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6日星期一

千萬唔好玩Margin-----大殺傷力武器(三)完

巴黎:

巴黎以自己07年例子及中信泰富去作總結。

巴黎07年在大市2萬三千點時,清空所有貨,數值是個人6成總資產,並手揸4成現金。我並沒有沽現貨,而是沽出12月2萬五千點Call,賺取多一點期權金,又希望賺多2千點,巴黎有十多年衍生工具經驗,明白它的危險,故此只一比一對應自己股票總值,並放下三倍的Margin按金。

之後股市狂升,證券行追我Margin,因期交所和聯交所分開營運,我在同一證券行大升的股票並不能當抵押品,像小弟如此保守,持大量現金都不足支付Margin按金,明明不是做Margin,卻弄得非常狼狽,最後又要麻煩兄弟。

鏡頭轉到中信的08年6月31日的簡略資產負債表:

(A)非流動資產
      衍生工具--------------------  HKD    225M
(B) 流動資產(含現金10,695)-- HKD  30,055M
(C) 流動負債------------------- HKD(17,912)M
(D) 股東權益------------------- HKD  66,737M

中信內的〝非常合格〞會計按認可標準Mark to Market 方法輕輕以225M記錄了部份總值HKD67,870M的衍生工具---------那個只有在不利中信時,中信才收AUD9,050M,總值HKD67,870M的合約。

而巴黎的會計報表顯示方法建議是以應收HKD67,870M,和應付 HKD67,870M入賬,並反映在08年6月報表:

(B) 流動資產------------------- HKD  97,925M
(C) 流動負債------------------- HKD(85,782)M
流動資金將由1.68倍減至1.14,同時又因應付賬速為每天AUD103.3M,集團隨時冇錢交按金,中信快速現金比負債為1比8.57,巴黎自己的07年例子是4比6,可以想象中信隨時被人砍倉。

Blog友可以由此看出,現行會計報告對衍生工具處理的不足和分析員的困難。




2 則留言:

  1. 衍生工具可以是一件對沖工具, 例如很多人在升市時過早放了手上的持股,那麼該怎麼呢? 其實以價值投資來說, 他們不會那麼輕易放手的。以今時今日的做法, 可以在持股的同時, 買入BEAR或PUT作對沖。那就可以等待市場反映手上持股的價值,也可以在下跌時減輕損失。大家記不記得數個月前,巴郡的CDS大幅上升,才知道巴菲特也會用這一工具! 工具本身不是錯, 錯在用的人, 難道我們可以怪這些工具(e.g. CDO,CDS,....)的創造者------黃元山嗎?

    回覆刪除
  2. 多謝賜教! 此處重點只想帶出很多衍生工具數學上的運算風險,因會計表達方法缺失,應用在實務上逃避了傳統Graham的價值投資法的測試。 另外不要說Buffet,任何一個合格的投資人,必須要懂衍生工具,否則他是不能夠衡度企業的風險與價值,但話分兩頭,創造Accumulator的人只了解數學風險,常常強調Mark to Market 價,也未必能了解會計風險。 例子中的銀行作為中信的對手,會在市場找對手對冲並只賺中信差價,但中信的快速應付賬實際己超越總股東權益,違約風險非常大,一旦違約,銀行將承受大額損失*,由此可見,銀行自己也不認真去了解真正的風險。 全球每年也有很多官司受害企業是勝訴,我懷疑中信是可以控告銀行。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