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8日星期一

"超級銀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如何重寫金融規則"書評(一)

幾年前我看見一些在2008年扑直的企業的股價大番生,在悔恨自己無買或買得小外,心中也產生一些以前沒有過的想法。
"如果當天債權人不迫死的企業,擺多十年八年,會否足夠償還當日的一時之急兼有赚,損失的債券人會否後悔,到底什麼的破產才是"合理"?

價值的方程式很簡單,未來現金流除以折算率,要一間公司股價高或無限高,一就是份子未來現金流上升,一就是份母的成本融资Cost of Capital是零。

Amazon就是其中一支如此的公司,它的股價上升是资金參予者一起地相信它在十年丶廿年後增長而給予它非常低的融資成本,有了資本和經過十多年以本傷人,對手被殺得8899後,資本投資者令到Amazon由虛變實。

股神投資美國運通時說它發行的旅行支票在资產負債表中雖然是債,但這些支票“債”很小被兌現,實際做成它超低成本的長期融資的资金成本,運通銀行的內在價值就上升了。

资本是只要“它”相信你,你就能成為高人,你是否真是高人己經很其次,當然正常能力也是起碼,我只是想表現"资本"會决定企業的天與地的分別,

Cody兄介紹的"超級銀行"一書,解答了我很多類似的疑問,不是每本書都能如此清楚和有說服力解釋中國這20年的神跡,或是誰人的主意讓整個國家的面貌翻天覆地,作者是Bloomberg記者,這本書大家一千萬個不要錯過。

國家開發銀行行長陳元在2005年時說:地方政府沒有信用額度,公眾對地方震興項目收益沒有信心,地方政府不能通過發行債券為項目籌集資金。

因為1992年鄧小平南巡後鼓動了地方政府投機令通脹猛增至20%,朱容基隨後在94年禁止地方直接贷款,並把所有地方稅收歸入政府,不能改變稅率,即使地方有實質服务和基建需求。

98年亞州金融風暴出現,商業銀行自顧不下,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得到這契機。在陳元接手時,這銀行有一半的贷款沒有收回,西方為首的IMF和世銀建議亞州國家應開放金融市場和引入國際競爭去淘汰不善的銀行,但中國卻是"另辟蹊徑",並帶领中國進入20多年城市化黃金期。(讀完全書,不得回头向這四個字致敬)

因為朱容基的中央控制,地方的稅收由93年佔地方總收入78%直線下跌到201O年的3O%,商業銀行不願意為地方政府提供"種子资金",國開行就為此提供资金,它的资金來源是發債,並由商業銀行丶信託公司丶私人債權者購買,於是它快速实現把居民的儲蓄流向地方建設。

地方政府現金流收入很低,國開行幫助它們成立融資平台,把需要的地皮和资產、國企股權,好和不好的项目梱在一起,美化资產負債表,把補貼看作收益,從無到有建立了一個地方融资市場,在過程中提高了地方政府信用度。

陳元在2005年解釋為何國開行願意向"信用極差、沒有歷史盈利的機構貸款"時寫道。

"城市化是刺激消費和投資的最重要和持久的動力,它可以推動中國未來5O年的發展"。
(我們讀的傳統财務卻是教1234567的數字,並用一個沒有歷史的現金流去評價一個初生嬰兒的價值)

正是因為朱容基在95年的把地方稅收一刀切收歸中央控制而放了一個地方土地收入不需歸入地方预算的缺口,意味著地方土地收入沒有中央监督和國開行有寶貴资源去摸索出以"土地的未來價值"為基礎,發放大量前期贷款的方法。

隨著基礎設施越多,土地價值越水漲船高,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在1997年增加一培,又在2002年在這基礎下再增三倍,從2003年至2009年間又增加四倍有多。

全國有數萬个複製了國開行試驗的"蕪湖模式","重庆模式",蕪湖政府有土地但沒有辦法把它變成現金,透過贷款建基建後出售土地,令它的资產由3.19億增長到214億,國開行的蓋印成為一個地方良好治理認可的背書,四大內銀和其它商業銀行像聽到號令跟進國開帶頭的贷款。

國開行幫助重慶成立平台"渝富资產"收購大量不良贷款的地方國企避免其倒閉,把國企市中心的工廠搬到郊区後賣出貴重的地皮,清理了15O億的商業銀行不良贷款,避免銀行系統損失 ,而渝富收購的资產由2003年的虧損8千萬至2005年的盈利2億元,也令它的國有资產增長四倍,2001-2006年間重慶GDP增長11%,基建投资增200%,2011年的GDP增長16.5%。

