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2日星期三

股票價格是隨機還是會價值回歸

經過多年來的磨练,再次重寫價值能否回歸的题目,這次或能解答和滿足過去否定價投人批评的地方,但也會令一直爱護這Blog的朋友迷惑,腦交戰了幾天,仍决定贴出這文。
因为這篇想说,投资回報並不能透過學習而增加,估值法並不能计算企业真正價值,輸赢只是靠運氣。

這是筆者2016年一篇文:
大概说由於古典經濟理論(邊際资本理論)的因為商人會在利息低於投资標竿時增加投资的存在,资本家會把资本從低回報移至高回本的,所以價值最终必會回歸。
John Bogle亦以90年的標普指數增長和實際公司的盈利成長率的一致性,證明市場長期的確如是,不會多付,也不會小付。

在上星期出的另一文:
Keynes説現實有很多投资者的增減投资资金,主要是由''信心"和''情绪"驅使,就算用心精算未來回報率,他们也不見得準確(看看港鉄工程吧)。

若果Keynes和Bogle說的都是真正現實,就很自然得出John Bogle的發現资金和回報的一致性與及古典邊際资本理論,只不過是倒後鏡的结論。

即商人在期初的增減投资,是由''情绪''或计算(亂撞)回報驅動,做成付出比較真正價值過高或過低的價格,之後又在每次業積公布失望或驚喜结果時,急急拋售或搶入结终。

我们在非理性時不智,在理性時又计算不準確,我们的赚和蝕都是隨機。
這结論和市場有效理論很接近。

直接说就是投资人每次下注,雖然他或以爲自己是理性和精心估值,但實爲只是由情绪主导,或只是根據剛開獎的隨機輪盆结果(業績)而驅使。

隨便舉Walmart的網店前季和最新一季的大幅相差分别,騰訊遊戲的增長下滑,YUMC的同店銷售一時升又一時跌。..未來的確是好難估,尤其''估計''二字本身就包含情绪。

專家或會舉出很多意外成因,要如何解决和避免一丶二丶三丶四..等等云云。
但無論好或壞的意外,本身就由千變萬化交錯而隨機發生,專家只能事後而無法能事前指出下次的發生,若果能就不叫意外。

即使是下下季的業绩预测也如此,一个十年投资的未来現金流的估计就會錯得更離譜,價格可以偏離價值會多遠!

Blog友一定在想,要努力學预测,學找偉大企业就是股票勝败関鍵,因为學習後會較别人计算得更準確,又即使计錯了,偉大企業總能長期有喜出望外的增長。
筆者不敢説沒人可以,但做得到的會是百萬中無一。

想一想精明如李嘉誠也常有投资的意外,成功商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糾正錯誤的意志和能力,同時現實也擁有實權令他有机會迅速地實踐,而不是遇不到意外。
但被動投资人遇到意外是没有權力纠正它。

有一句話是:
害得你最慘的不是你不知道的,而是你以爲自己知道的。
這話對股票市場尤為真確。
這樣说是否没有辦法攻克這遊戲?
下篇再續.......

71 則留言:

  1. 巴黎兄呢篇文醍醐灌頂,追捧公式化價值分析嘅朋友,應該好好參詳。
    謝分享~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多谢,下次留言,不妨留个名字。

      刪除
  2. are you saying "margin of safety"?

    回覆刪除
    回覆
    1. RC兄,正是,只是没有再依靠估值後看這三字,和當日感受不盡相同。

      刪除
  3. 巴黎兄這一篇又有共鳴。
    我投資多年後,近年來知道自己沒有本事,研究和計算公司價值,往往撞板的不少。
    市場既是回歸,又是隨機。
    對公司的估值(包括了對未來的預測),我(相對於市場中大戶)並無優勢。
    所以近年來改變了投資策略,雖然賺得不多,但是安心和壓力小。

    回覆刪除
    回覆
    1. 恭喜自由兄找到心安的方法,
      今天再問自己,我真不敢说價值會回歸。

      刪除
    2. 巴黎兄這段「我们在非理性時不智,在理性時又计算不準確……一个十年投资的未来現金流的估计就會錯得更離譜,價格可以偏離價值會多遠!」最引起我的共鳴,亦是我近年來的發現/看法。

      對於不是先知,又沒有內幕消息的一般人(我),未來只能是一個機會率事件,沒有絕對,只有機會率的大小。有內幕消息也是機會率事件,只是估中的機會率大得多了。

      甚麼是價值?可以作一個定義嗎?
      價值相當虛無縹緲,亦隨時間(指人心)而變,各(不同)投資人(用估計未來的資料)所計算的價值,是真正的客觀的價值嗎?客觀的價值真的存在嗎?
      沒有客觀的價值,又談何價值回歸。

      雖然如此,「價值回歸」卻又有其實用之處,從過去的歷史事件觀察,價格有某種「回歸」的傾向,即在特定的環境下,價格走向預期的方向的機會率比另一個方向為高,而更高的margin of safety則可以提高這個機會率。

      世事無絕對,認識機會率幫助我們知道所處之地,從迷霧中找出方向,雖然這個方向不一定正確(總會有預期之外的事件,而且經常發生)。

      刪除
    3. 内在價值在算式上的確存在(未來現在流折現),但很明顯這只是之後才知道。而影響明天現金流的事情都是隨機,所以内在價值也必定是每天隨機變動,若要說“回歸”,那很難說明到底是回歸過去那一天的價值,又若未來盈利上升影響了折現值,股價因而大升,這又算不算囘歸未來價值。


      個人認爲Margin of Safety重點不在價值回歸,而是因股價已經把未來多個季度盈利下跌折現了,令盈利開大和開小會影響股價的上升和下跌變成不均等

      例子: 假設未來盈利上升和下跌的機會均等。

      銅幣的一面(這季盈利下跌)現時的股價不跌(股價已經反映要跌10季,我還有餘下9個機會),銅幣的另一面(這季盈利上升或下跌的幅度小于預期),股價便上升。

      刪除
    4. 個人覺得這游戲的制勝処:
      股價到底已反映未來盈利上升和盈利下跌的有多遠和多大,
      因為沽空一些價格已經折現未來數十季度盈利大升的股票會破產,所以買入價格已經折現未來數十季度盈利大跌的股票,就變成唯一之選。

      刪除
    5. 謝謝巴黎兄的回覆和討論,希望不要介意我在這個問題上繼續討論,而且有點長氣,希望可以刺激思考而從中得益。

      內在價值的計算用到未來的現金流折現,而未來的現金流(現在)卻無人得知,於是甲、乙、丙、丁、戊都有不同看法和估算,別說我們投資人,就算是公司內部的不同管理人,都會有不同的看法和估算,那個才是真的?

