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5日星期一

有無試過撞中密碼/天材是如何修成的

不知大家有無試過撞中密碼,這種情節常在電影中出現,但現實生活中,不要說撞中人家的密碼,就算自己一手設立的,若太久無用忘記了,很多時都是在三次錯誤之後重新設定。

是這樣的,投資者最難學懂的,是辦別自己的能力,即是那些令你赚大錢的股票其實你是一無所知,所赚的都是靠運,有一些赚錢是因為真正出現靈光而投中,又那一些是處在兩者之間,就如天快亮又未亮,好像看得很清楚但又可能不肯定。

我們常常在知與不知之間做決定,若有了自知之明,便能真正了解自己的能力的不及,才能進入投資的真正殿堂,不會投你以為會赚但結果是賠錢的投資。

試想想若組合中沒有一支股賠錢拖低,你的成績就會是多麼的好。

上一篇文谈及我的那位天材老細朋友就是那種相信生活中密碼無處不在,他時常中馬,甚至乎中六合彩,他是全球高lQ人士的Mensa會員。我曾有一段非常長的時間覺得有些人就是處在人類演變過程中的未來,例如我那位朋友,自己處在的是過去,天材老細朋友能買中創科是因為他腦袋的轉速和自己是不在同一層次,他能破密碼,我只能在一些低層次丶雜價攤或夜冷店中買便宜貨。

直至上年第三季唔知點解心血來潮,覺得股市跌得咁犀利,市場流動性又出奇地不像過去跌市的停滯而又非常充裕,股市反彈又只集中在科技股,於是就覺得不小企業會買回自己低殘的資產。然後就决定灑錢買入幾支低殘资產股,一支是創新低的香港建設,這支股後來被私有化賺接近一倍,但我並沒有破了密碼的感覺,只是覺得自己好似估中又好似撞棍,並沒有強烈的感覺。

但投資的另一支保利達卻是這麼多年,唯一有破密碼的感覺。

買之前我不認識它丶在很快的一個星期時間就做决定丶買得都算大注丶評估它和九建兩者誰是主力丶了解有関大股東和保利達資產的合作関係丶番看十幾年前的文件印證為何澳門地皮被沒收但公司不用做減值丶了解到大股東會從自己袋賠一筆很大的錢給保利達資產,大到足以整間公司收購下來不用付錢而正常人也會考慮私有化丶最重要是大股東己有行動並連續多日在市場價格一路高一路回購。

這筆投資筆者赚了一倍多,第一次感覺破了密碼。這事令我明白到有一種密碼和天材不是靠腦袋轉速,而是靠勤力牛讀文件。

過去個人也試過很多次讀了很多文件之後什麼事也沒有發生,又有時候根本來不及讀股價己在很短時間就大升。是因為閱讀外還要多一個要人心惶惶的重要條件結合,這件事才能完美。若沒有像上年大跌市的人心虛怯,令市場中人沒有跟入這個如此明顯的密碼,我就沒有一星期多的時間在低位買入的機會。

大家或許不知,那個大空頭Michael Burry在上年大跌市時候以Margin形式狂買科技股,事後看因為病毒格離人與人接觸,能夠支援網上工作的科企定必是受益者,為何其它人戇居居時候他卻能破密碼。或者Michael的lQ真的很高,但他的獲勝主要是因為他:

1.閱讀大量文件去印證他觀察到是可能機會的數字;
2.不受市場情緒影響。

多數人都想知道都會是那些股能上升的原因,而忽略了更重要的是:

**某人"能知道"的能力從何而來的原因**

我們每天都收到不同媒體或股評人給予的投資建議,多是很片面解釋,都屬於前者,例如某企業下年接到幾多單呀丶今年赚幾多呀,這兩年如何爆單呀,好消息一串串才能配合股價上升,若報導一條這間廠的最新世代機器"被延期兩年"好像看淡的消息就會顯得報導者愚笨。