2008年的金融海嘯令中國出口大跌,全國失業人口上升至2千萬,中央只能融资到宣布4万億救市中的1.18萬億,這時國開行扮演了重要的角式,為全國各地建立了上萬个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由2008年初的1.7万億增至201O年的5万億,這些基礎設施贷款沒有抵押或抵押品市價嚴重不足,但中央仍然沒有停止支持國開銀行。

湖南省高速公路在2011年6月獲2051億贷额,國開佔731億,其中一條公路缩短了長沙至一座叫娄底的小城市,娄底政府在公路出口旁建設了一座大而("暫時")用不著的體育館,並為此徵收和賠償農民土地,這些工程建設獲國開承銷12億債券,地方政府把燃氣股權丶地皮丶舊酒店丶自來水..等注入融資平台,小城地皮抵押的估值達美國富裕區,娄底的債由2007年14億上升至201O年3O億,現金流一直是負,但國開給它的贷款利息較其它銀行更底,原党委因為大花錢建办公樓被逮捕,這些基建丶體育場不會帶來現金流,但由政府賣給開發商的週边的土地价值卻不停上升。

中國在2006一201O年的所有地方政府通過賣地收入总额是7萬億元,這些收入就是用來填補不足的地方現金流入的國家開發銀行的抵押品。

國開銀行借出多也發債多,它債務比美國房利美和房地美相加還多,陳元受匈牙利經濟學家Janos Komai影響很深,他寫的计劃經濟過度至市場經濟會因需求無限大而做成物资短缺,陳元認為市場並不能建立正確的工業結構,因而無法滿足會出現的物资短缺,政府應對經濟加以指導,否則會出現通货膨脹,滋長不安定因素,市場可以自動調節但是需要于预產業的政策和需求总量。他認為無形之手能精確只是市場万能論和烏托邦之言,他倡導"再集中化",國家需要控制對戰略意義重要的领域,而非戰略的就下放給企業,他說:
"國家保持控制地位,市場保持經濟效率幫助國家有效運作"。

而國開銀行的壞帳率在全中國包括在港上市的大型商業銀行的更低。


下篇是関於國開如何投資海外,其副行長說償還能力不是以債佔GDP比例計算,石油無非就是鑽個孔丶插條管丶然後用車子运送出去,委內瑞拉償還能力是極高的。
















2020年9月7日星期一

修理資本主義 “Saving Capitalism”書評:你到底值幾多錢?/科技股會狂跌?


筆者看這書時時去查作者背景,並在Netflix也發現有同名紀錄片。

作者Robert Reigh的背景是哈佛大學的講師,後來成為克林頓總統時的勞工部長,離任後在百克來大學任教。

這本書探討資本主義出現的問題,作者說多數人把自由市場和政府參與放在兩個對立面的有你無我去討論,但他認為這是錯誤,理由是:

1.無論是什麼市場,都有政府設定的規則和維護遵守法律,否則在沒有法律和執法,買賣就只能依靠強權和暴力;

2.任何市場規則的定立,應該先問是服務多數人的還是小數人利益。

3.因為1和2會隨著時間和社會的變化而變,所以有關法例,本來就非神聖應該不時被政府更改。

所以大眾常常應討論的不應是自由市場vs政府,把問題看錯成意識形態之辯。

在這個思路下,作者看到美國現在的制度出現很大的問題。


民主制度是小數服從多數,理論上應該規則的訂立會反映多數人能獲利,而和資本主義的宣傳也是這樣,所以認爲民主制度+資本主義是小市民的最佳選擇組合,但實際上這些規則卻被背後的權力潛改,令大財團獲利,投票無法改變有實則效果的規則。

Princeton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有關1983-2002報告說當大公司歡迎的法案有60%會通過,他們不歡迎的100%不獲通過,vs多數的普羅大眾歡迎的是30%獲通過,不歡迎的也是30%不獲通過,即民主制度並不能反映普羅大眾的意願。

作者說原因是大機構花的一年的遊說費用,等同平均每個議員5.9百萬之多,政治游說捐款,給遊戲規則制定官員工作,利益去交換“市場規則”,一方面反對干預自由市場,另一方面卻不停止地改變市場規則成對他們有利。更甚是在大公司影響下2010年最高法院更通過修憲遊說費用以後無上限。

資本主義宣傳的個人失敗、貧窮就是自然的競爭結果,你就是只值3毫6,但實情並非如此。

作者說言論自由不是簡單的一人一把口,因為在人造法律下,巨大的大財團也被當作是一個人,他們在傳媒上有著巨大改變規則的影響力,口大遠超普通自然人,他們可以抹黑對手,有遊說和宣傳軍隊,阻撓或改變現有法律和它被執行的能力,用這些“自由”,自由地把市場轉為對他們有利。