      如果說數年後才會知道現在的內在價值,從實際上出發,並不能幫助到現在的投資決策。

      如果說價值隨著未來事件的到來而不斷改變,那是估計錯誤而修正,然後不斷重複。而又每個人的估計都不同,修正又不同,「客觀的」內在價值在那裡?真的有嗎?
      (市場價格是綜合了的「價值」嗎?價格在很大情度是受到了市場情緒的影響呢。)

      再說到margin of safety和價值回歸的關係,我說的「價值回歸」中的「價值」是一個溝通用的用詞,意思是個人主觀的一個價值計算,這個計算值是一個參考點(reference point),而距離這個參考點越遠,估中未來走向的機會越大。

      而「回歸」也只是一個溝通用的說詞,沒有客觀的價值(或價值不停的變動),如何回歸?我只是用來表達某個股價走向的機會率有大小之分而已。

      於是「價值回歸」就是指自己計算了一個「主觀」的價值(參考點),加上一個margin of safety,估計價格向參考點的方向走的機會大於50%,margin of safety越大,估中的機會越高。

      這相當於擇一顆骰子,如果以1-3為小,機會是50%;如果以1-4為小,機會增加至67%;如果以1-5為小,機會擴大至83%,margin of safety的原理也差不多。

      假如現在的價格反映了對未來十年的(綜合市場的)估算,而這個「綜合性的」估算和自己的估算有相當大的差距,於是有了一個大的margin of safety,提升了贏面。
      (假設自己估算錯誤,以為1-2為小是50%/50%,按這個價格去買只有33%的機會贏。如果等到市場以1-3為小的時候才買,即有3這個margin of safety,贏的機會便從33%提升到50%。重複對不同公司的估算,有正有負,加上margin of safety,贏的機會便會相當高。)

      巴黎兄說的銅幣的例子,就是市場過度悲觀,反映了未來十季下跌,而自己看法沒有那麼悲觀,未來的隨機性隨時會令事件出現轉機。
      (過度的悲觀,就好像是市場以1-5為小開價,買到這些股票的贏面便相當高。就算是自己看錯,還有4-5這個margin of safety。)

      刪除
    6. 自由兄文筆表達力勝我太多,多谢你對"未來"不可预测有更好的表述,我是非常同意你的:

      如果說數年後才會知道現在的內在價值,從實際上出發,並不能幫助到現在的投資決策。

      我也明白你说的價值回歸的意思,容我在你那段後面再加上,概然他们心目中的内在價值也是估計未來的現金流而來,说價值回歸,前後次序就有予盾和誤導,更简單和直接應是:"低殘的股票後來發生一些事情令市场偏好提升",而迅速推升股價。

      另外也想表達,我改变過去一些想法,現在認為:
      一间公司不能説盈利跌十次後,第11次升的机會率就會較大,或盈利增十次,第11次跌的機會率就會多,現實太多一沉不起和贏家通殺例子。

      這點的影响很大,因為有了1)没有人知道未來盈利升跌,而又有2)"亂估"折現值,引致不同冷熱赔率的股價的兩个前题,越熱門(赔率越大)和冷门(赔率越小),未来意料之外就越大。

      越冷的股票,假設它最终的確盈利和资産仍跌至零,一沉不起並不重要,只要跌的過程夠長,數十季中有兩季的下跌幅度,预估得夠過頭和有赔率空間,比如估计5年後内在價值真的是零,第一年是60,市價预估第2年是1,第3年是0.5....,在價格1的時候買入,就有足夠Margin of Safety等運到,幾年前買入赚11倍的債保公司PMI,最终由幾十元掉到零,但我在6角買入,之後有一季赚錢就彈升至7元。

      我相信在4元丶3元丶2元丶1元買入的,其实都有機會。
      Margin of Safety的目的多会是很明顯是爲未來可以再惡劣的盈利下跌的彈药有多小,這决定了能持貨的長短,而不會在喜消息前己诂貨。

      市場越看淡,公司越有资産變賣的公司,作死貓跳又好,真能扭轉命運又好,只要有一季能驚喜市场预期,就足夠令市場改變情绪,而再對此股價格有利的亂估。



      刪除
  4. "It needs more intelligence to defeat the forces of time and our ignorance of the future than to best the gun."
    前文是:
    "The social object of skilled investment should be to defeat the dark forces of time and ignorance shich envelop our future."
    請問巴黎兄如何理解Keynes這裡說原文所說的time與ignorance?
    高鴻業教授兩處ignorance,都翻譯為“缺乏信息”。
    與Keynes同時代的Graham在1958年為全國金融分析師協會年度會議前的演講《普通股中的新投機》(收錄於現版的The Intelligent Investor的Appendixes 4裡。)講IBM的地方就用到:
    "Furthermore, the requirements of complete disclosure have removed one of the important speculative elements of years ago-that derived from ignorance and mystery."
    講的正是缺乏信息(或信息不透明)與企業的信息神神秘秘而不公開。
    但是,我認為直接翻譯為“無知”可能更貼合Keyens特別強調人們對未來的Uncertainty。1936年他寫這一本書時,企業對未來的盈利成長的估計與未來前景的預測並不像1950年代之後那麼重視,所以,企業並不需要主動提供這方面的信息。因此,我認為,種種的不確定性正是導致我們主觀地對未來的無知。說真的,能客觀去計算的非常有限,就像他本人所說的“Only a little more than an expedition to the South Pole”。
    請問你如何了解他所說的time。
    這個time and ignorance曾困惑了我好一陣子!
    還有,你學的是會計,他文中所說的mathematical expectation該如何恰當了解?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Ch Liu兄,非常巧合,下一篇就是要谈"時間"和"無知".

      刪除
    2. 很高興巴黎兄也關注這個問題。
      我沒有學過統計學,所以對mathematical expectation很陌生。

      刪除
    3. 其實沒有特別刻意,覺得是順著價投這條路走的自然發展。

      刪除
  5. " to best the gun"是 to beat the gun之筆誤,見諒!