所以社交媒體的算式讓人們只聽到自己的回聲,好的時候只會更好,壞的時間更加壞。

有研究說社交媒體的叠加效益算式會令人痴線。筆者觀察沉醉這些媒體的人都有一個特點,是當一些問題去到關鍵時,人們都不會虛心多角度尋求事實而是以同一社交群的"個人價值觀"行先,彷彿問題的答案和個人價值觀很有関連,或加上"價值"二字的個人觀就很有價值,但顯然對尋找事實與精明投資是不能有任何幫忙,相反,大量的多角度閱讀卻能讓你保持客觀和理性,才能幫助你"能知道"的能力。

Michael Burry有亞斯伯加社交恐懼症,他應有很多時間閱讀,我那位天材老細朋友到今天仍然是獨身,他也有很多時間閱讀,芒格也說要多閱讀去涉獵多方面的知識,這幾個人都不怕跌市。

多角度的閱讀,在市場恐懼時出手,或者就是能讓一些lQ平平,成為看起來像個"能知道"破解密碼的天才。








2021年10月18日星期一

一千個百倍股的機會

本篇文介紹北京交易所會是非常潛力百倍股集中地。

順便講一下一只工業股,是如何升了200倍的奇跡。




2021年10月13日星期三

0090普星能量公布壞消息後的評估/四川能投有優勢?

早幾天普星能量公佈了一則通告說2022年浙江省發改委把上網電價調整,含增值稅"容量電價的兩組普星電廠,每千瓦分別由人民幣470下跌至394.8及680下跌至571.2,即大概16%的下調,通告說這個厘定是以浙江省發改委厘定每立方米天然氣價格(成本)的0.23倍和0.21倍基礎算。

大概意思是天然氣電廠是以燃燒天然氣去發電,發改委用一条"一般轉換"方程式算,若果入的天然氣價格成本下跌,出的上網容電銷售價也會調整,但即使天然氣成本價可能同樣"被"下跌,因為普星天然氣發電邊際貢獻率高達71%,銷售價的下跌代表盈利會大幅度下調。

2021半年普星能量年報顯示三個銷售收入來源,1.發電費,2容量電費,3賣熱,本次最主要影響是第二項的容量電費收入,2021年這部份銷售佔比最大為179百萬,邊際貢獻率是71%,這樣的話,

1)一年就會小了179Mx16%x71%x2=4千萬人民幣,除非普星能增加同樣的發電量,好似2021年上半年上網容量電價己下調26%, 普星大量增加了產出令最後銷售不變。

發電費和賣熱方面供獻可能會因為天然氣成本下調而邊際貢獻增加,若是這樣的話,

2)這兩部份半年使用天然氣是10470千立方米,2022全年可能增加邊際利潤6百9拾萬,

3)估值
1)-2)的相差等於盈利減小=3.31千萬人民幣或27.5%,每年要增長5%都難搵,現在一野下降28%,太甘了,2022年全年盈利預測為下跌至8千7百萬人民幣=港幣1億42萬,以現市值3.76億計,PE是3.74倍,之前收購之後盈利和派息大升下股價也無乜升,很大程度市場一早己預計了,
-預測普星 2022全年的自由現金流大約是人民幣1.39億=港幣1.67,FCF/市值=2.25倍,
-舊年派了3.7千萬股息,即十厘息,2022年要维持就要改派息比率,普星欠債不小,理論還債後仍然夠派,唔減息己經難,增派更難,
-普星營運效率相對其它天然氣電廠高。

