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30日星期四

自由市場與自由







巴黎:

前個星期看到一篇經濟日報有關復見居屋的看法,作者以政府某一幅地將會因復見居屋,而引致價格可能下跌收多少多少,去暗示居屋的禍害。

筆者非常推崇自由市場,但認為自由市場並不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一把上方寶劍,況且香港的所謂私人地產行業,從來就不是自由市場,原因是土地的供應不是自由。又所謂自由市場,其實只是于預的多或少而已,有時,市場已經被大力于預,我們還懵然不知,原因何在?

筆者的Blog從來不打算說政治,開首兩段只是為自已的一個經濟日報轉刊債王最近一篇文章的閱後感開場白。債王即債王,只是一篇文,就令人有無限的想象、啟發。

他說,一個不負責任的政府,會以不斷的減息,制造一個債券是好的投資工具,然後不斷借錢,去掠奪百姓的民脂民膏。因為買債券的儲蓄者將會被嚴重懲罰。

寫到這裡,Blog友應該記得,筆者在QE2分佈的當天就說,買資產是唯一的選擇,可惜當天選擇了買股票,而不是買樓,自己就被懲罰了,不要以為我蝕錢,而是我的賺錢遠不及買樓者。當然最後樓宇炒家,也遠不及地產商,地產商也遠不及控制所有土地的政府。

朋友,這是能通往幸福的自由市場的橋?還是一把假借自由為名,見人就劈的劍?

那一篇論居屋政策的記者有沒有想過,地皮的政府的入息,最終是由誰付?如果政府越來越有錢,百姓生活越來越難?應否停下來想一想?

站在投資的角度,債王教了我們一個絕世好橋,非常有說服力,他說,假如債券息率已經去到1%,政府繼續QE2,3引致息更低,假如0.8, 0.6%做成一個債券仍是一個好投資的假象(即係香港最新地價仍然支持到高樓,買樓仍有錢賺),你要想一想,未來,這種現象仍可能維持的時間的長短,當定息債券的息越接近零,債券價的上升就越接近不可能。

他的建議是買同級的浮息債券。因為你既可以有利息收入,能減少部份被政府挖脂膏的痛苦,同時也可避免利息掉頭上升引致的本金損失。

債王並沒有說債息幾時會上升。

筆者以為,債息仍會保持一段時間的低,直至債王的看法,被人開始認同為止。

15 則留言:

  1. 其實巴黎先生最尾個句: 巴黎以為,債息仍會保持一段時間的低,直至債王的看法,被人開始認同為止。 係咪解作: 巴黎以為,樓價仍會保持一段時間的高,直至地產霸權的看法,被大眾認同及不斷要求復建居屋為止。 呢?
    [版主回覆07/02/2011 13:07:00]不是,我純是認同債王的看法,又認為正常無理由債息可以去到如此低,仍有人買(定息)債券。

    回覆刪除
  2. 香港記者水平低下,編輯就以銷量而非質量為本。小弟從事物業發展行業,看經濟日報地產版頭版寫手唐榮時常寫錯嘢。經濟日報尚且如此,何況其他報紙呢?
    [版主回覆07/05/2011 11:47:00]這不關那記者事,而是香港政府一直灌輸這種所謂"市場"、"經濟收益"於地產業中,令人產生一個錯覺,以為增取一些較為平等的政策是對不起另一些已經有樓、辛勤的中產人士,以為發出聲音就是練精學懶。 有一天我和朋友說,如果我住緊的樓由600萬跌至300萬,但我住的面績卻可增大50%,這種生活,有沒有香港人追求呢?

    回覆刪除
  3. 有一天我和朋友說,如果我住緊的樓由600萬跌至300萬,但我住的面績卻可增大50%,這種生活,有沒有香港人追求呢?
    <-----這不就是價值的追求嗎??
    所以我喜歡街邊廿蚊大大碟又好食既燒味雙拼多過太興燒味。虛無的招牌效應吃不飽人,美觀裝修亦不能作為調味。同樣道理,萬幾蚊一平方呎的磚頭實在搵笨!!
    [版主回覆07/07/2011 12:12:00]因為貨幣是相對,所以幾多錢一呎或一碗飯真係好難定一個合理價格。 不過假如你做野多過以前、學歷、經驗也好過從前,但碗飯越食越細、住的地方越來越細,人人係咁,就肯定因為政府拿了我們的錢。 後尾個句由來自我以前看一本書的作者問的問題: 你不用交稅,政府可不可以拿你的錢? 以前我唔識答

    回覆刪除
  4. to 巴黎: 美債息咁低~為何真的會有人買 ?如果 中國減持美債, 那手中的美債是賣給誰的?
    [版主回覆07/07/2011 12:00:00]有,債王已經說,例如定息2.5%十年期債券,政府又發新債2.25%票面息,舊債券持有人就賺錢(因為Discount Cash Flow= Net present Value),政府每次發債就減息(或QE2, QE3..),債就不斷高過它的face value。 不過百姓就慘,因為錢多貨小,物價就漲,其實等同政府搶劫百姓錢,呢種搶劫快過加稅,又小人出聲,出聲又會被扣破壞"自由市場"的帽子。 中國減持美債,肯定對美息打擊,因為債的需求下跌,息一定上升。 如果中國唔買,我想不到有任何國家可以補上!

