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初學價值投資,受Graham影響至深,一直認為雪茄屁股是投資王道,
事實上Graham寫的時候是大肅條,筆者學習的時候也是70年以來最嚴重的金融海嘯,
在街上拾到的不只是抽剩雪茄屁股,而是一些甚至只抽了一口的大雪茄,在金融海嘯年,
以Graham 的方法很容易拾到好東西,故一直不太重視增長股的挑選。
因為受了Michael Burry 的啓發,最近首次番看非常潛力股英文版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 時,便小了一份對增長股的抗拒。
作者Fisher 非常著重營銷,條數是這樣計的:
假如一支股票現在的盈銷是市值的一半,行業內的除稅後利潤是10%,並全派息,行業的Yield就是5%,20倍PE(1除以(50%x10%)),而若當中一支股票,每年把10%的銷售額增加研發費並在當年出數,它的盈利就變成0。但因為不斷硏發,在行業銷售不進步情況下,這支股票的營銷卻大幅上升,然後再投資研發,沒有利潤,再提升營業額。
若十年後營業額因為不斷硏發新産品而上升十倍,只要停止研發費用,馬上獲得的盈利是十年前的100%(年十的不算研發費用盈利=年一的Salesx10陪x10%),如果全派息,這支股票股東獲的現金息就是十年前投資資金的50%,等同行業內投資任何其它公司十年所收息的總和。
第十一年這支股票只一年的股息就是其它公司要再等多另外十年才能獲得的相同金額。
投資增長股必須要用Fisher 的閒談法,即以八掛的方法聽取行業的競爭對手丶內部職員去真实描绘這公司能否不斷研發丶管理能力大并圖。
筆者從行業中人獲知P公司的U客戶對下游原料商要求非常嚴𧫴,只要供應商達到他們的要求,関係不易改變,U公司付款期也非常好,而在全球零售地位也不斷上升至第四位,這都反映在供應商P公司的營銷增長和非常低的應收呆帳期內。另外P公司的競爭對手都是一些內銷和喜歡拖數的客,對手的會計追數也不落力。
P公司的機器產出率高達九成也不是意外做成,而是管理層增加庫存流轉面绩,庫存流轉面績不同倉庫,後者是靜止並會堆積庫存,前者是加快制造業因場地面積不夠做成塞車,下部門不暢通,上部門要暫停機器產出,或產出一些久久才獲下部門加工的半制成品,這都會反映在年未庫存金額中,P公司庫存流轉數較同對至少低50%或以上。
另外對P公司認識多年的曾是行内一哥競爭對手高層也不斷購入P公司股票,這支公司名字筆者不便說出。
最近筆者也特別留意另一支因為曾經和它的競爭對手高級員工閒聊穫悉的公司匯星公司,並在一元以下入貨,同樣是本身的工作関係因利成便,這種方法據Fisher 說要投資多年才能有成果,筆者對是否能增長十倍股也不存厚望,只要用這方法能減小踏地雷的機會,有合理的回報,滿足矣!
巴黎兄, 我想問,投資內銀五大行, 假如利率市場化, 你會擔心呢5間銀行吾夠其他內銀競爭,收入大幅減少,影響派息嗎?eg 招行, 興業,民生
回覆刪除Andy君:在另一篇有答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