    回覆刪除
  6. 我覺得價值每段時間都會回歸,但學習投資可以減少跑輸市場,減低輸大錢,有極少部份人會長期跑贏唔係靠好彩。老實講唔係想得罪巴黎兄,可能如果你長期價值投資可能都會跑輸市場,講緊20年以上,就算大部份香港價值投資者都一樣,或者係股評人都係可能跑輸大市如果20年以上,如果我無記錯大型又成功,長期40年跑勝指數既主動型基金幾萬間應該得幾間就算唔計管理費。投資股票唔係只係睇財報,財報只有有限既資訊,而且大部份投資人可能睇少左好多野,但一千萬個人,會有一個係大師級既價值投資者,因為佢極深入分析所以大量買入,推動估值細既回歸市場價值。我只能講要好成功既價值投資者,絕對係千萬中都未必有一個,市場唔係隨機,而係跟價值波動上落,可能有人會質疑點解呢隻波長期低估,無受操縱之下,因為你自己睇唔出隻股長期既問題。同埋投資無必要精準估計未來十年現金流,因為太多因素無可能精準,同埋唔同企業有唔同波動性,要選高增長股唔一定要精準,而係一個決定,加上合理分散,可能幾隻股票。價值投資唔係得出必然既結果,而係機率問題,真正既大師高回報機率係比較高,而20年要跑贏大市只有極少。

    回覆刪除
    回覆
    1. 非常同意很小人能,2丶30年跑勝大市,我也是這樣評估自己,所以無時無刻不在想退下净買指數基金。

      刪除
    2. 係,但投資都係樂趣,就係唔跑贏,回報我覺得唔會相差得大,除非犯下嚴重錯誤又過份集中。

      刪除
    3. Mark兄,
      投資反映很多人性弱點,正是去探究這哲學樂趣所在。

      刪除
  7. 其實沒有人會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上:
    某某20年都打敗市場!
    從投資績效上說,巴菲特自然比他的老師Graham優秀得多,他的老友芒格也因此而“俯視”Graham,認為他們比Graham更成功。但巴菲特還是不敢這樣看。
    因為能夠真正開發出一種誰都能使用並且可以獲致令人滿意的回報甚或獲致超卓的回報的人,就只有Graham!
    巴菲特的那一套方法,因為定量準則太少,而定向準則太多,這和Keynes一樣,跟隨者往往以失敗收場。
    我建議先使用Graham的方法,賺夠了本錢(二、三億美元),再來試試Keynes與巴菲特那種The Predictive Approach吧!
    最值得信賴的投資方法,我認為,還是Graham開發出來的The Protective Approach。
    所以,在我的內心中Graham永遠居於首位,Keynes居於次位。巴菲特能合二家之長,可惜他只是實踐者,而不是方法的原創者。
    至於長期打敗大盤,也不是多困難的事,買進指數基金ETF,績效也一樣能超過指數,只要把Graham的The Intelligent Investor的第3章,第8章與第20章熟讀,學會如何Pricing就可以了。一般人都認為買進指數基金就是被動投資,但你掌握Pricing之後就能實現一種主動的被動投資。再通過指數基金ETF,可以分散在全球的成熟市場,如:香港、美國、澳洲、加拿大、瑞典等就足夠了。The Intelligent Investor的第3章教導的是How to price the market,是Graham的方法學,中文就叫做如何為市場定價估值。從數據出發,叫做to price。從價格出發,叫做to value。合起來就叫做Pricing。定價估值當然有不同的Type,每一種都能讓你賺得到“令人滿意的收益”,這是很確定的。所以Graham在他的The Intellignet Invstor書上就說:
    We are convinced that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can derive satisfactory results from pricing of either type. p.189

    回覆刪除
    回覆
    1. Graham教的是純股票買賣,和買偉大企業/或有話語權的股票投資的Buffett,兩者有基本的不同,若果一生人,只投資3-4支股票,Buffett的方法可以理解,但一方面希望買偉大企業,另一方面又分散,就有矛盾。

      刪除
    2. 我覺得巴菲特佢興趣唔係教人投資,佢興趣係自己投資。Graham 教人投資同巴菲特自己投資係兩回事,唔應該比較。巴菲特都無出書寫如何投資,講真佢自己對住人地是但講下。巴菲特係應用方面勁,Graham 有好多好既理論,但都有好多野講唔到,係實戰方面都會有問題,但巴菲特係天才,實戰投資方面睇到好多野。你講Graham 幫人賺好多錢已係大錯,有錢投資人人買隻指數基金都可以賺錢,唔係Graham 功勞,相反如何打勝指數幾十年只根據Graham 無更多野係唔夠。但無可否認 Graham 寫左好書,好理論,但我覺得定量既計算只係比低階既投資者去用,其實自己都可以用自己方法計算合理大約回報。

      刪除
    3. 個人覺得吸收唔同大師既精華先係重要所在,唔需要分得甘清楚,邊個做左咩野,否則變左讀歷史,唔係價值投資,重點放係如何分析而家價值投資既方向,實踐,實踐既難度,唔係以前大師做左咩野。以前既大師都有錯既地方,我地集中係佢岩既精華,吸收每人既精華提升自己價值投資既道路。

      刪除
    4. Ben Graham的確幫人赚了超多錢和跑勝大市,可以看Warrenton buffett之superinvestor.
      Mark兄有一点说得對,要學懂這些人精華之處才是最重要,雖然對大師的所教,每人所领悟都不同。

      刪除
    5. 唔認同你所講幫好多人賺左錢,如果係幫好多人賺到錢,人人睇完佢D書再做就跑贏甘點解甘少人跑贏大市? 佢係提出左有用既知識同精華,但最後都係靠自己,有幾多個巴菲特? 錢搵錢係正常行為,任何年代都做到錢搵錢,但要跑贏好多都係靠自己。

      刪除
    6. 我地作為後者學習價值投資法,我覺得要有一套自己完全套用而家情況去應用實踐。去比較唔同既人做左咩野,我覺得無意義,就好似比較緊李丹同美斯,巴菲特係實踐自己投資,佢無心去研究如何教人投資,去同Ben Graham比較有咩意義?

      刪除
    7. 巴菲特在談論那些Superinvestors中的第二家基金公司就是Tweedy, Browne,它的創辦人之一Christopher H. Browne在90年代曾寫過What Has Worked In Investing 小冊子,寫得非常好,在網上可以免費下載得到PDF檔。
      以前我叫人讀The Intellignet Invstor,但大多讀得痛苦的要死,所以,我轉而推薦Christopher H. Browne這一本小冊子作為入門書。後來他根據這本書的意思寫成了 The Little Book of Value Investing(2006)。說真的,真正Work的投資方法大體上都是The Protective Approach,因為他同時也就是The Quantitative Approach與The Statistical Approach。Graham使用的數據通常都是50年以上的數據。這被巴菲特所繼承。
      大部分的人耗在股票市場裡一輩子,既不知道什麼方法是Worked,也不知道長線我們能從市場獲得什麼,能夠賺的到錢,真是奇葩!