    回覆刪除
  5. 如果我住緊的樓由 600 萬跌至 300 萬,但我住的面績卻可增大 50% ,這種生活,有沒有香港人追求呢?
    >> 當然有啦 , 好似居屋咁 , 住過世唔賣 。 住得越久 , 樓價的意義便越少 , 直到拆卸 , 居住質素才最重要。
      ( 我建議政府推只准香港人買的樓 , 另加 50% 增值稅 , 可以減低投資價值 , 使香港人有平樓可住 。 有時間的話 , 不妨一看 : 建議政府推出「香港居民住屋用地」 。 )
    [版主回覆07/07/2011 11:49:00]很多"市場市由"愛好者不同意呢,對他們來說,帳面值上升至重要,居住環境下跌無問題。

    回覆刪除
  6. Teacher is it good to buy Ibond?
    [版主回覆07/07/2011 12:11:00]看完本篇文仍未有領會?! 選一些經濟不動盪,息高的活期外弊吧!

    回覆刪除
  7. smart investor早前發表報告唱淡中國動向,這準確預測對他只是雕蟲小技。為何還有人天天掩耳盜鈴,拿著蝕大錢股票在認叻。 最後,巴爺會否繼證券分析後,寫one up on wall street譯本?這是奇書。

    回覆刪除
  8. 拿張月結單出來證明你沽空3818賺咗大錢才出來認屎認屁吧!味皇兄今天還在買3818!2000年科網狂潮時買樓者賬面蝕足咗5-7年,今日你仲笑唔笑果時買樓的人呢?寧欺白鬚公,莫欺少年窮,誰勝誰負還未可料。

    回覆刪除
  9. 親愛的同志:         大家有大家睇法,又何必出言頂撞,傷了和氣其一,其二就是令巴黎先生的blog變左是非之地。        同埋真係有個疑問,屁股先生到底係邊一派架呢....        點解佢講野咁得意,同我地一d都唔相似...

    回覆刪除
  10. 巴黎先生 請問 收購時遇上負商譽時, 應如何入帳 ?
    全部列作 遞延收益 ,併在規定期限內分攤計入各期損益。對購進資產仍按評估的公允價值計價,不作任何調整,支付的款項低於凈資產公允價值的數額,全部記入“遞延貸項 ——負商譽”帳戶
    [版主回覆07/12/2011 07:16:00]如果是上市,就很易答,按市價就可以,如果是非上市,那你的問題問倒我,我真係唔知。

    回覆刪除
  11. 投資最有趣的地方,就是沒有一套既定的遊戲規則,因為這個規則是會隨著眾人的決定而改變的。只要大部分投資者,都做出違反理論的抉擇,就會使那些最理性的投資者,反而在這個非理性的遊戲中失敗。--《別再上自己的當》 想請教巴黎兄同意幾多?
    [版主回覆07/12/2011 07:08:00]先不說投機,即無論你接受與否,企業的價格長期必須和它的內在價值平衡。
    這只是理論,等於,任何市場的價格,都是由供、求決定,有沒有其它呢,可能有,不過,"理論"就是理論,長遠供、求就是一隻無形的手。
    股票遊戲亦有對無形的手,但因為兩個變數其中一個是價格,即多人爭,價格就上,就會和價值失衡。可以這樣說,如果有一種方法是有效,人人都用,就人人都買那出信號的股票,那支股票的價格就上升,這種方法就自動失效了。
    所以唯有一種方法,又有效,又少人用,理論上才可行。
    簡單D講,個個超級富豪都教後生仔一個賺錢方法------勤力,但為什麼很多後生不用呢?!所以,勤力呢個方法,到今天仍然有效!

    回覆刪除
  12. 請教巴黎兄,友邦的總加權保費收入是首年保費100%,續年保費100%加20%全期保費收入,請問巴黎兄知道各收入的數字嗎?
    [版主回覆07/14/2011 12:45:00]不明白你的意思?!

    回覆刪除
  13. 巴黎兄: 是不是去了旅行,很 miss 你的文章?

    回覆刪除
  14. 巴黎先生: 本人也是價值投資法的支持者, 看了閣下一些觀點絕多十分認同 (682除外, 不是說她不好, 而是1.本人沒有研究 2. 本人潛意識地把682與傳統的價值投資法相提並論.)
    請先生指交一下497資本策略, 購入此股屬 價值投資法嗎, 值得持有嗎?

    回覆刪除
  15. Mr. Paris, hope you are doing great, can't wait to read your next post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