例如在Patent期限法案中,大科技企業就花錢遊說修改法律去認定怎麼樣的是智慧產權替代R&D,以權力改變遊戲的產權在自由市場的定義。

在美國,政府居然不能以大批量的批發價格購買藥品,做成弱小的消費方完全沒有能力去和強大供應方討價,大藥廠在Patent到期前更改小小配方從新登記Patent內的成份去延續期限,或收買製造平靚仿制藥的藥廠延遲做藥,或給回扣醫生去用它們的藥,或准許賣大量廣告,或禁止買海外平價仿制藥,或購買一些不能成藥卻能阻止別廠可以生產跟自己競爭的"成份",這些費用早已遠超藥廠應用於創新發展的R&D,結果搞到窮病人寧死也不吃貴藥。

創作知識產權期限由原本14年,被修改加長至42,然後又56年,之後是至作者死後50年,之後就是可以pass給公司總年期75年,然後又改至95年,這條法案是為米奇老鼠而定,於是由1928年創作張會延續至2023年,預期之後又可以再延續。

Patent原意是保護創作者有動力去創作,而教科書說“自由市場”讓“大批消費者”可以用“低價”享受“多樣化產品”,這只是大企業的宣傳或相信者的個人幻想,實際是大企業假借此名用來阻礙新加入者,食老本並榨乾榨淨消費者。

美國法例甚至可以讓Comcast禁止Chattanooga 市政府自建光纖讓百姓平價使用,Comcast提供FCC的決策人Michael Powell工作去增加影響力。有多個州也有類似的禁止鋪設光纖法案,所以在美國上網費用也遠比較香港或星加坡貴,而網絡速度就慢40%以上。


筆者在年輕時讀書都是教自由市場的好處,冷戰時對共產主義的敵對宣傳是中央計劃是會導致"资源錯配",因為市場資訊不容易讓中央的管理人員收集去計劃市場到底喜歡什麼,容易判斷錯誤生產而浪費資源,前共產主義蘇聯的窮人排隊買麵包的宣傳影片瀝瀝在目。

资本主義說工資和財富就是“無形”的自由的論功行賞結果,對這些獲獎的教科書和宣傳片教育從來沒有質疑,窮就是因為你只值這樣,大药廠要病人傾家蕩產後或見死不救都是“自由的公平”。

這些理論的書幾十年來的內容今天仍然沒有改,"就算"以前是真的而非宣傳,中央分配資源那時容易失誤,但今天已經是大數據分析時代,可以很容易知道市場是什麼樣和如何有效集中利用資源,從而避免甚至是獨立市場的各自分散的供需和過熱做成的一窩蜂的浪費。

你是有理由懷疑“這些經濟理論”教育系統是為某幾個最有錢的人服務而設。

這不是毫無根據,美國和中國的醫療產業分別佔國民生產總值的17% 和5%,但兩國的前十大致死的病的總人數都是差不多其國家的6.x%,多出的12%的國民所得很明顯去了某些人的口袋。

下面的2010年美國的財富三角型分配圖,佔有整個國家財富82%的人口只佔5%,而最底層中產和無產佔的財富3%的人卻是縂人口的80%。

理論上投票可以讓大部份人生活改善,但實際上是近年財富分配越來越偏向超級富豪,個人的投票越沒有任何作用。因為有錢的人掌握了媒體,和影響大眾的法律能力,讓所有看來都是“自然競爭”的結果。

電影最後一幕是工會在作者不斷努力下爭取了最低工時工資的提升,作者嘗試製造一個只要大家能獨立思考,明白事情,就能改變的完美結局。

但筆者眼見的殘酷現實是,某些大企業,只要揮一揮衣袖影響政府濫發銀紙,就廢掉他們經歷多年的努力提高工资的實質購買力,把窮人的錢再轉入他們的口袋而變得更有錢了。

要面對一個作者努力多年仍無法知道解決方法的殘酷現實並不容易,尤其是某答案可能是在他意識形態不接受的社會主義制度內。

這本書很長,看完可能頭也轉轉下,所以這裏有精簡影片說出最top 的Captialists是如何運作獲得他們的利益:





------------
股市方面:
早一個星期想寫一篇關於科技股但類似幾年前的標題:


但未出文話咁快多支科技股大跌,跌夠未?

傳統企業這大半年関門唔做生意,科技公司生意食埋佢地,於是1+1自然等於2,於是現在的股價卻是假設它們可以1+1+1+1+1+1...般的增長。

但是未來只會得兩個结果,人地死曬於是科技股就是等於2+0; 人地開番門,條數就會是2減一個數,大部份科技股未來業績只有衰過今天,就算有一兩間可能会再好,也不會像上季這樣的高速,所以很難支撑現在的估計。

出來行咪當唔使還。

於是幾乎可以肯定科技股會大跌,而又很大部分的會狂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