      刪除
    8. 其實巴菲特係實踐方面係呢一兩百年算係最成功,同埋佢跟住年代唔同投資既方法不停變化先係重點。而且投資無絕對一套理論,同一隻股兩位大師可能有唔同睇法。你明白為何巴菲特中後期要投資長期成長型企業原因? 其實最主要原因係資金大左,根本呢個世界無甘多有問題企業去入股再重新搞好佢。就算有都無甘多精力去處理太多公司,所以佢聽查理蒙格講要專注搵好既企業,而且未必呢類企業就代表風險高,其實只係睇法唔同以前先會覺得風險高。例如:投資喜詩糖果 以前巴菲特覺得佢資產唔夠,PB高代表唔穩陣已係大錯,品牌更有價值,最後大進步識投資呢類好企業又唔使有管理復習既情況。好老實講理論會隨著年代有大改變,我覺得Ben Graham係價值投資既始祖,但唔需要去神化任何一位大師。每個既精華好老實講好少我地學得到最後會幫助我地有巨大成功。

      刪除
    9. 你所講既The Protective Approach,Margin of safety 講出重點係機率問題,投資唔係必然絕對回報,永遠都係一個預測,一個唔準確既Probability問題。任何人想要準確預測都係騙子,但好彩價值投資唔需要準確亦可以跑贏大市。但要如何提高成功進入高回報機率呢個就係價值投資者高手,同學習地方。

      刪除
    10. 我可能對理論本身的興趣大於賺錢,這和Graham相近似。Keynes與Graham是同時代的人,二人都自1929年經歷3年多達89%的大跌市與經濟大蕭條後對自己過往的投資方法做出了本質性的反省與再出發。Graham的方法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再多講。Keynes則是第一個主張長線持有優質公司與優質債券而倡導Buy and Hold的奠基者。他們兩位買進的的方法幾乎相同,都是從企業的Earnings與Asset對應其Price是廉價入手,所以都享有一定的安全邊際。但Graham分散在超過100家公司以上去分散風險。Keynes則精選個股與集中投資去管控風險。Graham自1933年之後就沒有任何一年是虧損的,然而Keynes則在1938年3月與1942年4月分別因為道瓊斯指數下跌48%與41%而錄得顯著的虧損!雖然如此,Keynes並不因為這兩次巨大的虧損,在他去世時(1946年),他的投資整體成績並不稍遜於Graham。Graham假如沒有在1949年買進一家超級成長股GEICO並且長期持有的話,他的投資績效可能只達到他所設定的高於大盤5%而已(假如達不到高於大盤5%就應該放棄不要勉強自己做一個進取型的投資者,不值得花這麼大的功夫,這是Graham這樣認為的)。Graham買進GEICO的準則是:
      what was decisive for them was that the price was moderate in relation to current earnings and asset value.(p.532, Postscript)
      絕不像他買進其他股票“廉價地”買進,Earnings power大於10%,兩倍於AAA債券利息以上,以及他願意支付的價格恆低於current asset value的2/3。也就是說,他一生只買進過一家成長性的公司並且長期持有它!
      我最近密集地重溫The Intelligent Investor這本書兩次,好幾章讀了超過4次。對The Intelligent Investor的Appendixes 4的The New Speculation in Common Stocks更是一讀再讀。具見投資成長股的困難。1920年,Graham只有26歲,1914年秋進入華爾街工作,僅僅6年,就能說出“If a common stock is a good investment it is also a good speculation.”這麼深刻的話。真是識見非凡!這讓我想到巴菲特倡導尋找優質公司並且長期持有它的努力,假如我們不能把他的成功投資其中的定性準則一一羅列、其中的定量準則清晰地條陳,恐怕我們極可能以失敗告終!
      我花非常大的力氣去研究Keynes,就是想從根本上去了解透徹巴菲特!最近也讀Keynes的《論概率》與Robert Skidelsky所寫的凱恩斯傳。

      刪除
    11. 主張長線持有優質公司與優質債券而倡導Buy and Hold的奠基者Keynes所精選的個股必須真正能夠貫穿牛熊,所以千萬不要在二級證券中忙來忙去,更不要寄望於所謂的“識君於微時”,這大多是馬後砲!因為低於1港元買進700的人,甚少持有到現在!

      刪除
  8. “定向準則太多”是定性準則太多之筆誤,見諒!

    回覆刪除
  9. 我相信無人會講精準估值,由價值投資開始已經講要Margin of Safety,現金流折現估算係其中一個方法計算價值搵到低估既方法。但入面既回報利率定到幾多,折現% 影響巨大,可以影響最後股價幾倍至幾十倍,甘你話係唔係精準。普通價值投資係追求合理回報,你係大師(巴菲特) 加上年代回報高情況下先會有極高回報。價值回歸問題係價值投資開始時而係假設,呢個假設非常合理,唔需要去行倒後路去回想,否則價值投資無任何意義。同埋要再思考另一個問題就係,如果你過份去集中其中一隻股票去等佢回歸可能會出現問題,價值投資任何一隻股都係機率高低問題,世事無絕對。但價值投資可以令到機率集中係高成功既位置。股價升趺唔係回歸而家價值,而係因為人地對價值睇法唔同(假設無受操控情況下)。同埋股價高低除左盈利之外,仲有價值係相對CONCEPT,唔係絕對價值,當有其他高回報時候就係選擇其他。幾年盈利高低最後股價波動,我覺得唔係因為價值有冇回歸,最終價值其實只有一個數值係岩。我舉例,假設700十年後破產,即係0 價值,只係股價係$0 先係最終價值。但因為任何資產都係機率同回報問題,揸住現金/其他股票/其他資產都係要揸住某D野,因為係相對既CONCEPT會做成機率變化影響股價波動,同回歸係兩回事。

    回覆刪除
  10. 我個總結係,記住永遠投資係機率同回報係影響緊股價,盈利高低會影響市場對機率既調整,又或者其他資產會影響大家對回報既睇法。所以只有任何影響到投資標既機率都係影響緊個股價,呢個係波動原因,唔係價值回歸左,價值永遠只有一個,永遠唔會準確回歸,但會跟住時間有個方向去傾向回歸。例如越賺越少,股價越來越低,但大家原本覺得佢機率係持平。我覺得價值投資係好復習既相對機率,要用圖表劃出黎。機率同回報率都係市場既睇法,我地亦無一個絕對標準。補充:另外如果只係個股,有可能係受到操控,或者市場無足夠參與就要用另一套方法去睇個件事。

