莊子在《大宗師》裡說:“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魚在大江大湖的水裡悠哉游哉,人在自然的大道裡為什麼就不能也一樣悠哉游哉?不過,住在人擠人狹窄的香港,正像上百條魚擠在一個小水桶裡,談何“相忘”?
    人生果实 Life Is Fruity 201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7GIrC_tWaE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也是同樣的觀點,看了他的書也明白他為何這樣做,有道是“高手在民間”,可能下句是“天才在山間”。
      但又如何,就如能料鬼神的孔明,一直只願在生野間草廬,最終還是要出山追逐雌雄。

      刪除
  5. "科技或大機構令我們自由越來越小" 點解呢?而家 可以坐飛機旅遊,又可以足不出戶得到其他地方資訊, 甚至可以在網遙距學習。

    "現今就算發聲自由,你的聲音也不可能被注意到,唯一的方法是製造暴力或殺人" 現在有很多KOL,大v,都有很多追隨者,他們都不需要用暴力殺人。

    "中産的所謂自由是因為你跟著社会說的成長和發展,他有言論自由因为他已融入了,接受社会把異端行为的定义,並相信有人因為抵觸社会的"怪行为"又能獲公平對待"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係想安居樂業,組織家庭。如果你嘅思維同社會完全不同,當然會受到排斥,自古如是。就好像當年伽利略地球繞著太陽運行,亦都被當成異教徒。 每個人有自由思想嘅權利, 大眾受唔受你嘅思維亦都有佢哋嘅自由 ,不被大眾接納亦都唔代表係錯。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是作者的想法,作者對於自由有很清晰的定義(自主),Netfix 美劇有一幕很好的比喻,探員有一晚深夜於一个寂静無人地方駕車,他停下車子看著紅燈,四週無人無車等待分鐘s後,他於是思考自己為何没有自主能力,他完全可以红燈下駕駛而非常安全。
      (多數人把自主能力交给"制度"的理由,交通安全,一萬與萬一,安居樂業)

      刪除
  6. 一直以來,我都把Benjamin Graham的The Intelligent Investor與John Keynes的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這兩本書當成哲學著作來讀,大家都認為是金融學與經濟學的論著,而事實上它們設計的論題都屬於價值哲學的範疇。企業可以有它的intrinsic value,那麼,人呢?影響John Keynes最深的哲學家是他在劍橋大學的倫理學教授George Edward Moore,而不是他的父親John Neville Keynes與Bertrand Russell這兩位劍橋大學的哲學教授。G. E. Moore在1903年出版的Principia Ethica(《倫理學原理》)書中的最後一章Chapter VI: The Ideal(第6章《理想事物》)更被John Keynes在1938年9月9日在倫敦的知識分子社團Bloomsbury Group裡宣讀的《我的早期思想》一文中推崇備至。我曾計算過,G. E. Moore在The Ideal(第6章《理想事物》)這一章裡共使用intrinsic value一詞高達36次之多!不止如此,G. E. Moore在1922年更進一步發表了The Conception of Intrinsic Value一長文,這篇文章,我已經印出來了,但仍沒時間細讀,僅粗略瀏覽了一番而已。Intrinsic Value?這不是我們從事價值投資整天使用到的概念嗎?G. E. Moore竟如此重視?

    回覆刪除
    回覆
    1. “而事實上它們設計的論題都屬於價值哲學的範疇”是“而事實上它們涉及的論題都屬於價值哲學的範疇”之筆誤,見諒!

      刪除
    2. 多谢Ch Liu兄的资料,
      學習價投不單幫助理财,也幫助我們對生活有一個新的思維。

      刪除
  7. 我終於知道為何我每天都跟老婆爭做煮飯婆或公,不是因為不煮飯就要負責洗碗,而是煮飯是最有自主權,最不需被按規範的。
    P.S 我和老婆都能煮出一餐見得人的餸菜😅

    回覆刪除
    回覆
    1. lolo兄,自己能全權吃能完全控制的食物材料,如何烹調,非常不錯。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