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篇文說杜指(Dow Jones)因為權重偏頗問題,越來越代表不了美國的總體經濟情況,他說標普500更能反映當地投資環境。
其實每一種指標都是由不同的機構預設一些條件,然後在云云上市公司中籂選附合條件的公司,並追蹤公司每刻的股票價格制定,例如在SP500指數內的公司必須要附合8項要求,盡量把人為因素排除在外。
但想深一層,要反映公司的經營環境,應該是看公司的盈利,而總體的經濟亦應該如此,這道理很簡單。假如SP500間企業本年賺的錢較上年多,但因為市場驚懼,企業的股票價格還較上年低,很明顯今年的指數和現實情況是相反。這種不對稱走前、走後,完全是大眾心理而非實質經濟狀況決定,即任何以價格成為考慮指數的一部份,己經沒有把人為錯誤因素排除在外。
Greenblatt 制定了一個特別的指數,它只記錄倆個考量,第一個是EBIT To Tangible Capital, 他把所有上市公司,按這比例排列,從大至小,以1,2,3,4.....有如名次給予分數,道理很淸楚,用最少有形資源(Tangible Capital),賺到最多錢,就是"相對"最具賺錢能力的公司。
考慮到大眾在現實生活是以心理決定股票價格,Greenblatt 加多一個考量,去求出以最少的市場資本能賺到最多的錢的公司(EBIT To Market Value of Shares and Bonds Capital), 這道理也很直接,假如每一間公司都隨時能出售,買入那間可以以最少的錢,又能獲得最高的公司利潤。然後按比例由大排列,最前的給一分然後2,3,4......,如是類推。
第二項考量EBIT To Company Market Value 只能確保能買到相對利潤最平宜資本的公司,Greenblatt非常聰明,他把公司在第一項的分數和第二項的分數相加,並且用這總分數由小至大再排列一次,那麼這分數的名次就代表了誰是一間既賺錢能力高,又是最便宜資本的股票。這正是一個把原來錯誤指標反轉重新排列,也是經濟學第一課教我們的資本應向囘報率高的地方流。
Greenblatt 稱這為魔術方程式,並且說20年來,每年只須換馬一次到頭25名的股票,會大幅跑勝主要指數,事實很多人試圖挑戰這方程式公布的數字,但最後仍發現以這不需用腦方法一定能大幅跑勝大市。
如果按照SP500 和Greenblatt 魔術方程式的比較,前者是嘗試反映經濟當時實況但明顯存在非常大的缺陷,而後者嘗試反映資本最應流入的公司又非常有道理。後者能長期打敗大盆的結果好像是必然的事,如果這魔術方程式不能打敗大盤,那麽錢會流向高回報公司的資本主義定義便要重新改寫了。
既然如此,為何Greenblatt 說他自己未必用這方程式呢?
朋友,這就是投資股票奧妙之處。是克服人性的弱點的能力決定投資成績,It is the name of the game。 考慮到各大指數以市場價格的天生缺陷,筆者認為即使以最簡單的PE,PB給分數,亦可跑勝指數,問題是操盆人能否像ETF基金,把自己當作一台只執行條件的機器。
Greenblatt 會甘心成為一部執行自己創造的方程式的機器嗎?
Greenblatt 會甘心成為一部執行自己創造的方程式的機器嗎?
筆者俱備怪人的性格,在很多事情上的決定,己可克服和大眾對著幹的心理壓力,但有時,例如12月9日,在決定沽建行A的執行上,仍然犯了人性猶疑的弱點。
那天上午自己讓時間一分一秒溜走,直至建行AH差價從20%收窄至15%才能完成轉H股,考慮到建行己佔總組合三成,這5%相差己是總組合的1.5%。
筆者因而領悟了一個能戰勝市場的道理:
相信價值投資,謙卑地把自己奉獻成為一部執行的機器。因為在價值投資上,沒有股神、先知丶長勝將軍、只有對信念擁抱的強弱。
但假如A轉H後差價由原來的20%擴大至30%又代表什麼呢?
朋友,我們總不能期望每天自己都能超越市場毎一個瘋子,而應感恩己穫得到的額外利潤,是嗎?
此留言已被作者移除。
回覆刪除巴菲特在他的老師格雷厄姆的《聰明的投資者》第4版所寫的短短的序言真是寫的言簡意駭,充滿著睿識。第8章和第20章,真的需要好好研讀。這一段最精警:
回覆刪除Whether you achieve outstanding results will depend on the effort and intellect you apply to your investments, as well as on the amplitudes of stockmarket folly that prevail during your investing career. The sillier the market’s behavior, the greater the opportunity for the business-like investor. Follow Graham and you will profit from folly rather than participate in it.