    回覆刪除
  11. 唔係想得罪兄黎兄,但好老實講,由睇你呢篇文章睇得出你對價值投資某d諗法把握得唔好。其實價值係會傾向回歸,你舉商人增減投资看似價值好波動無回歸,但其實正正相反,正正係傾向回歸先會波動。即係見到盈利倒退,可能原本預期係持平,但倒退做成下趺正正係傾向回歸。唔係代表最到最後價值,但係傾向最後價值。股神原本講市場有效理論其實佢認同市埸有部份時間係有效,有部份時候唔係有效做成買賣機會提高回報。我有我自己版本,我覺得唔應該甘表達,我覺得應該講價格會傾向最終價值,唔應該講部份時間有效,因為係logic上講係有問題,因為上一刻有效價係$10,點解下年有效價係$12,係講唔通,只係可以用傾向有效價值已經足夠解釋。做成買賣機會原因係人家傾向有效價值時候其實只係傾向,可能都係犯緊錯誤所以會有買賣機會。

    回覆刪除
    回覆
    1. 理性討論,不會介意,且Mark兄回貼己知用心不小,多謝。
      我非常同意有一些股票,的確有價值回歸這回事,比如我有不對稱的訊息,了解得較別人清楚,且是非常真確,那麼我就非常有信心大眾估計的價值是低估了,只要譲大眾消化"過去己知的消息"一下,即使沒有任何新消息因素下,價值也會回歸,例如特朗普宣傳減利得稅15個百分點後,美股的價值就被大幅低估。
      但若要長期持繼能有多方面不對稱訊息優勢就很難和成本很大,所以股神只投資自己了解行業,兼長期持有,才能保持資訊的領先,而有實權的商人,甚至可操控資訊,這也是做生意容易擊敗大市的原因。

      但這篇是想說在平均訊息下,任何人也不知未來的盈利升跌幅度丶任何人也不知道企業未來是一沉不起還是勝家全吃丶未來什麼也不知道丶單憑己知的過去資產負資表和損益帳丶與及現時市場對各種股票的熱和冷度,最理性的策略應是什麼?
      當然,實際環境,每個人總會以為自己知得比別人多,計得較別人準,例如David Einhorn 就認為自己比市場更了解Tesla是嚴重高估才沽空它(可能真的是),但我以為若沒有實權,單憑自己認為計得較別人準和較別人了解的想法是有瑕疵的。
      投資者應該還要問:"假若第一個回合我錯了,我還能支持到第幾個回合?",這個時候,Margin of Safety 就幫到手,比如一支過去多年一直派高息的股息丶或有大量可變賣的資產丶或其實只是市場要求高,他一直都在賺合理利潤,有一些MOS項目,例如資產大幅折扣是一個吸引外力增加ROE的誘因,除了這個外,MOS並不會增加企業盈利上升的機率(也不會減小),但它卻能保護投資人,在企業在盈利不上升時,"股價"也損失不會太多(例如130元買入的IBM),這樣他才有持貨能力,等到下一個不知回合好意外發生。

      刪除
    2. 我覺得買賣係預測既機率,無絕對,買家覺得勝算機率高。例如你講佢沽空,只係代表佢覺得高估機率係高,佢絕對可以甘做,當然無任何人可以準確預測。就算係股神都會預測錯誤,但佢預測岩既機率係高。我覺得任何人都可以預測,但純賭博既無分析既投機輸錢機會就高。佢既預測有冇瑕疵好老實講難評論我地好難知道人地全盤諗法,除非佢落太大注all in就唔建議,任何時候都唔建議。

      刪除
  12. Margin of Safety 我覺得要理解做留有餘地,機率問題。例如:你係而家買入呢隻股回報要5%以上,你就要計算到佢回報有7%先好買,又或者就算回報唔到5% 對你影響大唔大? 可能佢係一隻增長股,派息低,資產負債表唔算好強,但我覺得增長股都可以計算。股神係計算同買入可口可樂時候已經係用緊高增長去計算,無記錯佢已經估算十年內盈利會升幾倍。股神絕對有把可口可樂同其他股比較回報,當時係股災時候都有好多優質股,但股神覺得可口可樂回報更高,因為盈利就算唔升5倍都會升3倍,所以18倍pe都會比其他5倍既平。風險上面既分析我覺得係對件事既理解能力,因為一個企業係好復習,例如政府政策。就算可口可樂回報同其他高派息,低增長既股差5多,應該買邊隻? 可能可口可樂無甘容易受到政策影響,都係考慮之一。 即係話人地如果有margin of safty 呢個conceppt就知道要留要餘地唔好all in。

    回覆刪除
    回覆
    1. Mark兄,股神買Coke時PE是10倍。
      其實他買的很多偉大企業時PE都很低的,包括Washington Post
      當然你可以說他折現了這些偉大股的未來現金流發現和10倍的PE有很大的Margin of Safety。
      但我認為,Margin of Safety 的作用是保護估錯了時又會如何多于進攻,看IBM就知道估錯了非偉大企業(到此刻爲止)也只是損失輕微,如果跌80%,就會拉低整躰成績了。

      刪除
    2. https://www.stockfeel.com.tw/%E5%B7%B4%E8%8F%B2%E7%89%B9%E4%B8%AD%E6%99%9A%E5%B9%B4%E8%B2%B7%E9%80%B2%E8%82%A1%E7%A5%A8%E7%9A%84%E4%BC%B0%E5%80%BC%E5%88%86%E6%9E%90/

      呢個網有個表講左巴菲特買股情況,1988年買入14倍,1989 買入15倍,1994年用21倍買入。可口可樂pb個時都好高,同埋個時股票大趺,有好多超平股。Margin of safety 只係一個term,一個concept,點用先最好,唔應該過份解讀。巴菲特買股時候例如現價$10,佢覺得會值$13-$40,所以佢買入,呢個就係Margin of safety,但用法係現金流折現估值。

      刪除
    3. https://xueqiu.com/2755768664/72038885
      雪球都有人討論巴菲特買可口可樂,其實巴菲特係分析增長方面都係有根據,但只需要大約,唔需要準確,呢個就係安全邊際,就算唔係每年利潤增14%,而係8% 其實都無咩大影響,回報一樣比起債券高,呢個係安全邊際。

      刪除
    4. 好老實講IBM 買入時候PB=9,PE都十幾倍,佢分析完IBM覺得係好,但未必係好都無辦法,投資預左係機率,無咩所謂,平常心。

      刪除
    5. 我可能算是Graham價值哲學的原教旨主義者。我堅信Graham所說的:
      真正的安全邊際能夠得到證實是透過:一、大量數據,二、具說服力的推理,與三、參照大量的實戰經驗。
      絕不是一個term或一個concept!