消息公佈時間只有幾天,先作簡短評估,至小暫時呢個價無理由要賣。


一些想法:
1)天然氣作為轉電燃料不夠煤發電有效率,國家一直補貼天然氣電廠,即使如此,網上資料說,以天然氣價0.21-0.23倍每KWH上網電價,很多天然氣電廠利潤很微薄或虧蝕,
2)發改委也出了文件改革煤電價格限制,美其名是市場化,讓"工廠"的煤電銷售因為燃煤上升提價,減低之前的提價幅度的限制,實際是想令電力密集、效益技術低的企業電費百上加斤而被淘汰,
3)天然氣發電相對煤發電效益或會因燃媒價成本上升而收窄,
4)煤電厰股價因為能加工廠電價而大升?但國家是要再減煤廠數量,令其成本再上升而達最終淘汰媒電為長期目的,結論是好快你就知死,
5)四川能投半年结同樣顯示上網電價下調,其它再生能源電廠或者都遇相同情况,不過國家公告的調整
上電網價格有效期都是幾個月再幾個月,可能國家只係想用呢招刺激下潔淨能源廠效益,有乜事都可馬上又調節。所以選營運數字靚仔的例如資產銷售率高,槓桿適中的電厰,考驗來到時唔洗嚇到腳軟,例如四川能投和普星今年上半年都能用增加產出去頂住上網價下調的影響,做到盈利保持,四川能投股價硬或會是市場認為政府會支持"再生能源"的科技,知道天燃氣發電技術出口競爭力無優勢,
6)做發電廠可能真係唔夠賣再生能源工具好搵,只是後者很難揾到便宜估值的股票,
7)燃煤發電一定係死路,潔淨能源一定唔會死,分析師話現在即時開始猛投後者中國都未必能趕到減炭排目標,大陸唔會講笑的,共富貴都要考慮好多野,唔留條路,得幾倍市盈率是好難刺激到搞電廠的資金,至於點樣下注那支股就考你腦筋,諗到你就叻。









 

2021年10月11日星期一

拒絕無用的情緒,談買入的呀里巴巴大升1/4

想不到筆者在出上一篇文為何中國政府效率如此高前一天在係人都踩時低價買入了Baba,短短幾天,股價就大升了1/4。

Baba大升原因有人話是因為芒格加重注爭持,奇怪的是,幾個月前芒格對中國打擊螞蟻的超槓桿金融作法投贊成票,為何他卻不像市場99%的人沽貨,而是逆市加注,越低越買呢?

筆者認為道理可能很簡單,因為佢肯用腦諗野。

包括筆者在內,我們散戶很多時係唔識用腦諗,唔識得抗拒白痴言論,有時我們甚至會認同儍人的道理,這對投資實在很危險。

芒格是我偶像,我覺得其中一項要學佢嘅野就係獨立思考。能夠獨立思考首先要學懂當聽到你朋友講D令你熱血沸騰的說話時就要冷靜,避開佢,不要即時認同或否定,也唔好找另一些認同他或否定他的人的意見的多小作為判斷依據,應該完全當呢D熱討透明或唔存在,然後過一段時間之後用自己個腦諗野,唔需要求最後坊間爭論是誰勝誰負,只要諗你做什麼才是對自己最有益 。

若果係咁諗,就唔會覺得禁上美團二選一是要打死美團,又或要求螞蟻槓桿減低是打死呀里的白痴想法,芒格贊成中國對螞蟻限制其實和食環署要求店舖佔據行人通道的貨品搬返入店內的公正性差不多,只係大陸效率遠超我們的認知,咁簡單的決定就被人炒到天下大亂,原因只不過是很多人未有意識"個人情緒"己被操控。

阿里嘅急跌只是在這兩三個月時間發生,不妨番看之前那些明星級投資人如何踐踏呀里,如果這些明星現又反口的更好,比對一下這些明星投資人和芒格,靜心想一下兩者的分別,為何明星們的胡言亂語聽起來會好像是事實。你要學用腦諗野的還是只識得以情緒做判斷的投資者,這是一個訓練自己認知的寶貴經驗。

至於應唔應該買科技股就是要看在守法下的生意盈利和企業的競爭能力如何,最最重要是股票價格對比估值是否吸引。

PS: 除了呀里,筆者也加注低價買入德永佳,德永佳本年將會有一筆3.5億稅務特殊盈利,單單這筆數己是市值22.4億的15.6%,以德永佳過去的習慣,本年度極有可能加派特別股息。












2021年10月5日星期二

買入呀里巴巴/中國政府行政能快速的秘密

一個字"平",
連同巨額罰款後的PE是16倍左右,
不當它是科技股,不當它是龍頭股,
就只當它是一支賣雜貨的企業來買。


................