能否達致卓著的投資績效,將取決於你應用在你的投資方面的努力與睿識。市場行為越愚蠢,對實事求是的投資者來說就機會越大。遵循格萊厄姆的教誨,你將從市場行為的愚蠢中獲益,而非參與其中。
投資能夠成功,是主、客觀面的條件都具備了才有其可能性的,缺一不可!intellect一般翻譯為知識,我卻翻譯成睿識。巴菲特在上文已經指出投資不需要絕頂的智商(does not require a stratospheric IQ),但穿透性的睿見(penentrating insight)還是需要的,豐富的學養更是不可或缺!所以我認為intellect翻譯為睿識(睿見與知識)可能更加恰當。主觀方面的努力與睿識是你所能掌握得到的,但是,聰明的投資者必須善於利用市場的愚蠢才真正能夠賺得到大錢。在一個大熊市來臨時大家都異常恐懼,但是,你就需要貪婪,別人拋售,你就去撿,而絕不是你也跟著拋售(這樣的活,正好是你也參與了市場的愚蠢行為!)。想想看,目前的牛市一直持續下去很長時間的話(誰也沒這個能力知道是否如此!),你的努力與睿識多大多高,也只能讓你賺得到一些小錢(像我們現在這樣賺個幾千幾萬而已!)。Follow Graham,你當然要好好研讀他的論著,他在投資方面的論著與文章,不是寫給你看的,而是寫給你研究和細心閱讀的。從Graham的書籍與文章中研讀過程中,讓我異常驚佩於他在投資方面的原初的洞見(original insight),分解與綜合的能力都是絕頂的,像極了哲學方面的康德。
回覆刪除上面是我在今年年中時寫給瑞典的兩位朋友的信裡的部分內容。我認為我們並不是努力去執行Graham投資理論的一部機器,而是讓他的睿識根植於自己的內心 裡。投資績效能過不斷地提升,並不僅僅是依靠一、兩本聖經,我認為更需要的是不斷地充實自己的學養,並且要有無比的耐性
回覆刪除謝謝Ch Liu兄對大師充滿智慧說話的註解,任何人想穫取投資好成績都應細嚼當中意思。我自己雖然是義無反顧地相信價值法,但認為與生俱來的人性弱點是不可能不先克服。
刪除例如同一個基金經理,不須用腦執行ETF被動式買賣,為何縂較千挑萬選的他自己多年經驗、智識、誠意還好呢?既然ETF內的指數本身的價格就錯誤反映股票價值(上文),那不是應該每個人理應可打敗它?
愚見認為最主要原因是大家錯誤把焦點放在價格,只要把目標放在每年投資能帶給自己的現金流和公司保留盈利,以這個條件作入市轉股的指標,才能克服心理弱點
巴黎
例如建H高於建A的投資現金流入和保留盈利,轉股原就是必然之事,那為何自己還要猶疑。我認爲應是滲入了價格的上升期望的影響,即使價值投資人也會掉入心理的陷阱。
刪除再擧例若現在有一支美股,單以現金流入和保留盈利高於幾支內銀,我相信就沒那幾位朋友有Guts馬上把資金轉到這支股身上。
其實Return on Company Market Value 最高的就已代表有蠢才低价格賣出了好東西(Return / market price= ROI),如果一個價值投資者像機器每刻也忠誠執行Magic Formula,客觀來説他是每刻利用盡市場的蠢人,與及在別人恐懼是貪婪,vice versa,
他根本不用看股價和指數,或高智商也能擊敗市場。
巴黎
時常懷著感恩與喜悅的心去進行價值投資,,
回覆刪除這也是我一路以來的投資心態,,
只有這樣才可以變大變強,,
就算一時跑輸大市,,明白到最後也會自然地跑胜大市,,
巴黎兄似乎開始漸入佳境了,,
互勉之...
cleverpeople...
謝謝Cleverpeople兄的支持,深有同感。
刪除我中學時有個老師問了一個看似數學的問題:
兩個人,甲每天花費偶數(even number)錢至無限,乙每天花費奇數(odd number)錢至無限,那個會較有錢,這問題到現在我才懂得答案了:
應該是那個較容易滿足的朋友會富有些。
冇錯,,所以財務自由唔係在乎有幾錢,,
刪除首要係心境富有,,不然得到錢也是沒有富足的感覺,,
還是覺得唔夠而永無休止的追求更多的財富,,
我身邊比我人工高一倍或兩倍的人多的是,,
兩公婆年薪超過100個,,但都話樓貴買唔起,,
同佢分享希望自己將來可以財務自由,,
佢比你的反應係佢都做唔到,,我更加冇可能,,
心境+現實+思維佢都係窮到爆廠的中產,,
天下平庸何其多,何似巴黎樂亨歌,,
互勉之...
cleverpeople...
自己仍未做得到這種境界,不過正努力中!
刪除謝謝巴黎兄同clever 兄的分享同見解,心中富有真係好重要。有了財務自由,就可以無後顧之憂去追逐夢想!
回覆刪除心中富有,然後追逐個人夢想,希望朋友們都能達成!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