      刪除
    6. coke當年的ROE賺1.038B,outstanding shares 360M,Market Value = 15B, Balance Sheet share capital is 3.05B, 並正在賣Columbia pictures(89年 49% for 1.911B cash),實際的PE更低,不過is 33% 的ROE,還是在沒賣Columbia picture前,當年的coke,應該是很便宜。

      刪除
    7. Ch Liu,你覺得佢講既安全邊際定義係咩? 認真討論,你係咪讀SCIENCE既? 同埋一個concept都可以好勁。安全邊際一定唔係一套理論,一定係一個concept。你唔係science人我估計,推理能力唔夠強。安全邊際用得最多既情況我自己係睇到,當覺得佢值$5 就要$3或者更平買入就叫安全邊際。我覺得你唔係讀SCIENCE,你正係講佢係點樣點樣但你都無講佢既定義,同埋你覺得CONCEPT唔可以得到認證,一個CONCEPT如果要岩都有好多野SUPPORT係正常。唔係CONCEPT甘你覺得係咩。
      當年既coke明顯係便宜,因為之後十年盈利增長有14%,就算無增長情況回報都6.66%,加上有14%增長,甘一定平架。1994年 都有再買入,其實21倍pe都係平,之後都有成長,但之後股價急升好多pe升到極高,應該要賣個時。

      刪除
    8. 如果你GOOGLE打安全邊際,人地用的最多都係安全邊際的概念,即係一個CONCEPT。我覺得可以應用到落唔同層面已經好勁,但你不能跳出原有思想,過度解讀以致誤解左GRAHAM,佢本人都一定覺得係一個CONCEPT,佢好多情景都有用安全邊際,隨時會用。
      https://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20312

      刪除
    9. https://www.stockfeel.com.tw/%E6%8A%95%E8%B3%87%E4%BA%BA%E5%B0%8D%E5%AE%89%E5%85%A8%E9%82%8A%E9%9A%9B%E5%B8%B8%E8%A6%8B%E7%9A%84%E8%AA%A4%E8%A7%A3/

      全部人講既安全邊際都係一個CONCEPT,安全邊際係一個諗法。例如:佢值$3,你用$5買有$2既安全邊際,呢個已經係一個諗法。
      在工程中,人們會保留很大的安全邊際。但在金融世界,人們卻不在乎安全邊際。一切都是錯誤的計算所造成– 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
      查理蒙格都識得講安全邊際CONCEPT 可以用係工程度。

      刪除
    10. 七、《賢明的投資者》第20章《作為投資中心思想的“安全邊際”》之要義
      德國哲學家康德在他的《實踐理性批判》的《序文》裡說:
      Der Begriff der Freiheit, sofern dessen Realität durch ein spodiktisches Gesetz der praktischen Vernunft bewiesen ist, macht nun den Schlußstein dem ganzen Gebäude eines Systems der reinen, selbst der spekulativen Vernunft aus,…… I. Kant Vorrede, Kritik der praktischen Vernunft, 1788.
      “只當自由之概念其實在性因著實踐理性的一個必然法則而被證明時,則自由即是純粹理性之全部系統的拱心石,甚至亦是思辨理性之全部系統的拱心石,……”
      假如說,康德所說的“自由”支撐起了整個純粹(實踐)理性與思辨理性而為其全部系統的拱心石(Keystone)的話,那麼,格雷厄姆所說的“安全邊際”就是整個穩健的投資哲學全部系統的拱心石。巴菲特更進一步以成功投資的基石(cornerstone)來形容安全邊際,他說:
      We insist on a margin of safety in our purchase price. If we calculate the value of a common stock to be only slightly higher than its price, we’re not interested in buying. We believe this margin-of-safety principle, so strongly emphasized by Ben Graham, to be the cornerstone of investment success. (To the Shareholders of Berkshire Hathaway Inc. 1992)
      www.berkshirehathaway.com/letters/1992.html
      “我們堅持在我們買進的價格中要有一個安全邊際。假如我們計算出普通股的價值僅僅是稍高於它的價格,那麼,我們會失去買進的興趣。我們堅信這一個被格雷厄姆如此大力強調的安全邊際原則就是成功投資的基石。”
      所以格雷厄姆在《賢明的投資者》第20章一開始就說:
      Confronted with a like challenge to distill the secret of sound investment into three words, we venture the motto, MARGIN OF SAFETY.
      “面對類似的挑戰,而去將穩健投資的秘密濃縮成三個字,我們膽敢說出投資的座右銘就是:MARGIN OF SAFETY-安全邊際。”
      投資之所以穩健,投資之所以成功,這是因為具備了安全邊際原則作為投資的拱心石、投資的基石。我們要問,究竟格雷厄姆自己怎麼界定安全邊際的真實意涵呢?他說:
      The margin-of-safety idea becomes much more evident when we apply it to the field of undervalued or bargain securities. We have here, by definition, a favorable difference between price on the one hand and indicated or appraised value on the other. That difference is the safety margin. (pp. 517-518)
      “當我們將安全邊際應用在價值被低估的證券或廉價的證券上時,安全邊際這個觀念就變得更顯然明瞭。在此,我們將之定義為:一邊是價格與另一邊是公允價值之間存在著一個有利的差額,那個差額就是安全邊際。”
      所謂價格與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就是用公允價值減去價格的數值。當這個數值是正數值時,表示價格低於公允價值,那就表示享有安全邊際。正數值越大,安全邊際就越大。這意味著風險越低而回報越高。相反地,當我們用公允價值減去價格的數值是負數值時,表示價格高於公允價值,那就表示不存在任何安全邊際。負數值越大,意味著風險越高而回報越低。也可能完全沒有回報可言,甚至還有可能導致資金的虧損。
      格雷厄姆界定了安全邊際的真實意涵後,他接著說:
      It is available for absorbing the effect of miscalculations or worse than average luck. The buyer of bargain issues places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ability of the investment to withstand adverse developments.
      “安全邊際可以吸納計算失誤的影響或比平均運氣較差所造成的影響。廉價證券的購買者更特別強調安全邊際對其投資具有抵禦不利發展的能力。”
      你可能過度樂觀地高估了一家企業的內在價值,你也同樣可能對一家企業未來前景的研判完全脫離現實,盈利下修,股價下跌。即使你的計算與研判都正確,但你也可能會像格雷厄姆一樣遇到了一個“世紀大跌市”(1929年-1932年大蕭條)而持股價格暴跌70%以上這種比平均運氣更差的壞運氣。但是,只要你買進的價格擁有巨大的安全邊際的話,那麼,計算的失誤或現實不利的發展都不致於使你的資金蒙受慘重的損失,甚至還有可能獲利,儘管獲利不如預期高。這些都是因為你擁有一個巨大的安全邊際的關係。所以,格雷厄姆更具體地指出:
      The margin of safety is always dependent on the price paid. It will be large at one price, small at some higher price, nonexistent at some still higher price. (p. 517)
      “安全邊際總是依存於所支付的價格。在某一價格下安全邊際大,在較高的價格下就小,在更高的價格下就根本不存在安全邊際。”

