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企業都以功能去劃分部門,例如銷售,生產,維修,採購,人事,船務,倉庫,行政,財務部門等。除了銷售可以增加“收入”外,其它部門都歸位屬於“支出”。
但從阿米巴管理會計的角度看,支出的部門都是為服務其它部門,他每次為其它部門服務時都應該收取服務費用。
制定內部協作價前要知道的ABC
筆者在多年前進修management accounting時,學習了一種叫作業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簡單的意思是企業一有人”要求”做一件事(Activity),就產生支出,即費用不是憑空跳出來,是因為有人要求某個"活動"而推動產生的。用錢的功能部門也是如是,是因為有人需要使用他們的功能服務。
當企業為用錢的部門,制定他們功能服務的内部協作價後。管理會計就可以為這個部門出一份簡單的部門收入(內部)支出(實際)盈餘表,不知不覺間就改變他們的思維,做好服務去獲得收入,同時想辦法降低支出。
對於使用服務的部門,相對於簡單把服務部門費用平攤到他們處,他更能以這種用者自付的方法,透過不濫用服務去控制本部的支出。
即企業減小費用最合理的方法是使用服務者和提供服務者共同合作,內部協作價成為這動力的推手。
一個簡單報表釐清了千頭萬緒
記得多年前踏入一間上市公司的第一個星期參予他們的會議,各個部門都說一大堆KPI,例如生產損耗率下跌了多小,各車間每台機器小時產出多小,不良率下降多小.........,這個改進,那個又改進...工廠好事滿滿。但就是沒有一個人能弄得清這些KPI 和錢有什麼關係?
一個車間的機器産出率丶工人產出率丶不良率是多小多小....的報告,遠不及這個車間本月的收入和支出是多小的報告更容易讓人聽到懂。
因為曾經有過以ABC原則制定內部協作價的經驗,我就向老闆提出了這個想法,在老闆支持下開始為各個車間的不同工序制定協作價格,又同時增加了各車間的月度收支表。
銷售報價成本要包含各個提供服務的内部協作價
我為各車間計算好協作價後,銷售員在報價時會就能從BOP(Bills of Processings)點選生產時需要的不同工序去計算生產成本。之後就填BOM(Bills of materials)的用料計算材料成本。
在每月成品入庫後,各車間能按這個預設的工序協作價x入庫數量,算出各自的內部入息有多小,扣除了車間的支出,就是各自盈餘或赤字的簡單報表了。
筆者實際看到的企業服務部門的改變例子
因為是各自獨立統計盈虧,過去有些臭屎密蓋沒人知道但歸屬啊公的行政費用的浪費,現在要轉入使用服務的部門。
有一次貨車服務部門按內部協作價格,向銷售部門,收取了不成比例的大筆運費,銷售發現支出大增追問之下,發現貨車走了幾百公里只是為送一小合配件到工廠,原來是要配合自己說的一句我要加快出貨,車隊服務部門就不計成本去滿足自己的要求。之後兩個部門便溝通問題的責任和佔比,日後如何避免,財務然後把那筆支出按彼此同意比例分配。
也有一些是由於供應商問題或客戶加添要求所產生的額外支出,過去采購,生產或銷售部都會慷公司的概,因爲費用沒有追本求源入那一個使用服務的部門,就隱藏在一大堆數字中,公司在不知不覺間就為對方支付了,現在費用都清清楚楚浮上了水面,彼此都不想入自己部門數,於是就會要求外方對費用負責。
........下篇文繼續談訂立内部協作價時要注意的事情
多謝巴黎SIR分享。
回覆刪除謝謝Sammy兄支持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