早幾個月,中國政府調查滴滴時派了多個部門同時聯合行動,有媒體把它炒得很大,但普通人如我,有時看國內一些新聞時,久不久都會聽到什麼九個十個部門聯合行動,一查到底…等等,習慣了香港政府常常的多了一吋就是另一個部門負責的工作態度,搞幾個月又是幾個月,聯合行動聽起來,的確令人覺得很嚴重。

為了更了解和不誤讀中國政府做決策手法,筆者看了這本叫"中國式共識型決策:開門和磨合"的書,這書令我對中國政府的效率有多一層了解。

這書的背景是幾年前改編自2002年真人真事"我不是藥神"電影,其時都有聽聞大陸因為市場化開放而導致百姓看病難和看病貴問題,很多病人醫到傾家蕩產死後家人仍然收到大筆未結清的賬單,影片則講述大批白血病患者因為難以支付每月高達4萬元的藥費而走投無路的痛苦。

直到2003沙士的出現,再次驚醒了領導,隨後醞釀醫療改革,從2006開始大量的諮詢至2009年的方案落實歷時4年,相對美國克林頓開始的醫改至今天也未成功,作者寫出當中的原因由來。

醫改分了兩個階段,第一是可行方案的選擇,過程是邀請國內外多個機構提出學術方案共十個之多,最後在會上大家互相提出其他方案不足之處讓政府有較全面的理解,政府仍然開門聽取不同团體的意見,有些則會上書或闖進來,各团體使盡力量影響政府,而政府也下訪基層調研,以防止坐在房間聽的意見和方案可能不貼民情(原來中國政府早己規定市级官員每年要有30天下訪基層的調研,縣級的要有60天,然後要寫1-2個報告的工作習慣,林鄭要加油),等到方案選擇後再發公眾徵意見書,然後再修改成最後方案,這涉及無數中外學術丶官民和利益团體丶省市民族丶百姓受眾的參矛,以透過開會邀請丶闖進來丶以関係的上書丶或是官員下訪民間的意見的綜合。

第二階段就是如何把方案落實成可操作的行動方案,原來這個醫改涉及20個部門,例如保險金丶福利部丶勞工部丶甚至軍人…,當中就很易出現矛盾和衝突。作者解釋這正是中西的分別,西方是互相制衡,所以能出現一人能拖延拉布或阻住全案的機會,令利益團體有位插入和利用,而中國的這些部門全隸屬上一級國務院,有衝突就由上一級磨合,先求同存小異。而執行方案落實過程中也像上一階段的各方意見的綜合。

作者認為西方在收集意見時,都假設每個參予者提出意見時的勢力是均等公平,實際明顯不是,利益团體有極大的資金遊說和操控傳媒,中國在開門聽意見時也會有相同可能,最感受影響的聲音可能最弱,中國就要走出去下訪收集無勢力的公眾百姓意見,防止開門收集的都是離地不貼民情。

(筆者註)其實美加也有類似的社區百姓的聽証,不同之處可能是對政府來說,社區百姓的意見不像有權拖死自己的對手般的影響力,為求方案的通過,考慮反對黨的利益遠重要過是否貼民情(美國有研究報告證明20年來通過的法案和民意完全沒有関係因素),而大陸的利益团體無法拉倒政府(有眼見大科企),政府會更著意施政能否真實無誤地達到目標。

看完這書令我感覺中國政府執行力就好像私人機構做生意,例如那些什麼先行先試的求同存異政策,即做住先,睇下好唔好,唔好再改和調正,好的就擴大至全國,生意生意,就是"活"的主意而不是死固固的。這些作為,在政黨社會就會有機會被插為什麼不計劃到天衣無縫才推出,但正常人都知道有快速執行和有纠正能力的員工,遠重要過一個議而不決拖十年也不成事的員工。

結論:

1.下次聽到大陸多個部門聯合出動不要大驚小怪,佢地只是想一次攪定,一查到底;
2.若果真係能夠把打開門去邀人給意見丶又下訪基層求意見然後磨合不同意見呢套養成為工作習慣,會是好事
3.無獨有偶,這本書提到沙士和另一本書超級銀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中的金融海嘯兩事驚醒了中國領導,要對市場萬能論的想法作出調整,因為二事都是在胡錦濤執政年,故對他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多了一番尊敬:不要迷信大牌名牌,要實事求事解決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