      看以上兩圖,在低於內在價值以下的“低價位”區或“買進區間”買進的話,就享有一定的安全邊際,安全邊際越大,則投資的風險將相對地越小。對於安全邊際這個投資的中心概念,巴菲特在The Intelligent Investor這本書的書後寫了一篇長長的跋作為《附錄》,他在《附錄》裡這樣說:
      When you build a bridge, you insist it can carry 30,000 pounds, but you only drive 10,000 pound trucks across it. And that same principle works in investing. (p.547)
      “當你興建一座橋樑時,你堅持它能承受3萬磅的重量,但你只讓1萬磅的卡車穿梭其間。相同的原則也適用於投資領域。”
      由此可知,投資所可能出現的種種風險都會因為擁有一個巨大的安全邊際而獲得彌補。只要耐心地等待遠低於證券的公允價值時買進,便能擁有一個巨大的安全邊際,並且只要耐心地等待證券的價格上升至高出其公允價值時賣出,即能獲致令人滿意的回報。安全邊際越大,則回報將會比較低安全邊際或毫無安全邊際相對地高得多。故此,我們可以說,安全邊際是使投資事業變成低風險高回報的基石。格雷厄姆在這一章裡提到過一個想法:“高收益可能性結合低終極風險”(good profit possibilities combined with small ultimate risk),換句話說就是低風險高回報,這不就是最理想的投資嗎?然而,離開安全邊際的話,這個“最理想的投資”-低風險高回報可能嗎?

      以上是我正在寫的投資書籍的第一章《談巴菲特〈賢明的投資者〉序》中的第七節的部分內容。最近新寫的第二章《方法學-如何為市場定價估值?》一開頭第一節如此寫:
      一、
      假如說價值哲學體系中的兩大理論基石就是格雷厄姆《賢明的投資者》第8章的“市場波動”與第20章“安全邊際”的話,那麼,第3章《股票市場的百年歷史-1972年初的股票價格水平》則是立足在這兩大基石上發展出來的方法學。掌握好“市場波動”與“安全邊際”的深層義蘊後,剩下來的實際問題就是實踐的問題,換句話說,就是如何開始的問題。價值哲學的奠基者-格雷厄姆-認為,首要的任務便是深入去了解市場,它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與投機者存在著本質性的差異之處是:投資者不會去猜測市場的走勢或對市場作出任何的預測,因為投資者知道沒有人具有這方面的能力!對市場作出深入的了解,格雷厄姆認為,離不開三組長期的數據,這就是長期的市場價格記錄,長期的盈利記錄,以及長期的股息記錄。依據這些重要的記錄,我們就能有依據地去探究:股市價格水平的主要波動,以及股票價格整體水平與它們的盈利和股息之間的種種關係。透過這種研究工作,我們就能夠為市場定價估值,甚至做出一些有價值的判斷。

      刪除
    11. 巴菲特對他老師Graham的價值哲學(穩健投資)曾在1994年12月6日在紐約證券分析師協會的演講中曾談及他的老師格雷厄姆投資哲學的三個基本觀念,他這樣說:
      (Graham) said you should look at stocks as small pieces of the business. Look at (market) fluctuations as your friend rather than your enemy---profit from folly rather than participate in it. And in the last chapter of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he said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words of investing: margin of safety. I think those ideas, 100 years from now, will still be regarded as the three cornerstones of sound investing.
      “格雷厄姆說,你應該把你的股票視為你所投資的那些企業中生意的一小部分。把市場波動看成是你的朋友,而非你的敵人-從市場的愚蠢中獲利,而非參與其中。而在《賢明的投資者》最後的一章裡,他說出了投資最重要的三個字:MARGIN OF SAFETY-安全邊際。我認為,這些觀念,從現在到往後的一百年,依然會被視作穩健投資的三個基石。”

      刪除
    12. 你COPY完一大堆野之後,我都係睇到安全邊際係一個CONCEPT。一邊是價格與另一邊是公允價值之間存在著一個有利的差額,那個差額就是安全邊際。同埋我無話安全邊際唔重要,我知道安全邊際重要性。你COPY個D野,我都睇左幾十次以上,我知。

      刪除
    13. 安全邊際係一個常理,即係好容易接受既觀念/概念,簡單D黎講越平越好,預多D水位,就係甘簡單。

      刪除
    14. 買入價格決定左回報,安全邊際話我地知越平回報越高,唔通好難明白? 入面好多例子都係比人容易去理論呢個概念,明白呢個概念之後就會投資上更容易,其實唔單止投資,做人方面都應用到。

      刪除
    15. I think those ideas, 100 years from now, will still be regarded as the three cornerstones of sound investing. 佢都話IDEAS,即係一個CONCEPT,一個諗法。

      刪除
  13. 我岩岩再打開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講企業價值個度,講到一般評估價值睇資產負債表,如果pb高過1 即係用溢價去購買,投資者利用波動既股價去賺錢,唔係經驗一間企業甘樣去分析。其實我自己唔認同佢呢度講法,現金流折現估值已經無考慮現有資產,最主要考慮以後賺錢能力。唔通700 上市到而家所有投資者都係純靠賭博? 我覺得任何股都有人係賭博,但都有人真係分析企業有價值地方。我覺得市埸都好多投資者投資時都有用價值投資諗法(有部份人純跟風),去預估以後股票賺錢能力,只係有幾多個能整體超越其他人?_

    回覆刪除
    回覆
    1. Mark兄可以跳到last page,Ben Graham以Margin of Safety總結。
      他教如何計算得準確,而是如何保護。
      而資產也不能保護公司一定賺很多錢,但如果PB是大大低于1,投資者就多些時間,等待引起外力改變的機會。

      刪除
    2. 係最後講安全邊際個度其中一part 講多元化理論,個度就講左安全邊際意思同機率有關,希望賺錢機會>蝕錢。實際上我理解安全邊際接近佢呢part講既,我認為佢最好既版本。pb<<1 其實係評估一間企業既方法,呢個可能係買入原因,但唔代表任何人都係利用呢種方法。如果有聽巴菲特講,佢只會講,係佢能力之內佢買到富國銀行,佢好了解佢賺錢,可能其他人好了解增長既網絡股。佢曾經都講過好後悔無買入amazon,佢而家覺得真係一間好好既企業,如果有人之前好了解又買入代表佢叻。安全邊際代表人地分析左amazon,覺得跑贏市場,可能係債券/其他股票既能力會比較高,除左機率之外可能仲有回報率,假設市場利率係3%,佢計算回報有15% 機會80%,但係就算實際回報得8% 其實都有足夠安全邊際。如果你計算完回報只有4-5% 機會只有70%,甘就未必值得去博,呢個係我理解既安全邊際。IBM 巴菲特購買時候PB=9,唔通巴菲特忘記安全邊際既重要性? 絕對唔會,因為安全邊際真正意思係留有一線。巴菲特係投資上都有失敗,試過TOTAL LOSS,或者用換股方法,大大減低左之後回報。有D企業PB=0.1 但如果係一直蝕錢,時間越長回報越低,相反偉大企業會成長情況下越賺越多時間越長會越有利。PB我會認為係分析股票既一種方法,但唔可以講係安全邊際既核心CONCEPT。

      刪除
  14. 書中甘寫: 投資成長股的基本原則,在一定程度上興安全邊際原則相當類似,但在一定程度上又同該原則相抵觸。 我自己認為投資係哲學問題,如果要定義好復習就會發覺有時係有CONTRADTION或者每一PART都唔同。我睇好多書,發覺人人講既野都唔同,好多時都會唔同,就算都係大師亦係甘情況。所以我自己總結就會得出自己對投資既理解,無CONTRADTION既版本。就算牛頓或者好出名既科學家,其實去到某D層面都應用唔到。唔好去神化任何大師,相反我地係吸收人地岩既地方用係岩既時候。

    回覆刪除
  15. Graham的Margin of Safety並不是如你所言的任意的一個term或一個concept。它是整個體系的核心概念,穩當投資的原則,投資於投機的試金石,巴菲特更升高至穩當投資的三個基石之一。
    談論問題應當有邏輯思辨與抽象思維的能力,建議在香港可以讀李天命先生的書以及中大另一教授何秀煌先生的《記號學導論》作為入門書與演算基本的符號邏輯。
    "Make everything as simple as possible, but not simpler" - Albert Einstein
    凡事都應該弄得越簡單越好,但是不要過度簡化。

    回覆刪除
  16. Ch Liu,唔係想串你,但你講既野已經無邏輯。我用CONCEPT,你話唔係CONCEPT,但你話係核心概念,CONCEPT既中交已經係概念。你覺得當巴菲特應用安全邊際時候會長篇幅而唔係心中已有呢個CONCEPT而應用。應用一個CONCEPT係唔需要復習化,你投資應用安全邊際時候唔通要打字文先應用到?

    回覆刪除
  17. 中國戰國時代有一位學問家叫做荀子,他寫過一篇《勸學篇》,希望好好研讀!

    真正的安全邊際能夠得到證實是透過:一、大量數據,二、具說服力的推理,與三、參照大量的實戰經驗。一般的中文翻譯都是亂譯一通。

    原文是:
    Thus, in sum, we say that to have a true investment there must be present a true margin of safety. And a true margin of safety is one that can be demonstrated by figures, by persuasive reasoning, and by reference to a body of actual experience. P.520

    回覆刪除
  18. 我覺得你唔明白問題核心,只識得過份研讀人地講既意思,局限左平時自己思考及創新能力,如果叫你寫自己一套投資理論會好困難,因為你無自己核心理念。相反我覺得學習應該吸收左幾十位大師配合自己推理之後已經有自己一套完整理論,無招勝有招,但要講亦可以講好多投資理論。

    回覆刪除
  19. 我在2009年1月19日開始投資股票,自己開發出兩個投資準則便已能連續幾年打敗指數(在瑞典年年補稅):
    一,景氣循環投資法。
    二,指數化投資法。
    2012年在網上讀到瑞典,美國與香港巴黎兄的blog才知道Graham,買進他的書籍研讀,敬佩不已。學習他那一套價值哲學,可以達到“焚膏油以繼晷”的地步,荀子《勸學篇》說“真積力久則入”,絕對不是泛泛翻閱Graham的書可以臻致!他的The Intellignet Invstor與Keynes的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都是寫得非常艱深的哲學書(表面上是金融學與經濟學的書),是我自閱讀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之後讀到最好的哲學書。所以千萬不要泛泛瀏覽就能有所獲。
    建議你批評別人的時候先把一面鏡子放在面前,並且需要加強你的中文表達能力,抽象思考的能力是可以通過訓練達致的,上面介紹的李天命與何秀煌的書真的值得一讀,初階的符號邏輯也值得去演算一番。否則很難溝通。

    回覆刪除
  20. 2012年在網上讀到瑞典,美國與香港巴黎兄的blog才知道Graham是2010年之筆誤,見諒!

    回覆刪除
  21. 投資時間同實力無相關。而且投資只係十年就覺得長? 唔好覺得自己理解力同推理力比其他人強。

    回覆刪除
    回覆
    1. 老實講我語文係好差,但係理解力同推理力都可以。牛頓發現物理學理論你覺得係靠咩? 靠既係思考,推理,靠既係自己,但佢當然之前都有學習其他前輩。自己思維同學習能力係比起你研究歷史我覺得更重要。

      刪除
  22. 過度神化D前輩自己真係難進步,我叫你用自己理解完寫Margin of safety,但你抄一篇有何意義,我都吸收左。相對論都好多concept,唔通用concept呢個字就係睇低左相對論,真心覺得你唔係理科人,唔明白咩係concept。唔通查理 講工程方面既安全邊際好大,唔通係一個錯誤? 世人都錯了? 如何運用安全邊際你講黎聽下。

    回覆刪除
  23. Keynes的好朋友在1921年寫出德文原文的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一書,後來變成了他在劍橋大學的哲學博士論文。指導教授是著名哲學家羅素,我想當時是最簡短的博士論文,只有7個命題。最後的第7命題還沒有進一步的申論,如下:
    Wovon man nicht sprechen kann, darüber muss man schweigen.
    英文大概可以譯為:
    What we cannot speak about we must pass over in silence.
    共勉之!

    回覆刪除
    回覆
    1. “Keynes的好朋友在1921年寫出德文原文的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一書”為Keynes的好朋友Ludwig Wittgenstein在1921年寫出德文原文的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一書之筆誤,見諒!

      刪除
  24. Looking forward your next post. Having read more recently, I think price is like a pendulum and it will swing back and forth. It is important to buy at a right price. It can hardly be archived as it requires faith in the stock, thinking that is different than most people, esp. during bear market.

    回覆刪除
    回覆
    1. Omwong HK兄,多謝支持,剛剛出了。

      刪除